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钛磁铁精矿铁钒钛综合利用新流程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德庆 姜涛 +2 位作者 郭宇峰 邱冠周 徐经沧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0,共5页
对攀西地区太和铁矿所产的钒钛磁铁精矿,采用冷固球团直接还原—磨矿磁选的新流程成功实现了Fe/V、Ti的有效分离。还原前铁精矿品位为TFe52.47%,TiO213.42%,V2O50.595%,经还原—分选后,磁性产... 对攀西地区太和铁矿所产的钒钛磁铁精矿,采用冷固球团直接还原—磨矿磁选的新流程成功实现了Fe/V、Ti的有效分离。还原前铁精矿品位为TFe52.47%,TiO213.42%,V2O50.595%,经还原—分选后,磁性产物品位为TFe91.25%(ηFe98.63%)、TiO24.21%,V2O50.22%,铁回收率为92.24%,经压团后可作为电炉炼钢的优质炉料;非磁性物品位TFe16.35%、TiO245.74%、V2O51.94%,V2O5及TiO2回收率分别为82.65%和80.88%,可作为提钒钛的优质原料或直接作为钛精矿销售,钒钛回收率分别比传统长流程提高18%和80%。实现Fe/V、Ti有效分离的关键在于采用冷固球团直接还原专利技术及球团内添加高效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冷固球团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冷固球团催化还原机理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德庆 郭宇峰 +1 位作者 邱冠周 姜涛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对添加剂催化钒钛磁铁精矿冷固球团直接还原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包括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及催化剂催化还原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在 1 0 50~ 1 1 0 0℃ ,m(C)∶m(Fe)为 0 .5~ 0 .6 ,还原时间 3h的条件下 ,添加DA 2催化剂与常规的Na2 SO... 对添加剂催化钒钛磁铁精矿冷固球团直接还原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包括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及催化剂催化还原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在 1 0 50~ 1 1 0 0℃ ,m(C)∶m(Fe)为 0 .5~ 0 .6 ,还原时间 3h的条件下 ,添加DA 2催化剂与常规的Na2 SO4或Na2 CO3相比 ,钒钛磁铁精矿冷固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所得产品的金属化率提高 3 .1 %~ 4 .6 % ;该金属化球团经磨矿磁选进行铁和钒钛分离时 ,所得磁性产品 (直接还原铁粉 )中铁的品位提高 5 .30 %~ 5 .43 % ,非磁性物中TiO2 ,V2 O5 的品位分别提高 2 .76 %~ 3 .87%和 0 .2 7%~ 0 .45 % ,TiO2 ,V2 O5 的回收率分别提高 1 4 .68%~1 3 .0 8%和 4.1 3 %~ 6 .97% .SEM及XPS等微观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剂DA 2的作用机理为加速铁氧化物还原 ,促进铁晶粒的长大 ,降低还原球团中MFe与TiO2 晶粒嵌布的紧密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冷固球团 直接还原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中钛铁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客 张志强 +2 位作者 王绍艳 宋仁峰 林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119,共7页
介绍了钒钛磁铁矿的资源概况、钒钛磁铁矿精矿综合利用现状及钒钛磁铁精矿中钛铁分离的意义,主要从高炉法、非高炉工艺、选矿工艺和其它钛铁分离技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钒钛磁铁精矿中钛铁分离的研究进展。非高炉工艺中采用直... 介绍了钒钛磁铁矿的资源概况、钒钛磁铁矿精矿综合利用现状及钒钛磁铁精矿中钛铁分离的意义,主要从高炉法、非高炉工艺、选矿工艺和其它钛铁分离技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钒钛磁铁精矿中钛铁分离的研究进展。非高炉工艺中采用直接还原-磨选法,铁和钛的金属转化率高、能耗小,铁精矿和钛精矿品位相对较高,该工艺发展前景广阔。采用化学-物理联合选矿新工艺处理钒钛磁铁精矿,解决了物理选矿流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钛铁紧密共生的问题,该新工艺流程短、成本低且钛铁回收率和品位较高,对实现钒钛磁铁精矿中钛铁分离具有明显优势。因此,针对钒钛磁铁精矿中钛铁分离研究现状,研究新型、高效、环保、廉价的还原剂和环保、低成本、来源广泛的添加剂是今后非高炉工艺处理钒钛磁铁精矿的研究热点。另外,开发流程短、成本低、操作简单的选矿新工艺是未来实现钒钛磁铁精矿中钛铁分离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铁分离 高炉法 非高炉工艺 选矿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固态还原的强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亚男 郭宇峰 +1 位作者 温贻芳 陈栋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6-551,共6页
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精矿为对象,系统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固态还原行为及预氧化对其还原过程的强化行为,考察了预氧化温度以及预氧化时间对球团金属化率、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氧化的还原球团相比,在900℃下氧化6min... 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精矿为对象,系统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固态还原行为及预氧化对其还原过程的强化行为,考察了预氧化温度以及预氧化时间对球团金属化率、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氧化的还原球团相比,在900℃下氧化6min后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提高了12.86%;延长预氧化时间可以有效提高还原球团的金属化率,900℃下预氧化15min后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较氧化6min后的还原球团提高了8.08%.经过预氧化处理后,钒钛磁铁精矿的物相变化表明球团中磁铁矿氧化形成赤铁矿,且钛铁矿被氧化为TiO2和赤铁矿,随后铁板钛矿形成.钒钛磁铁精矿球团的显微结构变化表明,预氧化处理后的球团颗粒具有较多的内部空隙以及不规则的颗粒边界,从而使还原煤与铁矿颗粒的接触增强,还原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预氧化 固态还原 强化机理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前景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付自碧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9年第4期45-48,F0003,共5页
对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工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对改进后的先提钒工艺流程与高炉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认为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流程具有较好的产业化... 对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工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对改进后的先提钒工艺流程与高炉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认为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流程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先提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钒钛磁铁精矿深度还原-磁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立伟 赵礼兵 +1 位作者 李国峰 李椿楠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3,共8页
以河北承德某铁品位为61.08%,TiO_2品位为7.66%的钒钛磁铁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钒钛磁铁精矿深度还原-磁选试验研究。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C/O摩尔比、CaCO_3添加量对还原产物和分选指标的影响。在还原温度为1350℃、还原时间100... 以河北承德某铁品位为61.08%,TiO_2品位为7.66%的钒钛磁铁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钒钛磁铁精矿深度还原-磁选试验研究。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C/O摩尔比、CaCO_3添加量对还原产物和分选指标的影响。在还原温度为1350℃、还原时间100 min、C/O摩尔比2.5、CaCO_3添加量为8%、磁选场强为85 mT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全铁品位为87.19%、铁回收率为82.62%的磁性产品和TiO_2品位18.76%、TiO_2回收率为79.40%非磁性产品。由还原产物的金属化率与XRD分析得知,钛磁铁矿向铁氧化物、钛氧化物和金属铁的转化较难发生,适当增加CaCO_3的用量,能促进钛磁铁矿向CaTiO_3、铁氧化物和金属铁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深度还原 金属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低硅烧结强化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大军 何木光 +1 位作者 甘勤 何群 《矿业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29-33,共5页
钒钛磁铁矿低硅烧结试验表明,由于液相量减少而使烧结矿强度下降,低温还原粉化恶化,产质量指标变差。采用提高碱度、添加硼化物、使用活性灰、提高料层厚度等措施均可强化烧结,减轻SiO2的影响,其综合焦比下降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低硅烧结 强化措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高负压烧结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木光 易凯 +1 位作者 蒋大军 张文德 《矿业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通过分析风量和负压对烧结产质量的影响关系,找出钒钛磁铁精矿烧结实施高负压大风量的措施及技术改进实施,360m2烧结机的负压由14 520Pa提高到15 340Pa后,料层提高15mm,利用系数上升0.047t/m2.h,转鼓指数提高0.94%,固体燃耗下降0.82kg/t。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高负压 烧结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还原分形论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周兰花 曾富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3-158,共6页
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矿煤球团还原动力学新模型,通过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加热还原试验,探讨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分形还原机理.实验结果发现,钒钛磁铁精矿表面分维为2.2686;实验温度范围(960~1200℃)内,球团还原时间短于23 min时... 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矿煤球团还原动力学新模型,通过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加热还原试验,探讨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分形还原机理.实验结果发现,钒钛磁铁精矿表面分维为2.2686;实验温度范围(960~1200℃)内,球团还原时间短于23 min时,其表观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为k1=624.843exp(-1.5324×10^4/T)min-1,活化能为127.40kJ·mol-1;球团还原时间超过28 min后,其表观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为k2=0.035×exp(-0.5329×10^4/T) min-1,活化能为44.31kJ·mol-1.结果表明,球团还原初期主要受碳气化反应限制,后期主要受内扩散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精矿 球团 还原 分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高品质钒钛磁铁矿合理配矿试验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蒋大军 《冶金丛刊》 2012年第6期33-38,共6页
攀枝花白马精矿具有TFe高、V2O5高、SiO2低、TiO2低、粒度细的特点,其品质优于目前使用的攀精矿。用白马精矿替代攀精矿,可以提铁降硅、增钒降钛,亦可节约价格昂贵的进口矿。使用白马矿后烧结熔点下降,液相量增加,强度提高,烧结矿矿物... 攀枝花白马精矿具有TFe高、V2O5高、SiO2低、TiO2低、粒度细的特点,其品质优于目前使用的攀精矿。用白马精矿替代攀精矿,可以提铁降硅、增钒降钛,亦可节约价格昂贵的进口矿。使用白马矿后烧结熔点下降,液相量增加,强度提高,烧结矿矿物组成与冶金性能均得到改善,烧结性能明显的优于攀精矿。通过对白马矿合理配矿的研究表明,采用20%白马矿替代攀精矿,并以降低进口矿为主而减少富矿粉配比,烧结矿成本最低,性能指标较好,为目前攀钢现场可行的实施方案。采用强化措施与工艺参数优化,可改善富矿粉减少后的烧结性能。在3台烧结机上配加15%白马矿的应用实践表明,降低原料成本显著,高炉冶炼技术指标改善,增铁节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配矿 试验 评价 方案 措施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钒钛矿烧结成品率集成技术
11
作者 蒋大均 雷电 +2 位作者 何木光 宋剑 朱伟 《矿业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51-55,共5页
高钛型钒钛矿烧结由于其特有的矿物与烧结特性,矿物熔点高、烧结液相量少、矿物组成复杂、强度差等特性,成品率长期低于普通矿烧结。为此研发多项强化烧结与抗粉碎抗摔打的技术并应用于实践。在工艺技术改进与优化方面开展了提高料层烧... 高钛型钒钛矿烧结由于其特有的矿物与烧结特性,矿物熔点高、烧结液相量少、矿物组成复杂、强度差等特性,成品率长期低于普通矿烧结。为此研发多项强化烧结与抗粉碎抗摔打的技术并应用于实践。在工艺技术改进与优化方面开展了提高料层烧结、预热烧结、优化配矿、锥形逆流衬板强化混匀与制粒、点火后料面喷吹蒸汽、单辊结构与尺寸优化,降低料层阻力技术;对成品运输系统进行了降低转运落差高度、采用柔性转运技术、改进漏子结构等多项技术改进,减轻了烧结矿冲击、摔打、粉化,改善了烧结矿粒度。钒钛矿烧结提高成品率取得重要技术进展,成品率从74.53%逐年提高到78.51%,五年进步平均达到76.91%,提高了2.16%,技术经济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烧结成品率 工艺技术 转运技术 抗冲击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新2~#烧结机快速达产方法
12
作者 蒋大军 杜斯宏 +1 位作者 何木光 宋剑 《冶金丛刊》 2012年第3期33-37,共5页
为实现攀钢烧结技术升级改造,第2套烧结机(360m2)于2010年12月20日建成投产。针对第1套360m2烧结机投产后长时间不能达产的问题,对新2#机开展了快速达产方法研究,采取了改进设计、跟踪建设质量与安装质量、试车消缺,工艺技术优化等措施... 为实现攀钢烧结技术升级改造,第2套烧结机(360m2)于2010年12月20日建成投产。针对第1套360m2烧结机投产后长时间不能达产的问题,对新2#机开展了快速达产方法研究,采取了改进设计、跟踪建设质量与安装质量、试车消缺,工艺技术优化等措施,投产后第16天全面达到并超过设计水平,实现了快速达产,其技术在国内大型烧结机烧结钒钛磁铁矿精矿达产技术中处于领先水平。投产后第2个月利用系数达到1.322 t/(m2.h),作业率96.13%,比新1#机提前5个月达产,同比增加烧结矿46万吨以上;此后连续稳产高产,第3个月利用系数达到1.378t/(m2.h),作业率9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0M2烧结机 改进设计 快速达产 钒钛磁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