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钒基储氢电极合金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云峰 刘永锋 +4 位作者 李锐 李寿权 潘洪革 雷永泉 王启东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89-91,共3页
研究了钛钒基储氢电极合金(Ti0.8Zr0.2)(V0.533Mn0.107Cr0.16Ni0.2)(x=5,6,7)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合金主要由六方结构的C14型Laves相和体心立方(BCC)结构的钒基固溶体相所组成。C14型Laves相及钒基固溶体相的晶... 研究了钛钒基储氢电极合金(Ti0.8Zr0.2)(V0.533Mn0.107Cr0.16Ni0.2)(x=5,6,7)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合金主要由六方结构的C14型Laves相和体心立方(BCC)结构的钒基固溶体相所组成。C14型Laves相及钒基固溶体相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均随着化学计量比x增加而减小。电化学测试表明当化学计量比由x=5增大到x=7时合金放电容量由394.6mAh/g下降到327.8mAh/g,活化次数略有增加,但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放电能力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电极合金 C14型Laves相 固溶体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氧化物及金属钒酸盐在化学储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关尹宁 高肖汉 +4 位作者 张晓帆 李霞 柯越 张雅琦 吕雪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071,共11页
钒氧化物具有多变的配位数和氧化态、较低的成本、丰富的资源等优点,作为典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具有良好的锂离子存储能力和较强的循环能力。钒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表现出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率和优良... 钒氧化物具有多变的配位数和氧化态、较低的成本、丰富的资源等优点,作为典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具有良好的锂离子存储能力和较强的循环能力。钒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表现出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率和优良的循环周期等特性,是一种理想的储能材料,而金属钒酸盐显示出良好的可逆性和循环性。构筑合理纳米结构是获得电化学性能优异钒氧化物电极材料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电极材料放电/充电效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综述了钒氧化物和金属钒酸盐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以及钒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结构、制备条件对钒氧化物及金属钒酸盐性能的影响,展望了钒氧化物及金属钒酸盐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 氧化物 金属酸盐 电化学性能 化学储能 钒基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掺杂钒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
3
作者 高云 植传威 +1 位作者 刘峂欣 吕丽萍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9,共13页
通过两步微波和离子交换的方法得到一种直径约为1.5μm的微球形貌铜离子掺杂钒基配位聚合物(V-Cu-HHTP).聚合物中部分取代的Cu^(2+)提高了配位聚合物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并提供V、Cu的协同效应,在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表现出良好... 通过两步微波和离子交换的方法得到一种直径约为1.5μm的微球形貌铜离子掺杂钒基配位聚合物(V-Cu-HHTP).聚合物中部分取代的Cu^(2+)提高了配位聚合物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并提供V、Cu的协同效应,在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V-Cu-HHTP表现出287 F·g^(-1)的比容量,在10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3000圈后,V-Cu-HHTP的电容保持率仍有98.6%,比相同测试条件下未掺杂的VHHTP电极表现优异(比容量为227 F·g^(-1),电容保持率为94.2%).选取V-Cu-HHTP作为正极,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作为负极,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V-Cu-HHTP//AC,电压窗口达到1.6 V.V-Cu-HHTP//AC在功率密度为795.0 W·Kg^(-1)时,最大能量密度为44.1 Wh·Kg^(-1),优于许多钒基超级电容器.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双金属配位聚合物的设计为体系提供了优异的协同效应,提高了结构稳定性;Cu离子掺杂提高了导电性;V-Cu-HHTP的多孔特征为体系暴露更多活性位点,提供优异的双电层电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配位聚合物 钒基电极 铜离子掺杂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