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石墨-炭黑复合电极性能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可龙 伍秋美 +2 位作者 刘素琴 李林德 常志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炭黑和石墨材料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炭黑-石墨的复合材料电极,不仅综合了单纯的石墨和炭黑的优点,而且还完整地出现了钒离子电对V2+/V3+、V3+/VO2+和VO2+/VO2+三对氧化还原峰,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在...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炭黑和石墨材料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炭黑-石墨的复合材料电极,不仅综合了单纯的石墨和炭黑的优点,而且还完整地出现了钒离子电对V2+/V3+、V3+/VO2+和VO2+/VO2+三对氧化还原峰,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在所研究的范围内,较合适的质量配比为:m (石墨)︰m(炭黑)=3︰1。分别计算了各种钒离子电化学反应扩散系数D0,其中VO2+/VO2+电对的还原反应中D0可达到4.44×10-5 cm2·s-1,显示了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炭黑 石墨 复合电极 电极性能 电解液 电池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对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吕正中 胡嵩麟 +3 位作者 罗绚丽 武增华 陈立泉 邱新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采用溶液接枝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质子交换膜PVDF-g-PSSA,测定了PVDF-g-PSSA膜、Nafion 117膜和PE01均相膜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电导率,并分别研究了以这3种膜为隔膜的钒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VDF-g-PSSA膜具有优良的质子电导... 采用溶液接枝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质子交换膜PVDF-g-PSSA,测定了PVDF-g-PSSA膜、Nafion 117膜和PE01均相膜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电导率,并分别研究了以这3种膜为隔膜的钒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VDF-g-PSSA膜具有优良的质子电导率和离子交换能力,室温下其离子交换能力和质子电导率分别为1.13 mmol/g和3.22×10-2S/cm,在不同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以PVDF-g-PSSA膜为隔膜的钒电池的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明显高于Nafion 117膜和PE01均相膜为隔膜的钒电池;PVDF-g-PSSA膜阻钒离子的渗透性能与PE01均相膜基本一致,都明显优于Nafion 117膜的阻钒离子渗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PVDF-g-PSSA质子交换膜 离子交换能力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Ⅰ)电池原理、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顾军 李光强 +1 位作者 许茜 隋智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介绍了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原理和特点 ,指出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蓄电池。将钒电池与Cr Fe、Cd Ni及铅酸蓄电池进行比较 ,其比能量高 ,工作寿命长 ,结构简单 ,能够实现“瞬间再充电” ,用途广泛 ,能进行电网调峰 ,特别适用... 介绍了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原理和特点 ,指出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蓄电池。将钒电池与Cr Fe、Cd Ni及铅酸蓄电池进行比较 ,其比能量高 ,工作寿命长 ,结构简单 ,能够实现“瞬间再充电” ,用途广泛 ,能进行电网调峰 ,特别适用于电动汽车。同时介绍了钒电池的研制发展概况 ,对钒单电池和千瓦级钒电池组的结构进行了描述。我国是钒资源大国 ,开展钒电池的研究特别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电极 隔膜 电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茂斌 李晓兵 +1 位作者 张胜涛 刘联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恒流限压充放电法,研究了充放电电流密度对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容量、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过充条件下的集流体腐蚀情况,初步建立了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稳定有效的充放电模式。理想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为63.8 mA/cm2,... 采用恒流限压充放电法,研究了充放电电流密度对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容量、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过充条件下的集流体腐蚀情况,初步建立了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稳定有效的充放电模式。理想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为63.8 mA/cm2,对应的库仑效率是95.09%,能量效率是70.79%。充电电压上限不能超过1.7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集流体 能量效率 过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进展Ⅱ电池材料的发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顾军 李光强 隋智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 (炭素类和金属类 )、集流板、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以及电解液的制备情况。石墨作电池正极易腐蚀 ,DSA电极可用于钒电池 ,但成本较高 ;石墨毡是一种稳定的电极材料 ,质量轻、成本低 ,... 介绍了国内外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 (炭素类和金属类 )、集流板、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以及电解液的制备情况。石墨作电池正极易腐蚀 ,DSA电极可用于钒电池 ,但成本较高 ;石墨毡是一种稳定的电极材料 ,质量轻、成本低 ,对其进行各种处理可提高电池性能。集流板和电池隔膜材料都制约着钒电池的发展 ,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电解质 电池材料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供液在钒电池储能系统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洪 王奔 +1 位作者 林纯宇 韩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2-1327,共6页
实验以脉冲驱动泵对单个全钒氧化还原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VRB)进行间歇供液。通过改变供液占空比,得到不同工况下的VRB恒流充放电曲线,分析这些充放电曲线可知:1)不同占空比供液时电流效率保持不变;2)占空比1/3供液时,系统相... 实验以脉冲驱动泵对单个全钒氧化还原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VRB)进行间歇供液。通过改变供液占空比,得到不同工况下的VRB恒流充放电曲线,分析这些充放电曲线可知:1)不同占空比供液时电流效率保持不变;2)占空比1/3供液时,系统相对泵损减少超过50%,电压效率和单电池能量效率分别只下降5.1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实验采用间歇供液方式使VRB系统泵损大大降低,同时保持了钒电池的基本性能。根据钒单电池实验结果,和相关资料中系统泵损约占VRB系统放电能量的9%,以此数据作为泵损标准,可推断出将间歇供液方式运用于钒电堆系统时,VRB系统预估输出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供液占空比2/3时,VRB系统输出效率最高,达到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钒氧化还原电池 间歇供液 占空比 系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钒电池储能系统的风电场并网功率控制 被引量:96
7
作者 毕大强 葛宝明 +1 位作者 王文亮 柴建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2-78,共7页
随着风力发电并网容量的增加,风电场功率波动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提高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稳定性,在其出口处增加新型环保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以有效调节并网功率。根据VRB的等效数学模型,分析了VRB荷电状态与端电压之... 随着风力发电并网容量的增加,风电场功率波动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提高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稳定性,在其出口处增加新型环保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以有效调节并网功率。根据VRB的等效数学模型,分析了VRB荷电状态与端电压之间的变化特点,采用一级双向DC/AC变换器作为VRB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器,设计了相应的充放电控制与能量管理策略,并对具有VRB储能单元的风电场并网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风速波动的情况下,采用VRB储能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平滑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波动,并可为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支持,有效地改善了风电场的并网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风电场 功率波动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液流储能电池建模及其平抑风电波动研究 被引量:78
8
作者 李国杰 唐志伟 +1 位作者 聂宏展 谭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5-119,125,共6页
由于风电的随机波动性,大量风电的并网给电网带来了影响,利用储能系统平抑风功率波动的研究变得愈加重要。以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FB)为储能元件研究其风电平抑控制策略,建立反映VRFB充放电特性的仿真模型。以钒... 由于风电的随机波动性,大量风电的并网给电网带来了影响,利用储能系统平抑风功率波动的研究变得愈加重要。以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FB)为储能元件研究其风电平抑控制策略,建立反映VRFB充放电特性的仿真模型。以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效电路为基础,对等效电路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做了分析与简化,建立了反映钒液流电池充放电特性的数学模型。以AC/DC变换器的功率解耦控制为基础,建立了基于VRFB储能系统的平抑风电波动控制策略。以某风场的实测风速数据和1.5MW双馈电机为例,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风力发电 储能系统 平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V)在不同电极上氧化还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乔永莲 许茜 +1 位作者 张杰 翟玉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分别以导电塑料集流板、石墨棒、铂片作工作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稳态极化法研究V(IV)的阳极氧化动力学过程,计算V(IV)在不同材料电极上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以导电塑料板作电极,硫酸氧钒有较宽的水稳定区,且析氧电位较高;在石... 分别以导电塑料集流板、石墨棒、铂片作工作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稳态极化法研究V(IV)的阳极氧化动力学过程,计算V(IV)在不同材料电极上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以导电塑料板作电极,硫酸氧钒有较宽的水稳定区,且析氧电位较高;在石墨电极上,V(V)/V(IV)的交换电流密度较大,表现出较好的可逆性;而在铂电极上,硫酸氧钒更易析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循环伏安 Tafel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电解液及钒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管涛 林茂财 余晴春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5-327,共3页
利用结晶实验和单体电池实验,考察了5种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性能。尿素、草酸铵和乙二醇可抑制三价钒离子的结晶,降低电解液浓度的下降速率;硫酸镁和硫酸钠没有抑制结晶的作用;乙二醇的加入会降低电池的效率与容量。尿... 利用结晶实验和单体电池实验,考察了5种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性能。尿素、草酸铵和乙二醇可抑制三价钒离子的结晶,降低电解液浓度的下降速率;硫酸镁和硫酸钠没有抑制结晶的作用;乙二醇的加入会降低电池的效率与容量。尿素和草酸铵的加入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很小。使用2%尿素和草酸铵添加剂的单体电池,在6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测试初期的电压效率超过85%,电流效率超过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损对全钒液流电池性能和效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严敢 吕玉祥 +2 位作者 马维青 赵晓龙 李泽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47-2649,共3页
建立了一个包括泵功率损耗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模型,通过对全钒液流电池在不同管径和流速下的电池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全钒液流电池泵损的规律。运用仿真软件Fluent模拟仿真半电池在不同流速下的电解液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液压回路结构和... 建立了一个包括泵功率损耗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模型,通过对全钒液流电池在不同管径和流速下的电池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全钒液流电池泵损的规律。运用仿真软件Fluent模拟仿真半电池在不同流速下的电解液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液压回路结构和电解液流速是造成泵损的主要因素,在该电池配置下电解液流量为86 cm3/s的时候可以获得最大电池效率,因此,优化钒电池结构和控制电解液流速,对于提高全钒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和改善电池稳定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泵损耗 流量 电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电池的微电网作为黑启动电源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栋 何鼎 景俊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17-2219,2287,共4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容量的增加,可再生能源对于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力系统也成为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并将面对更多的威胁。为了提高电网在崩溃之后实现黑启动的能力,对含有新型环保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微电网作为黑启...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容量的增加,可再生能源对于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力系统也成为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并将面对更多的威胁。为了提高电网在崩溃之后实现黑启动的能力,对含有新型环保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微电网作为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在大电网遭到不可抗力原因崩溃之后,VRB储能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帮助微电网对电厂等重要负荷实施供电,可以与传统黑启动电源配合,从而缩短黑启动时间,减少相应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启动 储能 微电网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纯V_2O_5制备钒电池电解液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远望 官清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4-325,338,共3页
以高纯V2O5为原料,用SO2还原法制备VOSO4、锌-氨法制备V2(SO4)3,分别作为钒电池正、负极电解液的活性物质。对电解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SO2还原V2O5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制备VOSO4的反应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并对制... 以高纯V2O5为原料,用SO2还原法制备VOSO4、锌-氨法制备V2(SO4)3,分别作为钒电池正、负极电解液的活性物质。对电解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SO2还原V2O5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制备VOSO4的反应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并对制备的电解液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电解液浓度可任意调配;在电流密度为5.0 m A/cm2时,电池的电流效率、电压效率、能量效率分别为94.5%、91.2%和90.1%,满足钒电池电解液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池) 氧化 电解液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条件对钒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孙彦招 刘思 +1 位作者 罗丽娟 曾坤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8-582,共5页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钒电池)用于规模化储能时,需关注流场、电场和电化学场等运行条件对钒电池热效应、传质和电池效率等的影响。着重介绍钒电池运行的热效应、电堆内部及隔膜的传质、运行条件优化方法。详述钒电池运行及隔膜传质研...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钒电池)用于规模化储能时,需关注流场、电场和电化学场等运行条件对钒电池热效应、传质和电池效率等的影响。着重介绍钒电池运行的热效应、电堆内部及隔膜的传质、运行条件优化方法。详述钒电池运行及隔膜传质研究用到的特殊实验方法,含电极分块映射、射线成像和放射离子示踪等,以及多场耦合数值仿真方法。提出运行条件与机械结构相结合、减少假设条件和大功率电堆分析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池) 运行条件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改性石墨毡电极对VO^(2+)/VO_2^+电对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晓刚 黄可龙 +3 位作者 桑商斌 谭宁 刘素琴 陈立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84-1086,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试验研究了电化学氧化改性石墨毡对VO2+/VO+2电对的催化活性,并利用XPS、FT-IR、SEM、BET对改性前后石墨毡碳纤维表面O/C、官能团变化、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化学处理后,石墨毡表面的O/C比例由0... 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试验研究了电化学氧化改性石墨毡对VO2+/VO+2电对的催化活性,并利用XPS、FT-IR、SEM、BET对改性前后石墨毡碳纤维表面O/C、官能团变化、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化学处理后,石墨毡表面的O/C比例由0.085增加至0.15,增加的主要是C OOH官能团。石墨毡碳纤维表面被刻蚀,比表面积有所增大。采用改性的石墨毡作为电极组装的全钒液流电池在50mA/cm2电流密度下,电压效率达75.99%,电流效率达96.79%,经多次循环性能稳定。电极活性的提高归因于碳纤维表面C OOH官能团数目的增加和比表面积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还原电池 液流电池 石墨毡 电化学氧化 碳素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298.15K时硫酸氧钒离子对解离常数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书弟 翟玉春 严川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1-1314,共4页
为优化钒电池电解液配比和设置合理的充放电制度,需弄清自由钒离子活度和离子对的解离常数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了电导法测定在298.15 K时水溶液中VOSO4.3.53H2O(s)的电导率,利用Origin数据拟合求出极限摩尔电导;采用改进的Ostwald稀释... 为优化钒电池电解液配比和设置合理的充放电制度,需弄清自由钒离子活度和离子对的解离常数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了电导法测定在298.15 K时水溶液中VOSO4.3.53H2O(s)的电导率,利用Origin数据拟合求出极限摩尔电导;采用改进的Ostwald稀释定律和改进的Davies方程求解活度系数,进而求得溶液的真实离子强度;采用Fuoss方法求解硫酸氧钒离子对的解离常数.经过数据处理得到298.15 K时硫酸氧钒极限摩尔电导率Λ0为203.2520325 S.dm2.mol-1,硫酸氧钒离子对的解离常数Kd为0.001 961 62,为电池性能有关的热力学性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硫酸氧 电导法 解离常数 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All-vanadium Flow Battery Electrolyte from Waste Catalyst
17
作者 GAO Chong WANG Haibei +2 位作者 HUANG Haihui WANG Weizhen WANG Mengfan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2-1151,共10页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crystal phase,and microstructure on the preparation of V_(2)O_(3)for vanadium flow batteries by reducing ammonium metavanadate extracted fr...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crystal phase,and microstructure on the preparation of V_(2)O_(3)for vanadium flow batteries by reducing ammonium metavanadate extracted from waste catalyst.The optimiz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the CO reduction temperature was set at 575℃,the reduction time was 1 hour,the CO flow rate was 50 mL/min,and furnace cooling was performed subsequently.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samples obtained were predominantly composed of single-phase V_(2)O_(3).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reveals tightly packed grain configurations exhibiting flake-like or block-like morphologies.Significantly,the as-synthesized V_(2)O_(3)demonstrates sufficient purity for fabricating high-performance electrolytes in all-vanadium flow batteries,showing promising electrochemical applic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2)O_(3) carbon monoxide reduction ELECTROLYTE all-vanadium flow batt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型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被引量:61
18
作者 王文亮 葛宝明 毕大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43-48,78,共7页
为提高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在直流侧增加新型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储能装置。设计了相应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在风速变化时,VRB能够通过快速充放电平抑系统发电机输出功率波动以及平衡电网需求功率;在电网电压跌落时,... 为提高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在直流侧增加新型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储能装置。设计了相应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在风速变化时,VRB能够通过快速充放电平抑系统发电机输出功率波动以及平衡电网需求功率;在电网电压跌落时,还可提高低电压穿越能力。对具有储能电池的风力发电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系统在风速变化、电网需求功率变化以及电压跌落时的动态响应过程和运行特性,并给出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直流侧加VRB储能装置,有效地提高了直驱风电系统并网运行性能和低电压穿越能力,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系统 永磁同步发电机 储能电池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3+/V^4+电解液的制备及溶解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崔旭梅 陈孝娥 +3 位作者 王军 赵英涛 李云 凌斌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90-692,共3页
以V2O3和H2SO4为原料,通过煅烧-溶解的方法得到了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电位滴定测试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V3+和V4+离子浓度之比正好为1的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煅烧物料中加入适量的Na2SO4可以提高电解液中... 以V2O3和H2SO4为原料,通过煅烧-溶解的方法得到了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电位滴定测试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V3+和V4+离子浓度之比正好为1的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煅烧物料中加入适量的Na2SO4可以提高电解液中V3+和总钒离子浓度;在电解液中加入硝酸钠可以提高电解液中钒离子的浓度,但它使V3+离子不稳定,而变为V4+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电解液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ing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carbon felt electrode towards redox reactions of vanadium ions by defect engineering 被引量:2
20
作者 XU Jian ZHANG Yi-qiong +8 位作者 ZHU Xiao-bo LONG Ting XU He LOU Xue-chun XU Zhi-zhao FU Hu XIANG Wei-zhe XIE Ming-ming JIA Chuan-k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2956-2967,共12页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VRFBs)ar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owing to their safety,efficiency,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However,the commercial viability of VRFBs is still hindered by the ...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VRFBs)ar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owing to their safety,efficiency,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However,the commercial viability of VRFBs is still hindered by the low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available carbon-based electrodes.Defect engineering is a powerful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redox catalytic activity of carbon-based electrodes for VRFBs.In this paper,uniform carbon defects are introduced on the surfaces of carbon felt(CF)electrode by Ar plasma etching.Together with a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the Ar plasma treated CF offers additional catalytic sites,allowing faster and more reversible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of vanadium ions.As a result,the VRFB using plasma treated electrode shows a power density of 1018.3 mW/cm^(2),an energy efficiency(EE)of 84.5%,and the EE remains stable over 100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 carbon felt defect engineering plasma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