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花添纱针织应变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钰晶 龙海如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895,共7页
与现有的提花添纱针织应变传感器的制备与电压加载方式不同,本文自主设计并在电脑横机上制备了一种基于嵌花添纱结构的新型针织应变传感器,其添纱结构可通过双导纱器编织实现。测试了16种不同导电线圈横列数与纵行数的传感器试样的静态... 与现有的提花添纱针织应变传感器的制备与电压加载方式不同,本文自主设计并在电脑横机上制备了一种基于嵌花添纱结构的新型针织应变传感器,其添纱结构可通过双导纱器编织实现。测试了16种不同导电线圈横列数与纵行数的传感器试样的静态松弛电阻及不同拉伸方向的力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使用中需以纵行方向为应变主轴,且在此情形下可通过增加导电线圈横列数并减小纵行数的方式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性。含有最多导电线圈横列数和最少导电线圈纵行数的传感器试样呈现出最优异的性能,且在不同最大应变下的重现性良好。嵌花添纱针织应变传感器的可测最大应变为88.03%,灵敏系数范围为2.48~182.07,均高于提花添纱针织应变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应变传感器 嵌花添纱工艺 灵敏系数 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棉与黏胶针织物应变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张静 龙海如 张佩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38,共6页
为系统探究碳化针织物柔性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对棉与黏胶针织物进行碳化处理使其成为导电材料,再与热塑性聚氨酯薄膜进行复合,制得6种柔性应变传感器。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传感器的拉伸方向、纤维材料及碳化后织物组织结构和密度对传... 为系统探究碳化针织物柔性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对棉与黏胶针织物进行碳化处理使其成为导电材料,再与热塑性聚氨酯薄膜进行复合,制得6种柔性应变传感器。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传感器的拉伸方向、纤维材料及碳化后织物组织结构和密度对传感器的灵敏系数、重现性等传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横列方向拉伸时传感器的传感性能优于沿纵行方向拉伸;以棉纤维为原料制备的应变传感器的综合传感性能优于黏胶;棉纬平针织物应变传感器的综合传感性能最佳,1×1罗纹织物次之,双罗纹织物最差;织物密度越小,传感器的传感性能越好。该研究对应变传感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应变传感器 碳化棉 碳化黏胶 灵敏系数 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传感式智能手套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欣宇 殷霞 +3 位作者 高守武 周传利 陈富星 田明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为开发一种用于手势识别的全织物智能数据手套,利用嵌花添纱技术和针织全成形技术,将柔性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无缝引入到手套的手指关节部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气性分析仪和传感性能参数分析仪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针织应变传感器... 为开发一种用于手势识别的全织物智能数据手套,利用嵌花添纱技术和针织全成形技术,将柔性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无缝引入到手套的手指关节部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气性分析仪和传感性能参数分析仪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针织应变传感器在30%应变内的灵敏系数范围为13~90,响应时间低于50 ms,且在8000次循环拉伸后仍保持较为稳定的电阻,表现出良好的传感性能。制备的针织全成形应变传感手套能够准确实时捕捉手部运动数据,同时还保留了常规织物手套所具有的良好透气性和穿戴舒适性。辅以机器学习,该智能传感手套可有效实现手势识别,可用于手部功能训练和人机交互等场景,在康复医疗和休闲娱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应变传感器 嵌花添纱 全成形传感手套 手势识别 手部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