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附剂针对性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油茶果中5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8
1
作者 沈丹玉 袁新跃 +7 位作者 王蕤 王若辉 郑悦雯 吴书天 刘毅华 莫润宏 钟冬莲 汤富彬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4-325,I0005,共13页
建立了针对性净化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油茶果不同部位中16种多环芳烃、18种多氯联苯和21种有机氯共5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油茶籽仁、油茶外种皮和油茶壳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离心分层后,分别向提取液... 建立了针对性净化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油茶果不同部位中16种多环芳烃、18种多氯联苯和21种有机氯共5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油茶籽仁、油茶外种皮和油茶壳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离心分层后,分别向提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和PSA、C18、Florisil、Si、SCX、NANO Carb与Pesticarb等7种吸附剂进行多管漩涡振荡分散固相净化比较,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5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20~1000μ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5~65.50μg/kg,定量限为0.84~218.34μg/kg,加标回收率为69.1%~138.2%。应用本方法检测来自湖南、江西和浙江共54份油茶的POPs,从油茶籽仁检出萘、狄氏剂、芴、毒杀芬、菲、α-六六六和苊萘嵌戊烷(4.36~566.26μg/kg);外种皮检出萘、芴、菲、毒杀芬、α-六六六和苊萘嵌戊烷(3.62~1109.43μg/kg);油茶壳检出萘、毒杀芬、芴和菲(5.13~703.57μg/kg)。该方法适用于油茶果不同部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对其他油料作物的POPs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净化 油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