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优质食用甘薯品种(系)早熟性鉴定与筛选
- 1
-
-
作者
庄少婷
-
机构
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5期81-83,102,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N0050)。
-
文摘
[目的]对15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系)早熟性进行观察鉴定,以期筛选早熟性较好的优质食用品种供生产应用。[方法]以广薯87为对照,以植后100 d的薯块产量、结薯性状、品质等为主要依据开展早熟性鉴定与筛选。[结果]普薯32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均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17.3%、13.0%和11.8%,但未达显著水平,大多参试品种(系)植后第30天有结薯,收获期表现结薯浅、整齐、集中和较高的大中薯率(商品薯率),其中莆薯12和福薯604的大中薯率分别为90.6%和89.4%,高于对照。除泉薯二号和湖南白外,其他参试品种(系)薯块外观均较好,无明显缺陷;泉20611、泉薯29、普薯32和湖南白等4个品种(系)的综合食味品质评分均为83分,高于对照,其他品种(系)相当于或略低于对照。[结论]普薯32、泉薯29和福薯604等3个品种具有薯块产量高、结薯早、结薯集中整齐、外观和食用品质好等特性,适宜作为早熟优质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泉20611鲜薯产量较高,外观品质和蒸食品质优异,宜进一步试种考察。
-
关键词
甘薯
优质
早熟性
产量
鉴定与筛选
-
Keywords
Sweet potato
Good quality
Early maturity
Yield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大豆品种耐盐碱鉴定与筛选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林海波
-
机构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22-25,共4页
-
基金
大豆耐盐碱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2022JH1/10200002)。
-
文摘
试验选择在2块不相邻的地块上进行大田试验,盐碱地块(SL)与对照常规地块(CK),将50个大豆品种分别种植在2个地块上。对50个耐盐碱性不同大豆品种的形态性状和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表明,盐碱地块上种植的50份大豆供试品种与CK相比,大豆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均较对照减少,且下降幅度有所不同。盐碱地块种植各大豆品种与对照相比,表现均为减产,减产幅度为11.6%~30.6%,且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有12个品种达到极显著水平。50个大豆品种减产达20%以上的有37个,其中品种9、12、19、21、48、49、50减产幅度较大,为25.9%~30.6%,表现为不耐盐碱;品种14、33、35、42减产幅度较小,为11.6%~14.5%,表现相对耐盐碱。筛选出4个耐盐碱性材料约占50份供试品种的8.0%,与前人研究大豆耐盐碱鉴定(2.10%~8.84%)比例一致。
-
关键词
大豆
耐盐碱
鉴定与筛选
产量
-
Keywords
Soybean
Salt and alkali resistance
Identificantion and screening
Yield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甘薯新品种(系)的抗瘟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余成章
傅文泽
黄瑞方
-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21-23,共3页
-
文摘
研究并鉴定了我所新育成的238个甘薯品种(系)对甘薯瘟病的抗性,结果对薯瘟Ⅰ和Ⅱ型菌表现中抗以上的品种(系)分别有153(占64.29%)和37(占15.55%)份,其中24(7.74%)个对两类病害表现兼抗。进一步鉴定了抗病品种(系)薯块产量、品质等性状,筛选出泉薯647,23,932,721,848,052,145,153,922等综合表现较好的抗病品种(系)。
-
关键词
甘薯瘟
抗性鉴定与筛选
-
Keywords
Bacterial wilt(Ralstonia Solanacearum)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resistance
-
分类号
S435.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自交系抗旱鉴定与筛选技术研究
- 4
-
-
作者
石燕
王良平
邓海平
-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114,共4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攻关)"铜仁地区玉米抗旱种质资源鉴定与筛选"(编号:)
-
文摘
选育及种植抗(耐)旱玉米品种,全面提升玉米种植生产的综合抗旱能力,是玉米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进行科学客观的玉米资源材料抗(耐)旱能力的鉴定与筛选,为抗(耐)旱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我所采用本地与海南及自然与胁迫条件鉴定与筛选方法,以抗旱系数及经济性状、生物学性状为主要考查依据,鉴定筛选出PH 4 VC、H 9-21、W 15-2、交51等一系列抗旱能力较强的自交系材料在育种上应用。
-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抗旱
鉴定与筛选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铜仁地区玉米新品种抗(耐)旱鉴定与筛选研究
- 5
-
-
作者
龙志友
王良平
李晓红
-
机构
铜仁市农科所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9-110,共2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攻关)"铜仁地区玉米抗旱种质资源鉴定与筛选"(编号:黔科合NY字[2010]3080)
-
文摘
针对干旱严重制约铜仁地区玉米稳产增产的突出问题,铜仁地区农科所广泛搜集玉米新品种(2007后审定的品种)及铜仁所自育新组合,进行耐旱、耐高温、抗逆性鉴定与筛选,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方法,以产量指标及经济性状为主要鉴定与筛选依据,同时考察生物学性状和抗病性、抗倒性,系统鉴定筛选新品种。通过田间试验、考察与系统分析,鉴定与筛选出抗旱性、丰产性较好的品种正大999、巨单1564、裕单99、义农218,建议在我区干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抗(耐)旱
鉴定与筛选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快速鉴定稻种资源抗旱性的生理指标筛选及其遗传背景
被引量:15
- 6
-
-
作者
程建峰
潘晓云
刘宜柏
戴廷波
曹卫星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529-533,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九.五"基金
"十.五"科技攻关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
文摘
在两个不同旱作环境下,通过对稻种资源13个快速、简便、易测的抗旱生理指标与单株产量的单因素逐步回归、多元相关、通径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表征稻种资源抗旱性的生理指标,并采用非等试验设计的数量遗传分析方法对其生理指标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①叶绿素a/b、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自由水含量是表征稻种资源抗旱性的生理指标。②测定抗旱生理指标都存在遗传变异,并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③测定抗旱生理指标都存在显性×环境的互作效应,叶绿素a/b和自由水含量还存在加性×环境的互作效应。④测定抗旱生理指标都存在普通狭义遗传率,但叶绿素a/b和自由水含量还存在互作狭义遗传率,且互大于普通狭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⑤叶绿素a/b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只存在负向互作杂种优势,自由水含量杂种优势不明显。因此,叶绿素a/b、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自由水含量均可作为稻种资源抗旱鉴定、筛选与育种的可靠选择指标,其中以游离脯氨酸含量为最好、叶绿素a/b其次,自由水含量稍差。
-
关键词
稻种资源
抗旱性
抗旱生理
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抗旱性遗传
-
Keywords
rice germplasrn
drought resistance
physiology of drought resistance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drought resistance
heredity of drought resistance
-
分类号
S511.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甘薯实生种子后代的筛选鉴定和评价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王庆美
张立明
李爱贤
张海燕
侯夫云
董顺旭
-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23-25,共3页
-
基金
国家"948"项目(2006-G21-02):紫心甘薯的育种
加工技术的引进创新及产业化
-
文摘
以本地实生种子为对照,将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的甘薯实生种子及其后代品系进行萌芽性、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等性状的全面筛选鉴定。结果表明,CIP实生种子的出苗率、移栽率、初选、复选、品系比较等各级试验的入选率分别为69.0%、55.5%、3.2%、19.0%、45.7%,本地实生种子分别为73.7%、64.2%、4.7%、23.1%、16.4%;筛选结果低代品系差异不显著,高代品系差异显著;从CIP实生种子中选拔出了一批性状优良、特征鲜明的优异品系,2个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定名,1个正在参加全国甘薯区域试验。
-
关键词
甘薯
CIP实生种子
实生苗
鉴定与筛选
-
分类号
S531.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湖南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的筛选
被引量:4
- 8
-
-
作者
毛咪
吕长平
帅佳琪
石杨
秧拯民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中亚热带优质花木繁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
-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298,共9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16A094)
湖南农业大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2016YYX003)
湖南省中亚热带花木繁育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201809)。
-
文摘
【目的】引发牡丹根腐病的镰刀菌属真菌种类繁多,且病害症状类似,难以判断。为了探明引发湖南地区牡丹根腐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并为牡丹根腐病的诊断与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湖南农业大学园林花卉基地采集患病牡丹植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采用柯赫氏法则检验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分别以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对14株前期从健康牡丹根茎部分离获得的内生细菌菌株进行抑菌性筛选。【结果】在对分离所获12株病原真菌分离物的致病性的检测中发现,其中的5株在PDA平板上的侧根变黑腐烂且其周围菌丝生长旺盛,其致病性均强;将此5株致病菌置于PDA平板上培养7 d后观察发现,其菌落呈圆形,颜色呈灰白色,气生菌丝较密集且呈革质胶状;致病菌菌丝中含有大量的大、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具有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形或肾形,具有0~1个隔膜;厚垣孢子呈球形且多为间生状。结合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基于ITS序列分析,构建了5株致病菌的系统发育树,5株分离物全部被鉴定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4株内生细菌菌株中有9株能拮抗茄病镰刀菌,其中编号为MRX2-1的细菌菌株其拮抗效果最佳,达到了52.78%;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此株菌株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编号为MRX2-1的拮抗菌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M107808.1)聚于同一分支中,其相似度高达99%以上。【结论】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湖南地区牡丹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最佳拮抗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
关键词
牡丹根腐病
茄病镰刀菌
内生拮抗细菌
鉴定与筛选
湖南地区
-
Keywords
peony root rot disease
Fusarium solani
endophytic antagonistic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ing
Hunan region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