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钓捕技术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新军 赵小虎 刘金立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3期200-205,共6页
2004年9月~2005年1月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调查期间,对钓捕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认为,不同的作业位置其手钓产量不同,其中船头产量为最高,手钓平均脱钩率不到10%.采用变色灯是提高渔获量的重要技术,时间一般为凌晨3:00~5:00,其钓捕产... 2004年9月~2005年1月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调查期间,对钓捕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认为,不同的作业位置其手钓产量不同,其中船头产量为最高,手钓平均脱钩率不到10%.采用变色灯是提高渔获量的重要技术,时间一般为凌晨3:00~5:00,其钓捕产量可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变色前后的单位时间产量分别为0.565 t/h和1.044 t/h.采用1.6 mm×3排机钓钩、每根钓线装6~8枚机钓钩进行单线作业,可有效降低脱钩率,平均脱钩率只有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钓捕技术 脱钩率 印度洋西北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海洋游钓钓具及钓捕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鲍纪平 陶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54-357,共4页
介绍了游钓采用的钓具的特征及国外在先进钓具领域的研究情况,并探讨了落达钓钓法钓捕鲷科鱼类、抛竿沉钓法钓石斑鱼、浮钓法钓鲻鱼等上层大鱼、拖钓法钓鲈鱼等钓捕技术。
关键词 舟山海域 钓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秘鲁外海和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探捕结果及其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旭昌 《海洋渔业》 CSCD 2002年第4期165-168,共4页
本文对2001年秘鲁外海和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探捕调查的海况、渔获、渔场和生物学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秘鲁外海表层水温呈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表层到100m水深存在温跃层;茎柔鱼的优势胴长为24~48cm,胴长和体重的... 本文对2001年秘鲁外海和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探捕调查的海况、渔获、渔场和生物学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秘鲁外海表层水温呈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表层到100m水深存在温跃层;茎柔鱼的优势胴长为24~48cm,胴长和体重的关系为:Y=6×10^(-6)L^(3.2598)(R^2=0.9924);渔场主要集中在14°00′S、80°00′W附近海区。调查表明秘鲁外海和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渔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茎柔鱼钓捕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外海 哥斯达黎加外海 茎柔鱼 2001年 探埔调查 服长 体重 钓捕技术 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