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语文宋词鉴赏方法例谈
1
作者 刘丙利 温宏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87,共2页
在中学语文宋词鉴赏课中,我们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一读、品、析。“读”即让学生对宋词进行逐层深化的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以达到理解内容、体味情感、感受韵律并熟读成诵的目的;“品”即让学生品意蕴、品情感、品诗句并谈感... 在中学语文宋词鉴赏课中,我们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一读、品、析。“读”即让学生对宋词进行逐层深化的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以达到理解内容、体味情感、感受韵律并熟读成诵的目的;“品”即让学生品意蕴、品情感、品诗句并谈感受,重点放在品味语句上,以品味语句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析”即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析字句、析典故、析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等,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鉴赏和评价诗词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赏方法 中学语文 宋词 学生分析 教学方法 以点带面 合作学习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示例
2
作者 钱仲联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56-60,共5页
牡丹陈与义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要分析赏鉴一首诗,首先要具体认识作者所处时代。文学和历史关系密切,不从此下手,认识就不免流于肤浅。牡丹诗,作者不知凡几,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离不开当时... 牡丹陈与义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要分析赏鉴一首诗,首先要具体认识作者所处时代。文学和历史关系密切,不从此下手,认识就不免流于肤浅。牡丹诗,作者不知凡几,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出现万紫千红、北胜南强的不同特色。唐代,是赏玩牡丹最盛的时代。唐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可想见其盛况。而中产以下的人,又是一种处境。780年开始,唐王朝施行两税法,商贾于所在州县纳税沉重,各地层层加码。白居易在元和初所写《秦中吟·买花》中,因此发出“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愤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诗 两税法 州县 国史 湖州 古典诗歌 鉴赏方法 京城 扬州 江西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方法论境界
3
作者 何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1,共1页
学科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论,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以往,语言鉴赏类课程更多关注的是具体语言现象,并通过一定鉴赏个例的积累,使学生掌握鉴赏方法。这样的课对技的层面有追求。有时却会忽略道的追求。而对道的忽... 学科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论,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以往,语言鉴赏类课程更多关注的是具体语言现象,并通过一定鉴赏个例的积累,使学生掌握鉴赏方法。这样的课对技的层面有追求。有时却会忽略道的追求。而对道的忽略,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能真正掌握鉴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语言鉴赏 引导学生 学科教学 思维方式 语言现象 鉴赏方法 忽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格兰花的鉴赏与品评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小桦 《西南园艺》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正格兰花 鉴赏方法 艺术品评 香味 花色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豆瓣兰的鉴赏
5
作者 袁玉芳 《农村实用技术》 2005年第4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豆瓣兰 兰文化 鉴赏方法 瓣型 品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村题材散文的写作与鉴赏
6
作者 甘琼 《农村农业农民》 2004年第9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农村题材 散文 写作方法 鉴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树”和“乔木”——《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扬州慢(淮左名都)》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7
作者 陈香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设计说明】《望海潮(东南形胜)》(以下简称《望海潮》)和《扬州慢(淮左名都)》(以下简称《扬州慢》)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内容,两词一写承平盛世,一写劫后孤城,但都诗意盎然。根据教材编者意图,结合单元研... 【设计说明】《望海潮(东南形胜)》(以下简称《望海潮》)和《扬州慢(淮左名都)》(以下简称《扬州慢》)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内容,两词一写承平盛世,一写劫后孤城,但都诗意盎然。根据教材编者意图,结合单元研习任务,本节课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聚焦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从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等角度入手,欣赏其艺术魅力,探寻诗意及其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对比阅读 设计说明 《扬州慢》 扬州慢 编者意图 诗意盎然 鉴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主义理论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秋菊 程庆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Z期19-21,共3页
外国文学相关课程不仅能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也对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对学生感知生活、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因此成为大学语文基础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实用主义思想对外... 外国文学相关课程不仅能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也对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对学生感知生活、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因此成为大学语文基础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实用主义思想对外国文学教学带来很大冲击。外国文学课程学习偏离了教学重点,对于人文精神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技巧性、实用性的辅助教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课程 教学模式 构建主义理论 以学生为主体 鉴赏能力 学习成效 文学作品 鉴赏方法 文学课堂 教学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设计的梯度和焦点
9
作者 刘占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76,共3页
大处着眼,教学设计要具有合理的梯度,确定各个学段、年级的教学主务;小处着手,则要准确把握住每一堂课的焦点,也就是围绕特定的核心组织教学活动。耿锋贤老师所做的这份教学设计,从总体思路上看,梯度是比较明确的,即引导初中高... 大处着眼,教学设计要具有合理的梯度,确定各个学段、年级的教学主务;小处着手,则要准确把握住每一堂课的焦点,也就是围绕特定的核心组织教学活动。耿锋贤老师所做的这份教学设计,从总体思路上看,梯度是比较明确的,即引导初中高年级学生鉴赏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焦点也是比较明确的,即“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的意识,并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运用、甄别资料的方法”;并试图在凸显教学核心的过程中,使用一般的鉴赏方法,如美读、品味词语、体会意境以及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赏析心得,具有设计者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焦点 梯度 中高年级学生 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活动 教学核心 鉴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遥望……》教学设计与反思
10
作者 张海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5,共4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曾卓的简历,体悟诗人的情感。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的能力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学会诗歌鉴赏方法。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能力目标 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鉴赏方法 诗歌 感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的自读要有时间保证
11
作者 林振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自读课 阅读能力 鉴赏方法 中学 语文教学 《柳毅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石五鉴
12
作者 兰琴 《花卉》 2002年第7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奇石 欣赏 鉴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