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钓鱼岛海空危机测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新昌 张坤珵 张晶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25,共13页
钓鱼岛争端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建立一套中日钓鱼岛海空危机测度体系,对监测钓鱼岛海空危机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学术史梳理和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钓鱼岛海空危机的影响因子及其层次结构;运用模型加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中... 钓鱼岛争端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建立一套中日钓鱼岛海空危机测度体系,对监测钓鱼岛海空危机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学术史梳理和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钓鱼岛海空危机的影响因子及其层次结构;运用模型加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中日钓鱼岛海空危机测度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了中日钓鱼岛海空危机联合测度模型;通过划分中日钓鱼岛海空危机测度等级,可发布预警信号;对2008—2019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测度体系能对中日钓鱼岛海空危机进行有效度量,测算结果符合中日钓鱼岛海空危机实际情况;最后根据测度等级和预警信号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海空危机 指标体系 测度模型 测度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因素与中美关系的逆社会化——以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陆华东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68-97,共30页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下行趋势渐显。对此,国内外学者从体系结构压力、对外战略、国内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角度提出了诸多解释。然而,现实中中美关系日趋下行的原因却更为复杂。近年来频频发酵的钓鱼岛危机、南海争端以及朝核危...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下行趋势渐显。对此,国内外学者从体系结构压力、对外战略、国内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角度提出了诸多解释。然而,现实中中美关系日趋下行的原因却更为复杂。近年来频频发酵的钓鱼岛危机、南海争端以及朝核危机等第三方因素逐渐凸显,对中美关系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为弥补既有解释的不足,作者将尝试从第三方视角构建一个替代性的逆社会化理论框架。这一理论认为,中美关系中的第三方可以通过冲突化、污名化与互信退化三个微观机制诱发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案例研究表明:日本挑起的钓鱼岛争端不仅诱发了中美关于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冲突,而且加剧了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竞争。菲律宾则借黄岩岛危机,在国际上大肆丑化中国形象,其发起的南海仲裁案使得中美两国相互认知日趋负面。朝鲜近年来频繁进行核试验,更是加剧了中美两国在制裁朝鲜、部署"萨德"系统等问题上的战略互疑。对于第三方的逆社会化效应,中美双方均应高度警惕、精心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因素 逆社会化 中美关系 钓鱼岛危机 中菲南海争端 朝核危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