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作用四大规律的统一与现代针灸学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7-68,73,共3页
探求事物的内在联系或内在统一性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目标。针刺作用的四大规律:针刺作用的双向调节规律、针刺手法作用的基本规律、针刺时间作用的基本规律、针刺作用的时效规律,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但这四大作用规律在"机... 探求事物的内在联系或内在统一性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目标。针刺作用的四大规律:针刺作用的双向调节规律、针刺手法作用的基本规律、针刺时间作用的基本规律、针刺作用的时效规律,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但这四大作用规律在"机能状态"这个基本环节获得了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作用规律 统一性 现代灸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单穴 多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止痛作用时效规律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少宗 张秉芬 王黎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04-2005,共2页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十七椎单穴组、针刺十七椎等多穴组,均留针3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进针5、10、20、30min及起针后30、60、120min的VAS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后,两组的止痛作用迅速...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十七椎单穴组、针刺十七椎等多穴组,均留针3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进针5、10、20、30min及起针后30、60、120min的VAS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后,两组的止痛作用迅速产生,留针30min内,两组患者的止痛作用均持续加强,直至起针;进针20min时多个穴位组的即时止痛作用明显优于针刺单穴组(P<0.05),这一差别在起针后不久又逐步缩小。结论:单刺十七椎、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有明显的即时止痛作用,且两组针刺作用的时效规律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针刺多个穴位组的即时止痛作用在多个时点明显优于针刺十七椎单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作用时效规律 作用时效关系 时间 的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不同穴位对中重度痛经患者止痛作用时效规律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少宗 卜彦青 郭珊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单穴和多穴治疗中度、重度痛经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方法: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每组各观察57人次,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每组各观察15人次。均留针3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30 min... 目的:比较针刺单穴和多穴治疗中度、重度痛经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方法: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每组各观察57人次,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每组各观察15人次。均留针3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VAS读值。结果:针刺后,各组的止痛作用迅速产生,留针30min内,各组患者的止痛作用均持续加强,针刺止痛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各组P<0.01);两组中度疼痛患者、两组重度疼痛患者针刺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二者的交互效应P>0.05);针刺单穴组的止痛效应不及多穴组(综合指标均P<0.05)。结论:单刺十七椎、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有明显的即时止痛作用,且两组中度疼痛患者、两组重度疼痛患者针刺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针刺多个穴位组的即时止痛作用在多个时点明显优于针刺十七椎单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原发性痛经 重度原发性痛经 作用时效规律 作用时效关系 时间 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不同穴位对轻度原发性痛经患者止痛作用时效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少宗 李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78-1880,共3页
目的:比较针刺单穴、多穴治疗轻度痛经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为针刺单穴、多穴治疗本病确定最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符合原发性痛经纳入标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一组为单刺十七椎、另一组为针刺十七椎... 目的:比较针刺单穴、多穴治疗轻度痛经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为针刺单穴、多穴治疗本病确定最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符合原发性痛经纳入标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一组为单刺十七椎、另一组为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每组轻度疼痛患者各观察45人次。均留针30分钟,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进针5min、10min、20min、30min及起针后30min、60min、120min的VAS读值。结果:针刺后,两组的止痛作用迅速产生,留针30分钟内,两组患者的止痛作用均持续加强,直至起针;进针5min时多个穴位组的即时止痛作用明显优于针刺单穴组(P<0.05),这种差别一直维持到起针后2小时。起针后30min左右针刺止痛作用减退到极点。结论:单刺十七椎、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对轻度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有明显的即时止痛作用,且两组针刺作用的时效规律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针刺多个穴位组的即时止痛作用在多个时点明显优于针刺十七椎单穴组;无论单刺十七椎、还是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留针时间不易短于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原发性痛经 作用时效规律 作用时效关系 时间 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针刺对痛经止痛作用时效规律探讨不同留针时间的效能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少宗 郭珊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034-2035,共2页
目的:从针刺作用时效规律探讨不同留针时间内针刺作用的效能。方法:将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单穴针刺粗、多穴针刺组。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记录每个患者针刺前即时及针刺后多个时点的疼痛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从针刺作用时效规律探讨不同留针时间内针刺作用的效能。方法:将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单穴针刺粗、多穴针刺组。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记录每个患者针刺前即时及针刺后多个时点的疼痛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针刺作用时效规律。结果:两组痛经患者在不同留针期内针刺作用的效能是不同的,留针后期针刺效能均呈减弱趋势。结论:针刺作用的强度或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留针时间越长针刺作用越好,但对于重度痛经患者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利于获取最佳止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时效规律 作用时效关系 最佳留时间 作用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针刺对痛经止痛作用时效规律看针刺作用的效能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少宗 郭珊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540-54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留针时间内针刺作用的效能。方法:将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单穴针刺组、多穴针刺组。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记录每个患者针刺前即时及针刺后多个时点的疼痛指数,根据针刺作用时效规律比较两组患者针... 目的:探讨不同留针时间内针刺作用的效能。方法:将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单穴针刺组、多穴针刺组。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记录每个患者针刺前即时及针刺后多个时点的疼痛指数,根据针刺作用时效规律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效能的变化特点。结果:两组痛经患者在留针期内不同时段的针刺作用的效能是不同的,留针后期针刺效能均呈减弱趋势。结论:针刺作用的强度或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留针时间越长针刺效能越高,但对于重度痛经患者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利于获取最佳止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时效规律 作用时效关系 最佳留时间 作用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刺十七椎与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即时止痛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少宗 李艳梅 +2 位作者 翟华普 曲延 高树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55-1356,共2页
进一步比较了留针30min内,单刺十七椎、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时止痛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单刺十七椎组、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组,均留针3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进针5min、10... 进一步比较了留针30min内,单刺十七椎、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时止痛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单刺十七椎组、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组,均留针3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进针5min、10min、20min、30min的VAS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后,两组的止痛作用迅速产生,进针5min后即有明显作用(P<0.05);留针30min内,两组患者的止痛作用均持续加强,直至起针;进针20min时多个穴位组的即时止痛作用明显优于单刺十七椎(P<0.05),并持续到起针。结论:单刺十七椎、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有明显的即时止痛作用,并且两组患者在留针30min内的VAS读值变化趋势相同,但留针后期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的即时止痛作用明显优于针刺单穴组。提示:恰当配穴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针刺作用规律 即时止痛作用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期门、阳陵泉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时效规律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魏凌波 杜帅 陈少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264-1265,共2页
目的:比较针刺期门与期门配阳陵泉穴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两组穴位(期门和期门配阳陵泉)的针刺,并通过B超下监测针刺后胆囊体积的变化,描记出针刺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针刺两穴位... 目的:比较针刺期门与期门配阳陵泉穴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两组穴位(期门和期门配阳陵泉)的针刺,并通过B超下监测针刺后胆囊体积的变化,描记出针刺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针刺两穴位组20 min之后,胆囊均出现明显的舒缩性变化。两组间时间效应与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时,留针时间以50 min为宜,并且期门与阳陵泉穴在调节胆囊动力方面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低张力胆囊 疗法 胆囊动力学 作用时效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巳时申时电针对女性单纯性肥胖胰岛素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少宗 宋立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索针刺调节作用的规律。方法:28例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为观察对象,电针主穴为减肥穴、梁丘。每天电针1次,每次30min,每周电针5次,连续电针4周。14例巳时内电针、14例申时内电针。分析电针前后胰岛素的变化幅度与其针前水平的... 目的:探索针刺调节作用的规律。方法:28例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为观察对象,电针主穴为减肥穴、梁丘。每天电针1次,每次30min,每周电针5次,连续电针4周。14例巳时内电针、14例申时内电针。分析电针前后胰岛素的变化幅度与其针前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电针治疗4周后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其下降的幅度与针刺之前胰岛素的基础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直线数量关系(相关系数r=0.771>r0.01(26)、P<0.01)。结论:再次从数量关系角度证实了针刺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疗法 胰岛素 针刺作用规律 机能状态 直线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针灸学的创新和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5,共3页
建立和完善现代针灸学体系是针灸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针灸学的创新基点首先应立足于探索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的相关规律,主要包括:(1)应当重视腧穴作用的基本规律与取穴组方规律的研究;(2)应当重视针刺作用的基本规律... 建立和完善现代针灸学体系是针灸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针灸学的创新基点首先应立足于探索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的相关规律,主要包括:(1)应当重视腧穴作用的基本规律与取穴组方规律的研究;(2)应当重视针刺作用的基本规律与针刺治疗方案中的关键共性因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作用规律 取穴组方规律 针刺作用规律 作用时效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科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看针灸学的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0,共2页
经络学说作为传统针灸学的核心内容没有任何实质性发展。经络学说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认识并没有获得任何质的深化。但传统针灸学内经验一类的从属性内容获得了极大丰富。现代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作为针灸学核心创新的标志,其发... 经络学说作为传统针灸学的核心内容没有任何实质性发展。经络学说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认识并没有获得任何质的深化。但传统针灸学内经验一类的从属性内容获得了极大丰富。现代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作为针灸学核心创新的标志,其发展和完善依然任重道远。针灸学必须要有可靠的技术和科学的指导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灸学 现代灸学 针刺作用规律 科学理论 学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