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改性对生物炭中溶解性有机质与Cd(Ⅱ)结合的影响
1
作者 贺环 周丹丹 +3 位作者 马芷萱 李芳芳 秦珊珊 豆思娴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1132,共12页
钙改性生物炭(CaBC)具有比表面积大、官能团种类丰富、矿质元素含量高等特性,对镉污染修复效果好。然而,生物炭施用过程中释放具有显著流动性的溶解性有机质(BDOM)会影响Cd(Ⅱ)的环境行为。目前,关于钙改性生物炭中BDOM的释放特性及与其... 钙改性生物炭(CaBC)具有比表面积大、官能团种类丰富、矿质元素含量高等特性,对镉污染修复效果好。然而,生物炭施用过程中释放具有显著流动性的溶解性有机质(BDOM)会影响Cd(Ⅱ)的环境行为。目前,关于钙改性生物炭中BDOM的释放特性及与其Cd(Ⅱ)的结合特征尚不清晰。采用平行因子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研究钙改性对生物炭BDOM特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钙改性使生物炭BDOM释放量显著增加,尤其是芳香性、疏水性及较大分子量组分;2)钙改性增加了类腐殖酸的相对分布并使其最先释放,但其抑制了类蛋白质的释放速度且类蛋白质含量和相对分布减少。BDOM与Cd(Ⅱ)的络合实验结果表明:1)钙改性生物炭BDOM中类富里酸与Cd(Ⅱ)结合速度最快,这与类富里酸相对分布最高有关;2)钙改性提高类蛋白质与Cd(Ⅱ)的络合能力,但与Cd(Ⅱ)的结合比例降低,这与改性后类蛋白质含量和相对分布较少有关;3)分子量和芳香性的增加促使BDOM与Cd(Ⅱ)络合能力及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增加。该研究有助于了解钙改性对BDOM与Cd(Ⅱ)的结合特征的影响,并为钙改性生物炭在镉污染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改性生物炭 溶解性有机质 光谱分析 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改性水葫芦基生物炭吸附水中敌草隆的效能与机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玉灿 高中鲁 +4 位作者 徐心怡 纪现国 张岩 孙洪伟 王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30-4641,共12页
以水葫芦为原料、CaCl_(2)为改性剂,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钙改性水葫芦基生物炭(CWHBC),基于表征技术分析了其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官能团组成等物化性能,并探究了其吸附去除水中敌草隆的效能与机理。结果表明,CWHBC比未改性... 以水葫芦为原料、CaCl_(2)为改性剂,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钙改性水葫芦基生物炭(CWHBC),基于表征技术分析了其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官能团组成等物化性能,并探究了其吸附去除水中敌草隆的效能与机理。结果表明,CWHBC比未改性生物炭(WHBC)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丰富的孔隙结构、更多的含氧官能团、更强的亲水性,这些物化性能的改变增强了生物炭的吸附能力。CWHBC对水中敌草隆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表明该吸附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主要吸附机理为氢键作用、π-π作用和表面络合。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CWHBC在各种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采用0.2mol/LHCl对其进行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的吸附容量仍高达初次吸附容量的94.62%。因此,使用一步热解法制备的CWHBC可有效去除水中敌草隆,且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重复使用性能。该研究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的吸附材料,能有效实现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钙改性 吸附剂 敌草隆 吸附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改性虾壳生物炭处理高磷溶液后对铀的去除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权津 田婕 +3 位作者 罗旭 贺珊 谭杨奕 王国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72,共10页
通过钙改性虾壳生物炭(Ca-SBC)处理高浓度磷溶液制备了富磷-钙改性虾壳生物炭(P-Ca-SBC),探讨了钙改性虾壳生物炭处理高浓度磷后对于铀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时,P-Ca-SBC对U(Ⅵ)的去除能力最高,其平衡吸附能力达到969.768 mg/g,是... 通过钙改性虾壳生物炭(Ca-SBC)处理高浓度磷溶液制备了富磷-钙改性虾壳生物炭(P-Ca-SBC),探讨了钙改性虾壳生物炭处理高浓度磷后对于铀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时,P-Ca-SBC对U(Ⅵ)的去除能力最高,其平衡吸附能力达到969.768 mg/g,是Ca-SBC的三倍。BET结果显示,较于Ca-SBC,P-Ca-SBC比表面积增加了16倍以上,孔体积增加了14倍以上。XRD、FTIR结果表明,Ca-SBC在300 mg/L的高浓度磷溶液中形成了HAP。P-Ca-SBC表面的HAP对U(Ⅵ)的吸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与U(Ⅵ)接触后,在P-Ca-SBC表面的官能团与U(Ⅵ)络合,磷酸与U(Ⅵ)反应生成沉淀Ca(UO_(2))_(2)(PO_(4))_(2)·6H_(2)O。总之,在高磷浓度溶液中回收的钙改性废弃虾壳生物炭可以作为去除U(Ⅵ)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改性生物炭 U(Ⅵ) 高浓度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钙改性材料对易悬浮条件下底泥微环境的影响
4
作者 宋小君 李大鹏 黄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71-3179,共9页
在实验室内模拟底泥易悬浮的条件下,探究了底泥注射钙改性材料对底泥微环境及内源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钙改性材料有利于缓慢持续释放氧气,创造底泥微氧化环境,还原性物质Fe2+、NH+4-N浓度分别平均降低83.95%和74.96%,大幅增加底... 在实验室内模拟底泥易悬浮的条件下,探究了底泥注射钙改性材料对底泥微环境及内源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钙改性材料有利于缓慢持续释放氧气,创造底泥微氧化环境,还原性物质Fe2+、NH+4-N浓度分别平均降低83.95%和74.96%,大幅增加底泥微生物活性.此外,上覆水及间隙水溶解性无机磷(DIP)浓度分别平均下降78.19%和65.63%,有效抑制了内源磷的释放.当受悬浮颗粒影响后,由于有机质的矿化等作用参与溶解氧的竞争,降低了钙改性材料的底泥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改性材料 悬浮颗粒 溶解氧 内源磷 底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铬钒渣钠化焙烧中钙改性驱动的钒铬选择性提取
5
作者 赵卫夺 徐颖鹏 +2 位作者 李江涛 刘旭恒 赵中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8期3117-3125,共9页
针对高铬钒渣中钒铬尖晶石结构稳定、传统钠化焙烧工艺钒铬共溶分离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钙改性驱动的钠化焙烧新策略。通过引入CaO调控钠盐焙烧体系,探究CaO与Na_(2)CO_(3)质量比对钒、铬赋存形态及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只添... 针对高铬钒渣中钒铬尖晶石结构稳定、传统钠化焙烧工艺钒铬共溶分离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钙改性驱动的钠化焙烧新策略。通过引入CaO调控钠盐焙烧体系,探究CaO与Na_(2)CO_(3)质量比对钒、铬赋存形态及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只添加Na_(2)CO_(3)作为焙烧助剂时,可实现钒(浸出率为91.5%)和铬(浸出率为63.2%)的同步浸出;当CaO与Na_(2)CO_(3)质量比为0.67时,钒的浸出率变化不大,而铬的浸出率提高到73.0%,钙离子优先结合硅铝杂质生成高熔点硅酸钙,释放液相中游离Na^(+),促进铬尖晶石深度氧化为可溶性Na_(2)CrO_(4);当CaO与Na_(2)CO_(3)质量比增至1时,过量Ca^(2+)通过配位重构将钒转化为Ca_(2)V_(2)O_(7)和NaCaVO_(4)等难溶钙钒酸盐,而铬仍以可溶性Na_(2)CrO_(4)形式优先浸出;在水浸过程中,钒浸出率为6.28%,铬浸出率为72.26%,在碳酸氢铵浸出过程中,钒浸出率为83.84%,铬浸出率为13.35%,实现了钒铬的选择性提取与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钒渣 钠化焙烧 钙改性 钒铬分离 选择性提取 配位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a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性能
6
作者 汤宇超 钱飞跃 +3 位作者 王思凡 张良 闻可谐 王建芳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7,共9页
生物炭吸附除磷是兼具废物资源化和环境保护双重功能的可持续处理技术。以花生壳为原料,Fe/Ca为改性剂,制备Fe/Ca改性生物炭,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初始磷质量浓度和pH对改性生物炭吸附磷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 生物炭吸附除磷是兼具废物资源化和环境保护双重功能的可持续处理技术。以花生壳为原料,Fe/Ca为改性剂,制备Fe/Ca改性生物炭,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初始磷质量浓度和pH对改性生物炭吸附磷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表征了吸附沉积物组分。结果表明,当铁溶液浓度为1 mol/L,Fe/Ca改性生物炭(1FCBC)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在pH 3~9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磷吸附量;当初始溶液pH=7,初始PO_(4)^(3-)-P质量浓度500 mg/L时,1FCBC对磷的吸附量达301.62 mg/g。改性生物炭1FCBC对磷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及Freundlich等温方程,属于不均质表面的多相化学吸附,PO_(4)^(3-)-P最大吸附量可达658.69 mg/g。吸附产物主要为蓝铁矿和少量的铁钙磷复合物质,磷含量接近天然磷矿,具有良好的回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改性 磁性生物炭 磷酸盐 蓝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铁生物炭对水中铅的去除性能及机理
7
作者 赵钰 刘鹏 +4 位作者 唐金平 叶志航 郭林 周子艺 冯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3,共9页
为了制备钙铁改性生物炭,优化单一铁改性生物炭对Pb(Ⅱ)的去除效果,获得能够高效去除水中Pb(Ⅱ)且便于回收的生物炭,本研究以杨木、竹子为原材料,分别制备了杨木生物炭(包括未改性、FeSO_(4)改性、CaCO_(3)+FeSO_(4)改性、CaO+FeSO_(4)... 为了制备钙铁改性生物炭,优化单一铁改性生物炭对Pb(Ⅱ)的去除效果,获得能够高效去除水中Pb(Ⅱ)且便于回收的生物炭,本研究以杨木、竹子为原材料,分别制备了杨木生物炭(包括未改性、FeSO_(4)改性、CaCO_(3)+FeSO_(4)改性、CaO+FeSO_(4)改性)和竹子生物炭(包括未改性、FeSO_(4)改性、CaCO_(3)+FeSO_(4)改性、CaO+FeSO_(4)改性)等8种生物炭。首先通过批实验评估不同生物炭对地下水中Pb(Ⅱ)的修复性能,然后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XANES)等手段探究不同生物炭对地下水中Pb(Ⅱ)的固定机理。结果表明:钙铁(CaCO_(3)+FeSO_(4)、CaO+FeSO_(4))改性生物炭对Pb(Ⅱ)的去除率显著高于铁(FeSO_(4))改性生物炭,其中以CaO为钙源的钙铁改性生物炭对Pb(Ⅱ)的去除效率均大于99%,而以CaCO_(3)为钙源的钙铁改性杨木生物炭、钙铁改性竹子生物炭对Pb(Ⅱ)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8%和37%;改性后生物炭对Pb(Ⅱ)的去除效果从高到低为CaO+FeSO_(4)改性、CaCO_(3)+FeSO_(4)改性、FeSO_(4)改性;钙铁改性生物炭表面多孔且粗糙,有利于铅沉淀物的附着;Pb(Ⅱ)的XANES线性拟合得到钙铁改性生物炭表面的稳定铅组分,如碱式碳酸铅和磷氯铅占比较其他类型生物炭更高,其中钙铁改性杨木生物炭上碱式碳酸铅和磷氯铅占比分别为28%和34%,钙铁改性竹子生物炭上碱式碳酸铅和磷氯铅占比分别为28%和30%。生物炭表面铅沉淀物的形成可能是Pb(Ⅱ)去除的主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 改性 SEM XANES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钙基吸附剂的汞吸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毅 刘松涛 +1 位作者 马宵颖 要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4,共5页
利用汞渗透管产生的气态单质汞和其他烟气主要气体成分模拟烟气条件,在固定床实验台上进行了以消石灰、飞灰和由两者混合物改性的3种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单质汞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OH)2吸附Hg0效果较差,SO2的存在对Ca(OH)2吸附... 利用汞渗透管产生的气态单质汞和其他烟气主要气体成分模拟烟气条件,在固定床实验台上进行了以消石灰、飞灰和由两者混合物改性的3种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单质汞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OH)2吸附Hg0效果较差,SO2的存在对Ca(OH)2吸附Hg0有促进作用;经改性的普通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吸附效果比消石灰稍强,SO2的存在促进了普通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有添加剂的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效率比普通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增加约30%,当有SO2存在时,有添加剂的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效率略低,而穿透时间延长。利用改性钙基吸附剂可以实现烟气中SO2和Hg0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同时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基吸附剂 模拟烟气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改性有序介孔氧化铝对电厂尾气CO_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帅 赵瑞红 +3 位作者 许永权 黄永茂 付文杰 徐明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9-231,共3页
以聚乙二醇1540为模板剂,Al(NO3)3为铝源,(NH3)2CO3为沉淀剂,Ca(NO3)2和Mg(NO3)2分别作为改性剂,采用沉淀法一步合成钙镁改性的有序介孔氧化铝(OMA-Ca、OMA-Mg)。通过XRD、TEM、氮等温吸脱附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同时考察改性前后有... 以聚乙二醇1540为模板剂,Al(NO3)3为铝源,(NH3)2CO3为沉淀剂,Ca(NO3)2和Mg(NO3)2分别作为改性剂,采用沉淀法一步合成钙镁改性的有序介孔氧化铝(OMA-Ca、OMA-Mg)。通过XRD、TEM、氮等温吸脱附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同时考察改性前后有序介孔氧化铝对电厂尾气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Ca2+、Mg2+的负载量为10%、吸附温度为65℃、吸附气体体积流量为35mL/min时对CO2的吸附量最大,分别为9.36mg/g和10.45mg/g,经5次循环脱-吸附实验后其结构性质和吸附性能仍保持稳定,再生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氧化铝 改性 电厂尾气 CO2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钙基吸收剂高温循环捕集CO_2过程中的分形维数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英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5-40,共6页
采用醋酸溶液改性的石灰石作为CO2高温吸收剂,借助于N2吸附法研究了改性石灰石在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过程中CaO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灰石经醋酸改性后,其煅烧产物CaO的分形维数得到提高。随循环次数增加,来自天然石灰石CaO... 采用醋酸溶液改性的石灰石作为CO2高温吸收剂,借助于N2吸附法研究了改性石灰石在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过程中CaO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灰石经醋酸改性后,其煅烧产物CaO的分形维数得到提高。随循环次数增加,来自天然石灰石CaO的分形维数迅速减小,而来自改性石灰石CaO的分形维数随循环次数增加而下降缓慢,且在相同循环次数时改性石灰石CaO的分形维数均高于天然石灰石CaO。研究发现来自改性和天然石灰石的CaO分形维数与其CO2捕集性能之间,分形维数与比表面积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内在联系。改性钙基吸收剂具有更高循环捕集CO2性能的实质是其煅烧产物CaO在循环煅烧/碳酸化过程中保持了较大的分形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改性基吸收剂 煅烧/碳酸化 C02 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酯偶联剂改性重钙和SEBS对回收PS材料的增韧补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花 杨玉婷 易春旺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50,81,96,共9页
回收聚苯乙烯(PS)材料(以废旧一次性牙刷为例)性脆且耐热性差,需改性再生才能使用.通过铝酸酯偶联剂改性重质碳酸钙制备粒径均匀的亚微米改性重钙,并将改性重钙和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SEBS)用于PS的增韧补强改性.傅立叶... 回收聚苯乙烯(PS)材料(以废旧一次性牙刷为例)性脆且耐热性差,需改性再生才能使用.通过铝酸酯偶联剂改性重质碳酸钙制备粒径均匀的亚微米改性重钙,并将改性重钙和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SEBS)用于PS的增韧补强改性.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重钙表面在改性过程中与铝酸酯偶联剂的亲无机端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偏光显微镜(POM)下,改性重钙的粒径和未改性重钙相比明显减小,且分散更为均匀;粒径分析结果表明,当铝酸酯偶联剂质量分数为1.7%时,改性重钙的粒径最小且分布最集中;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SEBS加入PS基体后,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由光滑变为粗糙,材料最终实现了脆韧转变.绝大多数改性重钙颗粒均匀分散在PS树脂基体中,普通重钙颗粒则明显团聚;相应地,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增韧剂SEBS可以有效提高PS复合材料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改性重钙对PS的增韧补强效果均优于普通重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PS 铝酸酯改性 SEBS 增韧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渣炭对水中氮和磷的富集与缓释
12
作者 黄耀裔 林亚林 +3 位作者 赵仁鑫 姜颂 郑朝洪 陈一萍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4-529,共6页
以铁观音茶叶渣为原料制备钙改性茶叶渣炭(Ca-TC),用于富集与回收水中磷酸盐和氨氮,并对富集氮磷后的Ca-TC的缓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TC对水中磷酸盐和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分别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以铁观音茶叶渣为原料制备钙改性茶叶渣炭(Ca-TC),用于富集与回收水中磷酸盐和氨氮,并对富集氮磷后的Ca-TC的缓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TC对水中磷酸盐和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分别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主要表现为单分子层吸附,Ca-TC对水中磷酸盐和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29 mg/g和58.53 mg/g;在氮磷共存的条件下,Ca-TC对水中的磷酸盐和氨氮同时具备一定的富集特性;当载氮磷Ca-TC的投加量为4 g/L时,120 min后磷酸盐和氨氮在水中的溶出率分别达到17.36%和22.30%;通过还田可行性分析发现,富集氮磷后的Ca-TC可作为缓释氮、磷、钙、碳肥,促进铁观音植株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渣炭 钙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改性钛酸铅纳米晶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傅宏刚 于海涛 +4 位作者 张新 张艳喜 张志谦 徐崇泉 强亮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271-1275,共5页
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 Pb1 - x Cax Ti O3(0≤ x≤ 0 .3)纳米晶 ,在不同焙烧条件下研究其粉体晶相结构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升温速度和焙烧温度对纳米粉的晶相、晶胞参数和晶粒尺寸有显著影响 .讨论了晶胞参数、四方畸变度和晶胞体... 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 Pb1 - x Cax Ti O3(0≤ x≤ 0 .3)纳米晶 ,在不同焙烧条件下研究其粉体晶相结构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升温速度和焙烧温度对纳米粉的晶相、晶胞参数和晶粒尺寸有显著影响 .讨论了晶胞参数、四方畸变度和晶胞体积与 Ca含量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铅 纳米晶 晶体结构 钙改性钛酸铅 改性 P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木素磺酸盐泵送剂GCL1-3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庞煜霞 邱学青 +1 位作者 欧阳新平 杨东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通过研究缓凝高效减水剂GCL1与保水剂、引气剂的配伍性能 ,研制了混凝土泵送剂GCL1- 3。GCL1与保水剂HEC、引气剂复配时 ,改善了水泥净浆的保水性能 ,提高了硬化水泥的早期及后期抗压强度。实验测试了GCL1- 3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减水率... 通过研究缓凝高效减水剂GCL1与保水剂、引气剂的配伍性能 ,研制了混凝土泵送剂GCL1- 3。GCL1与保水剂HEC、引气剂复配时 ,改善了水泥净浆的保水性能 ,提高了硬化水泥的早期及后期抗压强度。实验测试了GCL1- 3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减水率、流动度损失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 ,当w (水 )∶w(水泥 ) =0 4∶1 0 ,w (GCL1- 3) =0 .5 %时 ,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2 30mm ,减水率达 18% ,且无离析现象 ;2h内流动度损失仅为 2 4% ,而掺FDN的净浆已经失去流动性 ;w(GCL1- 3) =0 .5 %时 ,水泥净浆硬化 3d、7d、2 8d的抗压强度比分别达 146 %、15 8%与14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泵送剂 滤水 改性木素磺酸盐 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 GCL1-3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基吸附剂吸附氯化镉的微观形态及机理初探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欢亮 王伟 郭玉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59,共5页
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模拟净化试验装置中,采用氯化镉(CdCl2)作为气态重金属发生源,模拟改性钙基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动态吸附能力,并与活性炭进行对比.采用X-射线衍射和SEM-EDX(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对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吸附... 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模拟净化试验装置中,采用氯化镉(CdCl2)作为气态重金属发生源,模拟改性钙基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动态吸附能力,并与活性炭进行对比.采用X-射线衍射和SEM-EDX(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对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吸附剂样品的微观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且对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吸附剂存在CaO/NaCl共晶体,具有发达的内孔结构,对气态CdCl2除了具有物理吸附作用以外,还存在化学扩散和吸附作用,且化学吸附是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基吸附剂 模拟烟气 氯化镉 XRD SEM-E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大小对ZSM-5分子筛甲醇制低碳烯烃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素红 张变玲 +1 位作者 高志贤 韩怡卓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3-489,共7页
对三种HZSM-5分子筛进行Ca改性,获得两组酸性接近的催化剂,考察了晶粒大小对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反应的影响。通过进一步与Na改性的比较,探讨了Ca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测定晶粒大小及形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对三种HZSM-5分子筛进行Ca改性,获得两组酸性接近的催化剂,考察了晶粒大小对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反应的影响。通过进一步与Na改性的比较,探讨了Ca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测定晶粒大小及形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及吡啶红外吸附(Py-IR)表征催化剂的酸性。MTO催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HZSM-5的低碳烯烃选择性较低且下降较快,催化活性降低也快;Ca改性降低酸性,提高了低碳烯烃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晶粒大小主要影响催化稳定性,小晶粒分子筛催化剂稳定性更好。高Ca含量改性效果更好;钠改性也提高了低碳烯烃选择性,但其稳定性较差。对于HZSM-5和Ca/HZSM-5,小晶粒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稳定性。提出Ca参与了催化反应,MTO是一个酸碱协同作用的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晶粒大小 钙改性 甲醇制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扰动对底泥内源磷钝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新 王秀 +3 位作者 赵珍 乔维川 虞磊 尹洪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64-3071,共8页
利用Y型旋浆式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模拟太湖常见风情条件下对两种底泥磷钝化剂(热改性富钙凹土与镧改性膨润土(商标Phoslock))控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底泥钝化剂的添加均可增强表层底泥的抗风浪扰动能力,降低了风浪... 利用Y型旋浆式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模拟太湖常见风情条件下对两种底泥磷钝化剂(热改性富钙凹土与镧改性膨润土(商标Phoslock))控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底泥钝化剂的添加均可增强表层底泥的抗风浪扰动能力,降低了风浪对钝化层的侵蚀深度,减少了上覆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且同时可降低上覆水体中可溶性活性磷(SRP)的浓度及可移动磷的含量,增加了惰性磷和钙磷的比例.与中风条件相比,大风条件增加了侵蚀深度?上覆水悬浮物含量?可溶解活性磷的浓度及可移动磷含量,降低了惰性磷和钙磷的比例.以上结果表明,虽然风浪扰动的剧烈程度对底泥磷钝化技术有影响,但底泥磷钝化技术依然可以应用于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内源磷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扰动 改性凹土 改性膨润土 内源磷 浅水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酸值润滑油基础油脱酸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恒文 段庆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8,共4页
以有机胺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联合柱撑剂制备柱撑改性钙基碱性白土。以柱撑改性钙基碱性白土为脱酸剂对高酸值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650SN和其它重质基础油进行中和吸附脱酸研究,考察脱酸剂的层间结构和组成、脱酸剂添加量、脱酸温... 以有机胺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联合柱撑剂制备柱撑改性钙基碱性白土。以柱撑改性钙基碱性白土为脱酸剂对高酸值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650SN和其它重质基础油进行中和吸附脱酸研究,考察脱酸剂的层间结构和组成、脱酸剂添加量、脱酸温度、脱酸时间对基础油脱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土与CaO质量比为5∶3的柱撑改性碱性白土的脱酸效果最好,在该脱酸剂添加量为基础油质量的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的条件下,650SN基础油的酸值从0.109 8mgKOH/g下降到0.023 9mgKOH/g。与普通碱性白土相比,柱撑改性钙基碱性白土的中和吸附脱酸效果好,脱酸剂用量少,且对不同种类基础油的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酸值 脱酸 有机改性基碱性白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A review of theorie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被引量:23
19
作者 LI Chun-quan LIANG Chao +4 位作者 CHEN Zhen-ming DI Yong-hao ZHENG Shui-lin WEI Shi SUN Zhi-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589-2611,共23页
Calcium carbonate,which is widely employed as a filler added into the polymer matrix,has large numbers of applications owing to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low cost,non-toxicity,high natural reserves and biocompa... Calcium carbonate,which is widely employed as a filler added into the polymer matrix,has large numbers of applications owing to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low cost,non-toxicity,high natural reserves and biocompatibility.Nevertheless,in order to obtain the good filling effect,calcium carbonate needs to be surface modified by organic molecules so as to enhance the dispersion and compatibility within the composites.This review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theory,methods,and applications progress of calcium carbonate with surface modification.Additionally,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are highlighted.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the fields of plastics,rubber,paper,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discussed as well.Generally,this review can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mod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carbonate surface modification polymer-based composite monolayer coating modifica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brane behavior of bentonite-amended Fukakusa clay in K, Na and Ca solutions
20
作者 唐强 刘维 +2 位作者 王恒宇 程蓉 钱寅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122-3131,共10页
Bentonite has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membrane property of clay, by which landfill liners can have better barrier performance with regard to the migration of contaminants. In this work, 5% sodium ... Bentonite has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membrane property of clay, by which landfill liners can have better barrier performance with regard to the migration of contaminants. In this work, 5% sodium bentonite amended with locally available Fukakusa clay was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membrane behavior toward different kinds of ions: K, Na and Ca. The chemico-osmotic efficiency coefficient, co, was obtained in electrolyte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0.5, 1, 5, 10, and 50 mmol/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solute type and ion valence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membrane behaviors. Additionally, co continually decreased as the Na and Ca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ouy-Chapman theory. The membrane behavior toward Na was similar to that toward K, according to the chemico-osmotic efficiency coefficient co. In the case of the divalent ion Ca, the membrane behavior was lower compared to monovalent ions Na and K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The mechanisms of the membrane performance change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XRD patterns, free-swelling results and SEM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tonite-amended Fukakusa clay chemico-osmotic efficiency coefficient mechanism membrane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