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钓鱼岛周围海域的水螅水母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金标 刘红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4-31,共8页
本文是1986年至1991年在我国钓鱼岛周围海域调查研究海洋水螅水母类结果的第一部份.报道了钓鱼岛周围海域31种水螅水母,其中20种为台湾省首次记录,刺铃水母、武装海瘤水母和简单介穗水母等3种为国内首次记录,本文对它们和另2种国内过去... 本文是1986年至1991年在我国钓鱼岛周围海域调查研究海洋水螅水母类结果的第一部份.报道了钓鱼岛周围海域31种水螅水母,其中20种为台湾省首次记录,刺铃水母、武装海瘤水母和简单介穗水母等3种为国内首次记录,本文对它们和另2种国内过去未作过分类研究的玻璃海瘤水母和大洋堪拿水母共5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认为钓鱼岛周围海域水螅水母类属大洋暖水区系,区系特征与南海较为相似,其地理区划同属印度-西太平洋印马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海域 水螅水母类 区系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钓鱼岛北部海域光诱敷网渔业资源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马超 沈长春 +1 位作者 刘勇 徐春燕 《福建水产》 2014年第1期55-61,共7页
根据2012年7—10月在钓鱼岛北部海域开展的光诱敷网渔业调查资料,结合社会调查数据和以往在该渔场的相关调查资料,着重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光诱敷网渔业的生产状况、渔获种类、主要渔获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结果表明,钓... 根据2012年7—10月在钓鱼岛北部海域开展的光诱敷网渔业调查资料,结合社会调查数据和以往在该渔场的相关调查资料,着重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光诱敷网渔业的生产状况、渔获种类、主要渔获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结果表明,钓鱼岛北部海域光诱敷网作业渔场面积约3.09×105km2,7—10月旺汛期渔船生产规模可达200多艘,平均日产5.08 t,光诱敷网作业方式捕捞效果良好,几乎常年均可作业生产,生产渔船经济效益普遍较佳,单船旺汛期产值180×104元左右、单船旺汛期盈利40多万元;渔获种类共有27种,其中鱼类有23种、头足类有4种;主要渔获种类为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扁舵鲣(Auxis thazard)、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和枪乌贼类,分别占总渔获产量的36.8%、27.9%、16.2%和7.8%,这些品种都属于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资源补充量相对较大的经济种类,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北部海域 光诱敷网 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