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被引量:
4
1
作者
辛浩
肖恩照
+2 位作者
王龙
李屹尧
张震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5,共12页
山东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出露连续,构成了7个三级层序。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高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单元中,以徐庄组凝块石、张夏组核形石、长山组叠层石、凤山组均一石为代表,是研究早古生代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的良好实...
山东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出露连续,构成了7个三级层序。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高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单元中,以徐庄组凝块石、张夏组核形石、长山组叠层石、凤山组均一石为代表,是研究早古生代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的良好实例。多样化的微生物碳酸盐岩中可见大量保存精美的附枝菌(Epiphyton)、葛万菌(Girvanella)以及肾形菌(Renalcis)等钙化微生物残余物,指示了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与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密切相关。此外,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反映了生长环境的分异性:均一石、凝块石分别生长在潮下带下部、上部;柱状叠层石主要发育在能量较高的潮间带环境;核形石指示了沉积环境浅且能量高的鲕粒滩相沉积环境。邓家庄寒武系剖面微生物碳酸盐岩为了解寒武纪地球微生物、古环境、古气候提供了重要的岩石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碳酸盐岩
钙化微生物
沉积序列
沉积模式
寒武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寒武纪芙蓉统均一石沉积组构及环境特征——以河北涞源长山组为例
被引量:
11
2
作者
肖恩照
王皓
+2 位作者
覃英伦
Khalid Latif
Muhammad Riaz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90,共15页
均一石以隐晶质岩性、无纹层与凝块结构发育为特征,与叠层石、凝块石、树形石并列为典型的微生物岩。然而,由于均一石在1995年命名以来很少在地层记录中得到识别和描述,并且缺乏现代实例的类比物,使得关于均一石的报道极具研究价值。为...
均一石以隐晶质岩性、无纹层与凝块结构发育为特征,与叠层石、凝块石、树形石并列为典型的微生物岩。然而,由于均一石在1995年命名以来很少在地层记录中得到识别和描述,并且缺乏现代实例的类比物,使得关于均一石的报道极具研究价值。为研究华北地台寒武系均一石沉积组构与形成环境特征,系统性地针对河北涞源祁家峪剖面芙蓉统长山组均一石生物丘进行研究。芙蓉统长山组从下部陆棚相钙质泥岩向上变浅至浅缓坡相厚层块状泥晶灰岩,组成了一个淹没不整合型三级层序。三级层序顶部的浅缓坡相厚层块状泥晶灰岩层,代表强迫型海退过程沉积,其内部发育一系列米级均一石生物丘。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生物丘主体为致密泥晶及少量微量晶组成,其中可见到附枝菌(Epiphyton)、葛万菌(Girvanella)、肾形菌(Renalcis)等钙化微生物化石。这些钙化微生物(蓝细菌)化石的出现,代表了显生宙第一幕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的证据,同时间接的说明均一石生物丘形成于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的钙化作用过程之中。同时,生物丘内还局部集中发育底栖鲕粒与草莓状黄铁矿颗粒,表明了生物丘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沉积作用机制。因此,河北涞源长山组顶部的均一石生物丘,尽管泥晶和微亮晶是其基本构成,但是各种钙化蓝细菌化石以及底栖鲕粒与草莓状黄铁矿颗粒的局部出现表明了在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中复杂的微生物活动信号,成为了解生物丘形成机制、显生宙第一幕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的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一石
生物
丘
钙化微生物
底栖鲕粒
草莓状黄铁矿
寒武系芙蓉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西地区仙人洞剖面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沉积特征
被引量:
7
3
作者
辛浩
肖恩照
+1 位作者
覃英伦
张震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I0001,共12页
鲁西地区仙人洞剖面寒武系出露连续且沉积现象丰富,芙蓉统凤山组中部发育大型柱状叠层石.在层序地层框架下,基于野外观察,研究大型柱状叠层石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寒武系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宏观上呈局部集中产出,柱状体边界清晰,纹层...
鲁西地区仙人洞剖面寒武系出露连续且沉积现象丰富,芙蓉统凤山组中部发育大型柱状叠层石.在层序地层框架下,基于野外观察,研究大型柱状叠层石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寒武系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宏观上呈局部集中产出,柱状体边界清晰,纹层精美,横截面呈圆饼状,相对较大的柱状体直径代表华北地台寒武系叠层石的特殊类型.凤山组叠层石主要由致密泥晶、微亮晶构成,内部可见白云石、生物碎屑、黄铁矿颗粒;在柱状叠层石中可见大量保存精美的葛万菌(Girvanella)、胞网菌(Bacinella)等钙化微生物化石.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的建造者是以蓝细菌为主导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席.特殊不规则网状物中的钙化丝状体及零星分散的黄铁矿颗粒,指示在大型柱状叠层石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席内部存在复杂的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仙人洞剖面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的发现既为寒武系叠层石研究提供典型实例,也为显生宙第一幕蓝细菌钙化作用发生期提供重要的岩石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钙化微生物
微生物
席
寒武系
芙蓉统
凤山组
仙人洞剖面
鲁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被引量:
4
1
作者
辛浩
肖恩照
王龙
李屹尧
张震武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90,40472065)~~
文摘
山东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出露连续,构成了7个三级层序。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高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单元中,以徐庄组凝块石、张夏组核形石、长山组叠层石、凤山组均一石为代表,是研究早古生代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的良好实例。多样化的微生物碳酸盐岩中可见大量保存精美的附枝菌(Epiphyton)、葛万菌(Girvanella)以及肾形菌(Renalcis)等钙化微生物残余物,指示了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与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密切相关。此外,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反映了生长环境的分异性:均一石、凝块石分别生长在潮下带下部、上部;柱状叠层石主要发育在能量较高的潮间带环境;核形石指示了沉积环境浅且能量高的鲕粒滩相沉积环境。邓家庄寒武系剖面微生物碳酸盐岩为了解寒武纪地球微生物、古环境、古气候提供了重要的岩石记录。
关键词
微生物
碳酸盐岩
钙化微生物
沉积序列
沉积模式
寒武系
Keywords
microbial carbonates
calcified microorganism
sedimentary succession
sedimentary model
Cambrian
分类号
Q91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88.2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武纪芙蓉统均一石沉积组构及环境特征——以河北涞源长山组为例
被引量:
11
2
作者
肖恩照
王皓
覃英伦
Khalid Latif
Muhammad Riaz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白沙瓦大学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90,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90,40472065)~~
文摘
均一石以隐晶质岩性、无纹层与凝块结构发育为特征,与叠层石、凝块石、树形石并列为典型的微生物岩。然而,由于均一石在1995年命名以来很少在地层记录中得到识别和描述,并且缺乏现代实例的类比物,使得关于均一石的报道极具研究价值。为研究华北地台寒武系均一石沉积组构与形成环境特征,系统性地针对河北涞源祁家峪剖面芙蓉统长山组均一石生物丘进行研究。芙蓉统长山组从下部陆棚相钙质泥岩向上变浅至浅缓坡相厚层块状泥晶灰岩,组成了一个淹没不整合型三级层序。三级层序顶部的浅缓坡相厚层块状泥晶灰岩层,代表强迫型海退过程沉积,其内部发育一系列米级均一石生物丘。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生物丘主体为致密泥晶及少量微量晶组成,其中可见到附枝菌(Epiphyton)、葛万菌(Girvanella)、肾形菌(Renalcis)等钙化微生物化石。这些钙化微生物(蓝细菌)化石的出现,代表了显生宙第一幕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的证据,同时间接的说明均一石生物丘形成于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的钙化作用过程之中。同时,生物丘内还局部集中发育底栖鲕粒与草莓状黄铁矿颗粒,表明了生物丘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沉积作用机制。因此,河北涞源长山组顶部的均一石生物丘,尽管泥晶和微亮晶是其基本构成,但是各种钙化蓝细菌化石以及底栖鲕粒与草莓状黄铁矿颗粒的局部出现表明了在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中复杂的微生物活动信号,成为了解生物丘形成机制、显生宙第一幕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的典型实例。
关键词
均一石
生物
丘
钙化微生物
底栖鲕粒
草莓状黄铁矿
寒武系芙蓉统
Keywords
leiolitic bioherm
calcified microorganism
benthic ooids
framboidal pyrite
Cambrian Furongian Series
分类号
P534.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西地区仙人洞剖面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沉积特征
被引量:
7
3
作者
辛浩
肖恩照
覃英伦
张震武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I000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065)
文摘
鲁西地区仙人洞剖面寒武系出露连续且沉积现象丰富,芙蓉统凤山组中部发育大型柱状叠层石.在层序地层框架下,基于野外观察,研究大型柱状叠层石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寒武系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宏观上呈局部集中产出,柱状体边界清晰,纹层精美,横截面呈圆饼状,相对较大的柱状体直径代表华北地台寒武系叠层石的特殊类型.凤山组叠层石主要由致密泥晶、微亮晶构成,内部可见白云石、生物碎屑、黄铁矿颗粒;在柱状叠层石中可见大量保存精美的葛万菌(Girvanella)、胞网菌(Bacinella)等钙化微生物化石.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的建造者是以蓝细菌为主导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席.特殊不规则网状物中的钙化丝状体及零星分散的黄铁矿颗粒,指示在大型柱状叠层石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席内部存在复杂的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仙人洞剖面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的发现既为寒武系叠层石研究提供典型实例,也为显生宙第一幕蓝细菌钙化作用发生期提供重要的岩石记录.
关键词
叠层石
钙化微生物
微生物
席
寒武系
芙蓉统
凤山组
仙人洞剖面
鲁西地区
Keywords
stromatolite
calcifying microorganism
microbial mats
Cambrian
Furongian
Fengshan Formation
Xianrendong Section
Western Shandong Area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辛浩
肖恩照
王龙
李屹尧
张震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寒武纪芙蓉统均一石沉积组构及环境特征——以河北涞源长山组为例
肖恩照
王皓
覃英伦
Khalid Latif
Muhammad Riaz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鲁西地区仙人洞剖面凤山组大型柱状叠层石沉积特征
辛浩
肖恩照
覃英伦
张震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