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氏益胃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海涛 张晓明 +2 位作者 郭婷婷 鄢雪辉 利小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胡氏益胃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10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医组,给予对照组患者(52例)西药(呋喃... 目的观察胡氏益胃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10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医组,给予对照组患者(52例)西药(呋喃唑酮片、西沙比利片)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胡氏益胃汤以及针刺疗法治疗,研究过程中中医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各组患者临床数据情况: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脘痞闷及反酸嗳气、腹痛胀满)变化及胃镜指标(肠化程度、胃黏膜特征以及胃萎缩程度)评分变化、血清胃肠激素指标(胃动力素以及生长抑制素胃泌素)变化、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变化、T淋巴细胞(Human lymphocyte CD_(4)^(+),human lymphocyte CD_(8)^(+)、CD_(4)^(+)/CD_(8)^(+))变化、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脘痞闷及反酸嗳气、腹痛胀满)、胃镜指标(肠化程度、胃黏膜特征以及胃萎缩程度)评分、血清胃肠激素指标(胃动力素以及生长抑制素、胃泌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6、IL-8及TNF-α)、HP阳性率、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脘痞闷及反酸嗳气、腹痛胀满)及胃镜指标(肠化程度、胃黏膜特征以及胃萎缩程度)评分、胃泌素水平、IL-6、IL-8及TNF-α水平、HP阳性率、CD_(8)^(+)指标均下降,胃动力素以及生长抑制素水平、CD_(4)^(+)、CD_(4)^(+)/CD_(8)^(+)指标均上升,中医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上升及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中医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胡氏益胃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HP阳性率,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针刺疗法 胡氏益胃汤 疗效 免疫功能 幽门螺杆菌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刺纳阳针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分别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尿失禁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钰婉 郭新娥 +4 位作者 韩凝 徐子璨 于东梅 侯佳楠 陈青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深刺纳阳针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分别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并发尿失禁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诊治的138例老年CIS并发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深刺纳阳针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分别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并发尿失禁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诊治的138例老年CIS并发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9例(深刺纳阳针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69例(常规针刺疗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排尿日记指标、尿流动力学、尿失禁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单次尿量、排尿间隔时间高于对照组,48 h排尿次数、48 h漏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膀胱最大容量高于对照组,最大逼尿肌压、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纳阳针法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CIS并发尿失禁的疗效显著,且优于常规针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排尿症状、尿流动力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纳阳 常规针刺疗法 生物反馈电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析训练法结合醒神益智针刺疗法促进儿童孤独症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郭会敏 冯士梅 纪伦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0-223,共4页
目的观察行为分析训练法(ABA)结合醒神益智针刺疗法促进儿童孤独症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共计86例儿童孤独症(2021年3月—2022年11月收治)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ABA训练法治疗... 目的观察行为分析训练法(ABA)结合醒神益智针刺疗法促进儿童孤独症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共计86例儿童孤独症(2021年3月—2022年11月收治)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ABA训练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ABA训练法治疗基础上结合醒神益智针刺疗法治疗,各组数据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纳食欠佳等)变化、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时间与语言表达能力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评分变化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分变化、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分变化、患儿治疗前后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及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ocial life ability scale,SM)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 activator,t-P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74%),P<0.05;观察组患儿运动能力改善时间与语言表达能力好转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P<0.05;治疗前各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纳食欠佳等)、ATEC评分及CARS评分、ABC评分及DQ评分、SM评分、PAI-1及t-PA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纳食欠佳等)、ATEC评分及CARS评分、ABC评分及DQ评分、SM评分、PAI-1及t-PA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纳食欠佳等)、ATEC评分及CARS评分、ABC评分及DQ评分、SM评分、PAI-1及t-P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ABA训练法结合醒神益智针刺疗法可较好促进儿童孤独症康复,患儿治疗效果佳,症状改善,发育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行为分析训练法(ABA) 醒神益智针刺疗法 中医证候积分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谿谷”理论探讨骨质疏松症的针刺疗法
4
作者 江杨 李艺文 陈丽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9-1652,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可归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其发病率日益升高,随着病程进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致残。针刺疗法在改善OP患者疼痛症状、提高骨密度、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独到优势。笔者从“谿...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可归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其发病率日益升高,随着病程进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致残。针刺疗法在改善OP患者疼痛症状、提高骨密度、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独到优势。笔者从“谿谷”理论出发,通过梳理“谿谷”功能以阐明OP的发病机制,结合“谿谷”的经络联系,进而阐述“谿谷”理论对于针刺治疗OP的指导意义,以期拓展OP针刺疗法的理论基础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谿谷 骨质疏松症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1
5
作者 林强 陈安亮 +7 位作者 程凯 俞长君 周奕戈 王晓菊 杨婷 袁冰 李雪萍 毕海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8-901,90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康复组与常规康复组。常规康复组接...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康复组与常规康复组。常规康复组接受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针刺康复组在接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还接受4周的针刺治疗。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①经过4周康复干预,针刺康复组FMA较常规康复组显著提高(P<0.05),但BBS和BI与常规康复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经过4周康复干预,针刺康复组急性期亚组的FMA和BI较常规康复组急性期亚组显著升高(P<0.05),而BBS在两个急性期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经过4周康复干预,FMA、BBS和BI在两个恢复期亚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而在脑卒中急性期进行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京伟 谢欲晓 +3 位作者 孙启良 白伟 于建波 谷世喆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ADL、QOL的影响,以及早期针刺介入是否可行。方法: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29例)和单纯康复组(28例)。针刺康复组在Bobath疗法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改善的情况,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ADL、QOL的影响,以及早期针刺介入是否可行。方法: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29例)和单纯康复组(28例)。针刺康复组在Bobath疗法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改善的情况,观察两组继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对比两组的QOL。结果:治疗后,针刺康复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单纯康复组(P<0.05),ADL能力改善也略优于单纯康复组。两组间痉挛级别分布和肌痉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针刺康复组的痛肩发生率低于单纯康复组(P<0.05),但两组间肩手综合征和足下垂或足内翻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与早期康复的叠加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质量 运动功能 针刺疗法 早期康复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医针刺疗法治疗头风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巧玲 徐向东 +7 位作者 鄢连和 袁彬 兰丽康 章振永 叶亚云 黄秋云 傅志辉 黄健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0-532,共3页
目的:评价畲医针刺疗法治疗头风痧的疗效,验证其有效性及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畲医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两组均以10天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间隔5天,观察治疗前后头痛积分及VAS... 目的:评价畲医针刺疗法治疗头风痧的疗效,验证其有效性及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畲医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两组均以10天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间隔5天,观察治疗前后头痛积分及VAS变化情况,评价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1.16%,对照组70.31%,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71.01%,对照组62.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畲医针刺疗法治疗头风痧有明确疗效,近期、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是治疗头风痧的有效疗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医学 针刺疗法 头风痧 偏头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辅助治疗难治性失眠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罗建武 曾德志 +1 位作者 王兵华 周益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23-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辅助治疗难治性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难治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劳拉西泮+多塞平+中药解郁安神颗粒口服,设置相同的心理治疗,观察组另增加针刺治疗,观察8周。用匹茨...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辅助治疗难治性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难治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劳拉西泮+多塞平+中药解郁安神颗粒口服,设置相同的心理治疗,观察组另增加针刺治疗,观察8周。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第4、8周末,观察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第4周末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刺疗法对难治性失眠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难治性失眠症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针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诚宏 慈鸿飞 王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456,共2页
下肢末梢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下肢发凉或畏寒,即人们俗称的“老寒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临床症状。银质针疗法是将针刺作用和温热作用相结合,具有普通针刺所不具有的止痛功效,并且还具有止痛迅速、副作用小及操作简便等... 下肢末梢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下肢发凉或畏寒,即人们俗称的“老寒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临床症状。银质针疗法是将针刺作用和温热作用相结合,具有普通针刺所不具有的止痛功效,并且还具有止痛迅速、副作用小及操作简便等特点。我们采用银质针针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肌肉松解治疗,观察下肢微循环的改善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肢微循环 银质疗法 针刺疗法 末梢循环障碍 止痛功效 “老寒腿” 下肢发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康复训练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覃伟 李仕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康复训练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方法:11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康复训练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方法:11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患者(57例)则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及干预3、7 d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VAS)、干预前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干预后14、28、56 d患者X线骨痂评分、患者并发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功能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有效率(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87.7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VAS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3、7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4、28、56 d观察组患者X线骨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7.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功能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康复训练可较好促进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术后患者疼痛轻、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好,X线显示患者骨痂评分高,术后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且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术后康复 针刺疗法 中药熏蒸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改善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金建华 王浙东 +1 位作者 李岩 汤继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治疗共济失调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40例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衡功能相...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治疗共济失调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40例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衡功能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有效提高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共济失调 平衡功能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在常见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翔 张喜平 +1 位作者 欧敬民 程琪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2078-2081,共4页
针刺疗法目前在治疗乳腺疾病中使用较为广泛,尤其在乳腺增生病和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止痛快、疗程短的优势,且针对乳腺癌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亦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对相关临床报道总结,以丰富乳腺疾病临床治疗手段,提... 针刺疗法目前在治疗乳腺疾病中使用较为广泛,尤其在乳腺增生病和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止痛快、疗程短的优势,且针对乳腺癌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亦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对相关临床报道总结,以丰富乳腺疾病临床治疗手段,提高最终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乳腺增生病 急性乳腺炎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潮热短期和中期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静 高岑 +2 位作者 陈欢 查小明 张朝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33-1539,共7页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针刺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潮热短期和中期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6月30日以前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针刺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潮热的临床试验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文章进行...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针刺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潮热短期和中期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6月30日以前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针刺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潮热的临床试验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文章进行质量评分,利用Revman5.3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异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治疗3个月(SMD:-0.36,95%CI:-0.61~-0.10)和6个月(SMD:-0.41,95%CI:-0.64~-0.18)的随访结果都表明针刺组患者的潮热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0 5)。结论:在研究设计较完善的临床研究中,针刺对于乳腺癌术后潮热症状改善的短期和中期效果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潮热 针刺疗法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运动终板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佟帅 王胜 +1 位作者 孙忠人 刘建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3-534,共2页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后,通过对针刺后运动终板(MEP)组织形态变化的观察,探讨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按照每批30只,共分五个时间点进行造模后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模型组,于最后一批造模并针刺治疗3d后将...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后,通过对针刺后运动终板(MEP)组织形态变化的观察,探讨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按照每批30只,共分五个时间点进行造模后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模型组,于最后一批造模并针刺治疗3d后将全部大鼠处死取材。将术后及针刺治疗3d、7d、14d、21d、28d各组腓肠肌运动终板进行电镜观察,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结果:术后3d各组运动终板形态上无明显区别;术后7d,模型组运动终板电镜下观察微观形态的变化较电针组及手针组明显,电针组及手针组仍维持一定程度的正常结构;术后14—28d,各组运动终板开始恢复,电针组恢复较快,至28d时已基本恢复如常,手针组的微观结构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别,但嵴排列上相对紊乱。模型对照组也明显恢复,但微观结构及突触后膜形态的恢复较电针组和手针组差。结论:针刺治疗可以在周围神经损伤后改善MEP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运动终板 周围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诊疗文献的针刺疗法治疗肥胖症选穴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秀刚 彭锦 +1 位作者 雷蕾 杜立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分析针刺疗法治疗肥胖症的选穴特点。方法:依据研究目的,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共纳入有效文献242篇,采用人工方式从中医临床治疗文献中收集与疾病证候、症状、主穴、配穴相关信息,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分析方法进... 目的:分析针刺疗法治疗肥胖症的选穴特点。方法:依据研究目的,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共纳入有效文献242篇,采用人工方式从中医临床治疗文献中收集与疾病证候、症状、主穴、配穴相关信息,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分析方法进行针刺选穴特点研究。结果:筛选出临床治疗肥胖症腧穴148个,并对其归经、部位进行了排序,确定了前二十位常用高频腧穴,并对特定穴进行分类筛选排序;通过关联规则方法,挖掘出天枢、足三里、中脘、三阴交、丰隆、曲池、关元、水分、气海、阴陵泉等高频关联腧穴。结论:对针刺治疗肥胖症所选腧穴的归经、部位、特定穴归属等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并结合关联规则方法,初步确定天枢、足三里、中脘、三阴交、丰隆为针刺治疗肥胖症的核心腧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针刺疗法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京伟 谢欲晓 于建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卒中 康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联合咀嚼肌扳机点深压按摩对颞颌关节综合征患者疼痛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丽萍 沈晓敏 +2 位作者 傅晓燕 郭宇星 杭方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7-349,共3页
颞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又称颞下颌关节或颅颌关节,由下颌头、颞骨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组成,TMJ不仅是对称性关节,同时又是独特的联动关节,因此,其运动有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之分,两种运动的形式各不相同,对TMJ的结构和咀嚼肌... 颞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又称颞下颌关节或颅颌关节,由下颌头、颞骨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组成,TMJ不仅是对称性关节,同时又是独特的联动关节,因此,其运动有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之分,两种运动的形式各不相同,对TMJ的结构和咀嚼肌等功能的要求亦有区别,提示了TMJ拥有与其他关节不同的复杂性,这一特点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咀嚼系统(masticatory system,MS)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特征的复杂性,原因在于组成TMJ的骨骼以及周围附着的肌肉、韧带等几乎全部参与MS的构成,因此,咀嚼肌功能的正常与否是引发颞颌关节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joint syndrome,TMJs,ICD-10:K07.602)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综合征 张口受限 关节结节 扳机点 功能解剖 咀嚼系统 生物力学特征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亚光 宋思钰 +2 位作者 孙小惠 韩延华 朱小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298-2304,2308,共8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究针刺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构建EMs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究针刺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构建EMs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12只。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1次/d,连续治疗28 d,对照组和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大鼠内膜组织病理形态;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观察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PI3K、AKT、mTOR、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异位组织有明显异位增生和炎症介质浸润,PI3K、AKT、mTOR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治疗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异位组织中,细胞增殖和炎症介质浸润明显缓解,PI3K、AKT、mTOR、Bcl-2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均降低,而Caspase-3、Bax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加速异位病灶组织中的细胞凋亡,这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相关凋亡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针刺疗法 细胞凋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异位增生 胱天蛋白酶-3 Bcl-2相关X蛋白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针刺疗法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亚楠 陈益清 +1 位作者 顾英杰 周兰姝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2期3959-3961,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JBI)、MEDLINE(1966年—2012年)、EMbase(1989年—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60年—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JBI)、MEDLINE(1966年—2012年)、EMbase(1989年—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60年—2012年)、CNKI(1912年—2011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1年)、万方学位论文库、万方会议论文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RCT试验。由2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各研究均显示针刺疗法比传统疗法的有效率高。[结论]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病人康复过程中发挥着较好的作用,具有易操作、疗效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顽固性呃逆 针刺疗法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晓玲 韦宛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426-429,共4页
对近年来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机理研究、临床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从针刺疗法机制、普通针刺、电针治疗、针药结合、穴位埋线及其他疗法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研究进展,展现了针刺... 对近年来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机理研究、临床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从针刺疗法机制、普通针刺、电针治疗、针药结合、穴位埋线及其他疗法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研究进展,展现了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势及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针刺疗法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