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 被引量:64
1
作者 秦谊 李峰 +3 位作者 刘清国 王常海 覃蔚岚 郭长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97-398,共2页
针刀松解法临床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基于其提出的"动态平衡"理论,认为针刀松解法可以通过改变关节周围力学平衡的失调,恢复正常关节应力状态,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修复组织结构,从而达到其治... 针刀松解法临床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基于其提出的"动态平衡"理论,认为针刀松解法可以通过改变关节周围力学平衡的失调,恢复正常关节应力状态,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修复组织结构,从而达到其治疗效果。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提出了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刀松解法 机理 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应力刺激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曾贵刚 张秀芬 +3 位作者 权伍成 覃蔚岚 符永鋆 刘清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从良性应力刺激角度并结合临床症状,探讨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及方法。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1例,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其中针刀组24例,电针组17例。用步态分析仪观察治疗前后的应力刺激(时间积分),并同时记录相... 目的:从良性应力刺激角度并结合临床症状,探讨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及方法。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1例,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其中针刀组24例,电针组17例。用步态分析仪观察治疗前后的应力刺激(时间积分),并同时记录相应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膝关节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针刀组改善患肢疼痛VAS评分也非常显著地低于电针组(P<0.01)。随着疼痛的减少,针刀组较电针组能非常显著的增加患肢的应力刺激,同时降低健侧过大的应力刺激(P<0.01);同时,针刀组JOA总分治疗后显著高于电针组,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刀松解法可以通过松解局部挛缩、粘连的病变软组织缓解疼痛,达到增加患肢良性应力刺激的作用,进而恢复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促进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最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刀松解法 步态分析 JOA评分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大鼠丘脑及下丘脑β-EP受体含量变化及针刀松解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钟鼎文 郭长青 +6 位作者 嵇波 陈幼楠 金燕 刘清国 郭孟玮 陈占禄 朱汉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松解法干预后丘脑及下丘脑β-EP受体含量的变化并与电针干预相比较,探讨针刀松解在脑内的镇痛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将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mol/L半胱氨酸溶液按1∶1...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松解法干预后丘脑及下丘脑β-EP受体含量的变化并与电针干预相比较,探讨针刀松解在脑内的镇痛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将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mol/L半胱氨酸溶液按1∶1混合静置0.5h后分别于造模第1、4、7天注射于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大鼠左膝关节腔,每次20μL。4周后针刀组和电针组给予相应治疗。治疗3周后大鼠断头处死,取出脑组织,分别测定丘脑、下丘脑的β-EP受体含量及其亲和常数。结果:在丘脑及下丘脑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的β-EP R1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在丘脑三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无论在丘脑或是下丘脑,β-EP R2含量的变化都不十分明显,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亲和常数方面膝骨关节炎形成过程中β-EP受体亲和常数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在丘脑,模型组β-EP R1及β-EP R2亲和常数的变化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下丘脑水平β-EPR1的变化趋势较β-EP R2明显,模型组β-EP R1的亲和常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针刀松解或电针干预后模型大鼠的β-EP受体亲和常数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空白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对膝骨关节炎大鼠丘脑及下丘脑β-EP受体含量无明显的影响。在膝骨关节炎的形成过程中痛刺激使得β-EP受体的亲和力升高,这有利于镇痛作用的发挥。针刀松解法一方面通过局部作用降低了痛刺激信号向中枢的传入,另一方面维持了β-EP受体亲和力升高的趋势,这可能是针刀松解法镇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松解法 13一内啡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长青 乔晋琳 +5 位作者 董福慧 李石良 蒋昭霞 刘乃刚 陈占禄 朱汉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的影响。方法:1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疗法干预,共3周。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随访时...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的影响。方法:1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疗法干预,共3周。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随访时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压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与治疗前(P<0.01),治疗后和随访时与治疗前压痛评分的差值比较,针刀组小于电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局部压痛有很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且远期效果稳定,与传统电针治疗相比,针刀松解法的效果更佳,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松解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压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家兔5-HT和β-EP以及局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红梅 刘乃刚 +10 位作者 李晓泓 郭长青 吴海霞 许红 嵇波 张义 朴贤庭 蔡尚圭 李住闵 乔晋琳 陈占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血清和肌肉组织5-HT、β-EP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刀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造模后28天,腹主动脉取血和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 目的: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血清和肌肉组织5-HT、β-EP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刀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造模后28天,腹主动脉取血和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β-EP含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血清和肌肉组织5-HT、β-E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提高;3个治疗组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以及肌肉组织中β-E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局部出现明显炎症反应,3个治疗组,局部炎症反应均有减轻。结论:针刀松解法可通过减轻局部炎症并减少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和肌肉组织中β-EP的含量,介导外周的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松解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5-羟色胺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家兔肌肉b-FGF、CD34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晓泓 刘乃刚 +4 位作者 郭长青 孙红梅 吴海霞 许红 张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横突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b-FGF、CD34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法对局部组织血管再生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 目的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横突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b-FGF、CD34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法对局部组织血管再生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采用在左侧第三腰椎横突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针刀组和电针组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双侧"委中"干预,针刀+电针组则同时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造模后第28天,取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肌肉组织匀浆中b-FGF、CD34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后,模型兔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b-FGF含量较正常明显升高(P<0.01),CD34含量较正常明显降低(P<0.01);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b-FGF和CD34含量与正常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b-FGF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针刀+电针组CD34含量较模型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针刀组、针刀+电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可调节肌肉组织匀浆中b-FGF、CD34的含量,对局部组织的血管再生有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松解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血管再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法对移植于裸鼠的人皮肤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岩 聂芳菲 +4 位作者 陈东明 赵霞 李枫 毕振伍 唐军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法对移植于裸鼠皮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antigen,PCNA)、Ⅰ、Ⅲ型胶原、bcl-2和bax的作用,探讨其对移植于裸鼠皮下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法对移植于裸鼠皮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antigen,PCNA)、Ⅰ、Ⅲ型胶原、bcl-2和bax的作用,探讨其对移植于裸鼠皮下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取6例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削去瘢痕表皮及皮下组织,将每例增生性瘢痕组织分成重约0.2 g的3块,每只裸鼠移植1块,共移植于18只裸鼠背部皮下,建立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移植后10 d在瘢痕组织内分3点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1 ml(对照组)、注射0.1 mg/ml曲安奈德0.1 ml(曲安奈德组)、将小针刀刺进瘢痕组织内,在瘢痕内向四周切割剥离至瘢痕周边(针刀松解组)进行治疗,每组6只。治疗后14 d取材,利用HE染色计数分析各组成纤维细胞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PCNA、Ⅰ、Ⅲ型胶原、bcl-2和bax表达阳性成纤维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量(913.33±148.95)个/mm2相比,曲安奈德组(853.33±62.82)个/mm2和针刀松解组(863.33±75.28)个/mm2均降低,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曲安奈德组和针刀松解组PCNA、Ⅰ、Ⅲ型胶原蛋白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cl-2和bax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数量以及bcl-2/bax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针刀松解法具有抑制移植于裸鼠皮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合成的能力;针刀松解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bcl-2和bax表达及其比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松解法 裸鼠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针刀松解法基础研究看中医现代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长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S1期98-99,共2页
针刀松解法是针刀医学闭合性手术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探讨了从理论、临床基础、动物实验多层次对针刀松解法进行基础研究,指出针刀松解法的研究模式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出路。
关键词 针刀松解法 中医现代化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和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痛阈和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50
9
作者 嵇波 郭长青 +3 位作者 金燕 钟鼎文 陈幼楠 郭孟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针刀松解法、电针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痛阈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 mol/L半胱氨酸溶液(1∶1混置0.5 h)的混合液20μL,分别于造模第... 目的:对比观察针刀松解法、电针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痛阈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 mol/L半胱氨酸溶液(1∶1混置0.5 h)的混合液20μL,分别于造模第1 d、4 d、7 d注射于大鼠左侧膝关节腔中,4周后,治疗组分别以针刀松解法或电针治疗,共3周。采用光辐射热法检测大鼠痛阈,膝关节HE染色,ELISA法分别测定大鼠中脑、下丘脑、延脑、海马、脊髓等不同部位5-HT、NE、DA含量。结果:膝骨关节炎大鼠造模后痛阈显著降低(P<0.01),而针刀松解法或电针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痛阈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针刀和电针疗法可以改善大鼠膝骨关节炎病理组织损伤,可调节大鼠中脑、下丘脑、海马、脊髓等部位5-HT的合成与代谢,调节脊髓、下丘脑和延脑NA合成和代谢,调节中脑DA合成与代谢。结论:针刀和电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痛阈、组织形态学和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示2种疗法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的失衡状态,以减轻关节软骨损伤,缓解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时出现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刀松解法 5-羟色胺 儿茶酚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血清中MMP-3和MMP-13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丽娜 郭长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31-2433,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刀对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13远期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清洁6月龄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2只,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 目的:研究针刀对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13远期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清洁6月龄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2只,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空白组不参加造模,其余3组用左后肢伸直位固定制动法造成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的家兔模型。模型组不进行干预,电针组每周干预3次,针刀组每周干预治疗1次,两组均干预3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模型兔血清中MMP-3和MMP-13的浓度。结果:模型组MMP-3、MMP-13含量明显增加,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中MMP-3、MMP-13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能够降低膝骨关节炎模型兔血清中MMP-3和MMP-13的浓度,因此可能抑制关节软骨的破坏,控制软骨的退行性改变,达到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症状、治疗KO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膝骨关节炎 针刀松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