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_3联合尼古丁诱导的血管钙化亚慢性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茜倩 闫惠 +1 位作者 安春娜 蒲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建立维生素D3(vitaminD,)联合尼古丁(nico—tine)诱导的大鼠血管钙化亚慢性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维生素D3(300kIU·kg-1)肌注和尼古丁(25mg·kg-1,5ml·kg-1)灌胃制备大鼠血管钙化亚慢性模型,定期测定大鼠体... 目的建立维生素D3(vitaminD,)联合尼古丁(nico—tine)诱导的大鼠血管钙化亚慢性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维生素D3(300kIU·kg-1)肌注和尼古丁(25mg·kg-1,5ml·kg-1)灌胃制备大鼠血管钙化亚慢性模型,定期测定大鼠体重和尾动脉血压;在造模的第8周、第16周,分别测定大鼠心脏系数、血浆钙、磷含量、血管钙含量、血管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和血管钙沉积等与血管钙化相关的指标,对胸主动脉进行VonKossa染色。结果第3~8周,VDN(vitaminD,andnicotine)大鼠尾动脉压持续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第9周后,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VDN组大鼠第8周心脏系数升高8.4%(P〈0.01);血钙、血磷分别升高3.2%(P〈0.01)和12.0%(P〈0.05);血管组织钙含量升高27.0%(P〈0.01);血管ALP活性与血管钙沉积分别高151.8%和68.8%(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第16周VDN组大鼠心脏系数升高7.7%(P〈0.01),血钙升高3.2%(P〈0.05),血磷降低1.4%;血管组织钙含量升高51.0%(P〈0.01);血管ALP活性与血管钙沉积分别高87.2%(P〈0.01),31.6%(P〈0.05)。VonKossa染色结果显示第8周和第16周VDN组大鼠胸主动脉中膜均有大量深色颗粒沉积。结论维生素D,和尼古丁诱导的16wk大鼠血管钙化亚慢性模型可作为药物筛选和机制研究的疾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管钙化模型 维生素D3 尼古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骨骼形成的生物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奎栋 梁延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7-801,共15页
珊瑚碳酸钙骨骼作为珊瑚礁或珊瑚林的结构基础,在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珊瑚生物矿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体内有机基质、晶体自身生长调控,以及外界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调控作用,迄今对珊瑚骨骼钙化过程中... 珊瑚碳酸钙骨骼作为珊瑚礁或珊瑚林的结构基础,在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珊瑚生物矿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体内有机基质、晶体自身生长调控,以及外界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调控作用,迄今对珊瑚骨骼钙化过程中生物调控的认识仍相当有限。文章从不同珊瑚类群的骨骼结构特征及演化历史、有机基质的调控机制、珊瑚钙化模型和环境因素对珊瑚钙化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八放珊瑚与六放珊瑚的造礁石珊瑚钙化过程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组织-骨骼界面的钙化细胞结构和离子运输途径,并梳理出了初步的珊瑚钙化模型。从不同碳酸钙晶型的骨骼结构、有机基质蛋白组成上的低共有率和生物控制下的钙化过程差异性表明八放珊瑚与造礁石珊瑚可能采用了不同的珊瑚钙化策略。未来珊瑚生物矿化研究需融合多学科技术进一步探究骨骼形成机制,结合海洋环境变化记录,揭示驱动珊瑚骨骼形成的环境因素,为理解珊瑚如何应对当今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事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放珊瑚 石珊瑚 珊瑚生物矿化 骨骼有机基质 钙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