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灰茶尺蠖高毒力金龟子绿僵菌的筛选、鉴定与培养条件
1
作者 李良德 李金玉 +2 位作者 李慧玲 张辉 王定锋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7-438,共12页
绿僵菌(Metarhizium)是一类重要的虫生真菌,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应用。为从7个保存的菌种中筛选出对灰茶尺蠖毒力最强的菌株,并验证该菌株在不同剂量下的毒力效果,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多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方法确定其分类地位,... 绿僵菌(Metarhizium)是一类重要的虫生真菌,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应用。为从7个保存的菌种中筛选出对灰茶尺蠖毒力最强的菌株,并验证该菌株在不同剂量下的毒力效果,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多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方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并对菌株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温度、pH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7个菌株对灰茶尺蠖3龄幼虫具有不同的防治效果,菌株Ma54的毒力最强,处理10 d后的校正死亡率达81.67%,半致死时间(LT50)为4.93 d;灰茶尺蠖的死亡率与菌株Ma54的孢子浓度呈剂量效应,高浓度(1.0×10^(8)个·mL^(-1))处理7 d后,死亡率达98.33%,LT50为4.09 d;菌株Ma54感染灰茶尺蠖7 d后,虫尸长满菌丝、呈黑绿色,在PDA培养基上生长14 d后,分生孢子向外扩散、呈深绿色;菌株Ma54的(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β微管蛋白(β-tubulin)、RNA聚合酶Ⅱ第一大亚基RPB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都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处在相同分支;菌株Ma54的菌落直径、单位面积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在PPDA培养基、温度25℃、pH 7.0条件下最为理想。该研究获取了对灰茶尺蠖具有高毒力的菌株Ma54,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初步明确了菌株的生长条件,为后续灰茶尺蠖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金龟子绿 高毒力 分类地位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Ma54颗粒剂载体与促活剂的筛选及评价
2
作者 李良德 李慧玲 王定锋 《茶叶学报》 2025年第2期44-49,共6页
【目的】金龟子绿僵菌Ma54对茶园害虫灰茶尺蠖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该菌株目前缺乏成熟的剂型,导致在田间使用过程中效果不稳定。载体与促活剂是组成颗粒剂的重要成分,从不同类别材料中筛选菌株Ma54颗粒剂研制的合适载体与促活剂,为后... 【目的】金龟子绿僵菌Ma54对茶园害虫灰茶尺蠖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该菌株目前缺乏成熟的剂型,导致在田间使用过程中效果不稳定。载体与促活剂是组成颗粒剂的重要成分,从不同类别材料中筛选菌株Ma54颗粒剂研制的合适载体与促活剂,为后续剂型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高岭土、硅藻土、菜籽粕、珍珠岩、活性白土5种供试载体与菌株Ma54孢子粉制成孢悬液,通过PDA培养板上的菌落,镜检载体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并考察密封存放不同时长(7、14、21、28 d)对孢子贮存活性的影响;通过含有6个梯度浓度(0.01%、0.10%、0.20%、0.30%、0.40%、0.50%)海藻糖、酪氨酸的PDA培养板,检测2种促活剂对Ma54孢子萌发率与萌发促进率的影响;将筛选出的载体与孢子粉、促活剂按比例搭配,进行挤压造粒,检测造粒过程孢子的损伤率。【结果】5种载体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并不大,仅珍珠岩和高岭土可有效延长孢子的贮存期;2种载体储存孢子28 d后,孢子萌发率为61.47%和62.87%,显著高于纯孢子贮存方式的21.07%。海藻糖或酪氨酸2种促活剂均能显著提升孢子的萌发率,孢子萌发促进率均大于20.84%,且不随促活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珍珠岩和高岭土在造粒过程中对孢子活性的影响较大,高岭土对孢子的损伤率达70.18%,而珍珠岩为21.37%。【结论】珍珠岩在5种试验载体中表现最好,酪氨酸可进一步促进孢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 颗粒剂 载体 促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对土沉香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
作者 赵鹏飞 常明山 +2 位作者 蒋学建 邹东霞 钟雅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3,共8页
为研究施用生防菌对植株根际和根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以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为试验材料,应用生防菌悬浮液浇灌以及微生物分离培养等方法,进行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 为研究施用生防菌对植株根际和根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以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为试验材料,应用生防菌悬浮液浇灌以及微生物分离培养等方法,进行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土沉香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和菌落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在土壤中的留存活性高于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在培养7 d后,种群密度达到峰值,根际和根围分别为539.002×10^(4)、776.041×10^(4)菌落/g,之后逐渐下降,并在后续时段内维持较低水平;球孢白僵菌的种群密度同样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速率较金龟子绿僵菌慢,培养35 d时,根际和根围数量分别为0.299×10^(4)、1.071×10^(4)菌落/g。生防菌的施用对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产生了不同影响,金龟子绿僵菌显著提高了根际和根围土壤中放线菌数量,培养35 d时,分别为对照组的2.53、1.90倍;球孢白僵菌则降低了根际的真菌数量,培养35 d时,数量为对照组的30.62%,并降低了根围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金龟子绿僵菌处理后,短期内提高了根际微生物总量,14 d时为对照组的1.15倍,但降低了根围微生物总量;球孢白僵菌处理使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缓慢下降,培养35 d时,根际和根围微生物总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2.76%、61.37%。综上所述,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对土沉香根际和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群变化有显著影响,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生防菌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金龟子绿 球孢白 土壤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金龟子绿僵菌M14-1菌株固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4
作者 张瑶 邓勋 +2 位作者 李亚洲 宋小双 杜文胜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9,共10页
以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生防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M14-1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固体发酵培养条件,以提高其发酵效率和孢子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M14-1菌株固态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参数范围,用Placket... 以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生防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M14-1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固体发酵培养条件,以提高其发酵效率和孢子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M14-1菌株固态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参数范围,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其重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重要因素优化。金龟子绿僵菌M14-1菌株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培养基组成中大米粉与稻壳质量比1.52∶1.95、葡萄糖0.10%、硫酸铵0.10%、硫酸镁0.10%,含水量80%,装料量100 g,接种量15%,发酵温度27.18℃,发酵时间13 d。根据最佳配比验证,优化后菌株M14-1产孢量12.9亿孢子/g,与预测模型相符,优化前产孢量5.88亿孢子/g,产孢效果显著提升。试验优化了金龟子绿僵菌M14-1菌株固体发酵条件,可为其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 单因素试验 Plackett-Burman试验 响应面法 固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二化螟幼虫的毒力与生长发育影响
5
作者 邓璇璇 何勇 +4 位作者 袁伏才 方宝华 匡炜 张亚 刘双清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56-60,共5页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制剂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幼虫的致死效应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估该药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浸虫-饲料混药综合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二化螟1~5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以对应LC_(50...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制剂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幼虫的致死效应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估该药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浸虫-饲料混药综合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二化螟1~5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以对应LC_(50)处理评估其对3龄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二化螟1~5龄幼虫的致死效应随龄期增大而减弱,对1龄幼虫的致死效应最强,LC_(50)为4.80×10^(5)个/mL(孢子浓度,下同),室内5 d校正死亡率最高达77.34%,对5龄幼虫的致死效应最弱,LC_(50)为5.84×10^(7)个/mL,室内5 d校正死亡率最高仅为13.76%;药剂处理组二化螟幼虫的取食量、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抑制率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高达48.98%。综上,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能有效控制二化螟种群数量,抑制其生长发育,减少下一代虫口数量,研究为二化螟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CQMa421 二化螟 毒力测定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防控茶园蝗虫效果评价
6
作者 李乐 焦海珍 +4 位作者 田双红 田建华 胡梦芹 龙代彬 彭云 《茶叶通讯》 202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昆虫病原真菌,能侵染多种昆虫并导致其死亡。近年来,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金龟子绿僵菌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关于金龟子绿僵菌对茶园蝗虫的防治...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昆虫病原真菌,能侵染多种昆虫并导致其死亡。近年来,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金龟子绿僵菌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关于金龟子绿僵菌对茶园蝗虫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深入。该试验旨在通过田间试验,系统评价金龟子绿僵菌对茶园蝗虫的防治效果,包括其对蝗虫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化等指标的影响,为茶园蝗虫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作为一种生物防治剂,以其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既对茶园蝗虫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又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表现友好。试验可为茶园蝗虫绿色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探索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的茶园蝗虫防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病虫害防控 金龟子绿 茶园蝗虫 生物防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等八种杀虫剂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杨华连 石磊利 +4 位作者 邱尧 王永 江小菱 梁莉 刘建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7-19,44,共4页
为探索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等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的防治效果,选用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0.5%藜芦胺可溶液剂、1.3%苦参碱水剂、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48%噻虫胺悬... 为探索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等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的防治效果,选用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0.5%藜芦胺可溶液剂、1.3%苦参碱水剂、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48%噻虫胺悬浮剂、30%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15%+15%)悬浮剂和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8种生物和化学杀虫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10 d,药剂防治区的虫口减退率为89.0%~99.8%,防治效果达76.0%~99.5%;韭菜受害株率为9.0%~16.4%,显著低于空白对照(45.2%);韭菜产量为33616.5~44821.5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16.67%~55.56%。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单用或混用效果最佳,韭菜产量达41620.5~44821.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CQMa421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制剂对二化螟的防效及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邓璇璇 匡炜 +2 位作者 方宝华 张亚 刘双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用剂量为1.6×10^(7)/mL的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制剂处理二化螟幼虫,测定该制剂对二化螟幼虫的毒力及其对幼虫总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3种保护酶活性和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 用剂量为1.6×10^(7)/mL的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制剂处理二化螟幼虫,测定该制剂对二化螟幼虫的毒力及其对幼虫总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3种保护酶活性和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碱性蛋白酶(AK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等4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金龟子绿僵菌制剂处理后,二化螟幼虫的存活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半致死时间(LT_(50))为7.23 d,第10天死亡率为56.89%,说明金龟子绿僵菌制剂对二化螟幼虫具有显著毒力;金龟子绿僵菌制剂处理3d时,二化螟幼虫蛋白质含量最高;POD、CAT、SOD等3种保护酶活性分别在处理2、4、5 d时达到最高,分别为198.76、19.59和12.90 U/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酶的活性;4种解毒酶GSTs、AChE、CarE和AKP最高活性分别约为对照组的1.68、1.68、1.27和1.62倍,说明经金龟子绿僵菌制剂CQMa421处理后,二化螟幼虫体内稳态遭到破坏,进而受到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CQMa421制剂 二化螟 毒力 保护酶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源农药及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混配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晶晶 康奎 +3 位作者 亓文暄 孙境徽 冯章丽 张道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70-77,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生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田间防效,为茶园合理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在调查贵州遵义某茶园的茶小绿叶蝉发生动态基础上,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单独喷施生物源农药艾...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生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田间防效,为茶园合理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在调查贵州遵义某茶园的茶小绿叶蝉发生动态基础上,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单独喷施生物源农药艾绿士、印楝素和藜芦碱及其分别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500倍液)混合使用7种不同生物农药处理,评价上述处理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2021年3—9月(采茶期间)遵义地区茶园茶小绿叶蝉共发生7代,世代交替严重。茶小绿叶蝉发生量在6月下旬达到高峰、为899头。温度的升高有助于发生初期茶小绿叶蝉的繁殖,其发生量随温度上升逐渐增加、直至高峰期。单独使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时,防效在药后7 d达到最高、为63.22%;单独使用艾绿士、印楝素和藜芦碱防治茶小绿叶蝉时,药后3 d均达到其最高防效、分别为90.14%、62.82%和61.04%。艾绿士、印楝素和藜芦碱分别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混合使用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均优于单独使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的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87.12%、71.41%和72.86%。经计算,每333 m^(2)测试茶园施用不同组合药物所需要的经济成本由低到高分别为艾绿士(20元)、藜芦碱(22元)、印楝素(24元)、艾绿士+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35元)、藜芦碱+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36元)、印楝素+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37元)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50元)。【结论】单独使用生物源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时,防效为艾绿士>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藜芦碱;混合使用生物源农药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时,防效为艾绿士>藜芦碱>印楝素。茶园实际用药时,首选推荐使用艾绿士,因其作用速度快、效果好、作用持久和经济成本低,而且是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良好的增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金龟子绿CQMa421 生物源农药 绿 印楝素 藜芦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和球孢白僵菌ZJU435对红火蚁毒力及聚硅氧烷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慧敏 白卫辉 +8 位作者 邓杰夫 彭李亚 林馥芬 李珉珉 陆永跃 许益镌 文引 李平东 王磊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88,共12页
为探索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生物防治方法,本文系统评估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ZJU435对红火蚁的毒力以及聚硅氧烷对其的增效作用,并评估了两株虫生真菌对红火蚁的田间防... 为探索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生物防治方法,本文系统评估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ZJU435对红火蚁的毒力以及聚硅氧烷对其的增效作用,并评估了两株虫生真菌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以处理第10天时的死亡率计算,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9.16×106孢子/mL;以8×10^(8)孢子/mL的死亡率计算,其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时LT_(50)为3.534 d。以处理第10天时的死亡率计算,球孢白僵菌ZJU435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1.5×10^(5)孢子/mL;以1×10^(9)孢子/mL的死亡率计算,其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时LT_(50)为0.218 d。混入0.5μL/mL及以上浓度的聚硅氧烷可显著提高低浓度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及球孢白僵菌ZJU435对红火蚁毒力。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混入0.5μL/mL聚硅氧烷的3.2×10^(7)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和4×10^(7)孢子/mL球孢白僵菌ZJU435对红火蚁的综合防效分别为83.99%和90.44%,低于商品制剂0.1%茚虫威饵剂的综合防效93.89%。研究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和球孢白僵菌ZJU435对红火蚁具有较高毒力,在红火蚁生物防治中具有较高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金龟子绿 球孢白 表面活性剂 灌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a83)几丁质酶的纯化及性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荟梅 刘斌 +2 位作者 蔡敬民 杜先锋 樊美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60,共5页
由金龟子绿僵菌Ma83菌株产生的几丁质酶经硫酸铵盐盐析,Sephadex G-100柱层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SDS-PAGE均一样品。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半失活温度为65℃;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5.0,酶在pH4.0~7.0范围内较稳定。Ag^+... 由金龟子绿僵菌Ma83菌株产生的几丁质酶经硫酸铵盐盐析,Sephadex G-100柱层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SDS-PAGE均一样品。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半失活温度为65℃;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5.0,酶在pH4.0~7.0范围内较稳定。Ag^+、Co^(2+)、K^+、Mg^(2+)对Ma83几丁质酶有激活作用,而Hg^(2+)、Zn^(2+)、Pb^(2+)对几丁质酶活力有抑制作用。经计算Ma83菌株几丁质酶对胶体几丁质的K_m值为1.05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 几丁质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HN1)几丁质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文彬 张世清 黄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900-7902,共3页
使用RT-PCR方法,从高毒力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HN1中,克隆得到一个全长为1 275 bp的几丁质酶基因,经Blast分析此基因序列与M.anisopliaeE6的chi1基因(AF02749)同源率为96%。将此基因克隆到pGEX-6p-1载体上,使之与载体上... 使用RT-PCR方法,从高毒力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HN1中,克隆得到一个全长为1 275 bp的几丁质酶基因,经Blast分析此基因序列与M.anisopliaeE6的chi1基因(AF02749)同源率为96%。将此基因克隆到pGEX-6p-1载体上,使之与载体上一个约26kD大小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相连,构建pGEX-chi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 21中,经SDS-PAGE结果分析显示:表达出的融合蛋白大小为68 kD,此目的蛋白占表达总量的64.5%。经破碎处理后可检测到几丁质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 几丁质酶基因 融合蛋白 大肠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生物药剂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13
作者 李启富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64-67,共4页
为了探讨生物药剂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飞虱的防效,开展了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与常规化学药剂(60%吡蚜·呋虫胺可湿性粉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25%吡蚜酮悬浮剂... 为了探讨生物药剂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飞虱的防效,开展了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与常规化学药剂(60%吡蚜·呋虫胺可湿性粉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25%吡蚜酮悬浮剂)及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用量(975、1 125、1 275 mL/hm^(2))飞防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7、14 d,生物药剂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975 mL/hm^(2)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效均低于常规化学药剂,在速效性、持效性方面略显不足。药后14 d,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1 125 mL/hm^(2)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效超过85%,不及化学药剂,但也能将稻飞虱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且其对水稻植株和天敌生物表现出很好的安全性,不污染环境。建议在稻飞虱防治中应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类生物药剂,可在虫量较少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CQMa421 生物药剂 化学药剂 稻飞虱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不同菌株对黑足角胸叶甲成虫的致病力评价 被引量:33
14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4 位作者 童应华 熊瑜 黄勇 谢家冬 陈顺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1-1287,共7页
本研究在测定不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的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基础上,采用孢悬液浸渍法进行了对油茶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成虫的生物测定,旨在筛选出感染该成虫... 本研究在测定不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的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基础上,采用孢悬液浸渍法进行了对油茶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成虫的生物测定,旨在筛选出感染该成虫的高致病力菌株,为防治该虫提供新的生物资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间存在显著差异,MaYTTR-04,BbFZ-17,MaZPTR-01和BbTK-01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接种后,叶甲成虫累积死亡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接种白僵菌7d后,成虫校正死亡率全部达到100%;接种MaZPTR-01和MaYTTR-04两个绿僵菌菌株14d后,成虫死亡率分别为80.3%和78.8%。而且接种白僵菌后,叶甲成虫的僵虫率显著较绿僵菌高,尤其以BbTK-01和BbFZ-17两个菌株较好,分别达到85.7%和75.8%。BbXJ-01,BbFZ-17和BbTK-013个白僵菌菌株的LT50最小,分别为3.0,3.3和3.4d;MaYTTR-04和MaZPTR-01两个绿僵菌的LT50分别为6.0和6.2d。结果说明,白僵菌对叶甲成虫的致病力较强,尤其是BbTK-01和BbFZ-17两个菌株,不仅致死率高,且致死速度快,僵虫率高,同时这2个菌株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具有优良的生产特性,在黑足角胸叶甲的生物防治中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 金龟子绿 生物学特性 黑足角胸叶甲 致死中时(LT50) 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两变种的生长性状及其对蛴螬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1
15
作者 林华峰 王萍莉 +3 位作者 张磊 杨新军 李世广 周义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以蛴螬病原真菌--布氏白僵菌、绿僵菌小孢变种作参照菌,研究了新分离鉴定的绿僵菌大孢变种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各菌株对蛴螬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绿僵菌大孢变种与两种参照菌的培养条件接近,最适宜生长的温... 以蛴螬病原真菌--布氏白僵菌、绿僵菌小孢变种作参照菌,研究了新分离鉴定的绿僵菌大孢变种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各菌株对蛴螬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绿僵菌大孢变种与两种参照菌的培养条件接近,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所试的3种培养基中,最适宜的培养基为PPDA,其次为SDAY;绿僵菌大孢变种在偏低温(10~20℃)的环境下对蛴螬的毒杀能力比布氏白僵菌强,土壤处理和喷雾处理后,累计僵虫率分别达88.23%和76.47%,有很好的田间应用前景.两种真菌的拌土处理效果高于直接喷雾.鉴于绿僵菌Ma1的致病力较强,在生产上可用该菌进行土壤处理,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白 金龟子绿 生物学性状 致病力 蛴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成虫的致病力 被引量:22
16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4 位作者 余培旺 黄金水 钟景辉 陈德兰 熊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重大森林植物检疫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采用跗节接种法测定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松墨天牛第6天...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重大森林植物检疫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采用跗节接种法测定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松墨天牛第6天开始死亡,第18天-21天为死亡高峰期,每头成虫接种孢子量为2.3×10^6±0.2×10^6时成虫的死亡率第18天达85%,第21天达95%;时间效应指标值LT50为14.7天。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松墨天牛第3天出现死亡,第15天-21天为死亡高峰期,每头成虫接种孢子量为2.3×10^6±0.2×10^6时的死亡率在第15天达85%,第21天达100%;时间效应指标值LT50为12.9天。林间套笼21天后,菌液处理的成虫平均死亡率为60%,僵虫率为48.9%;而通过无纺布菌条的成虫死亡率为86.7%,僵虫率为75.6%。表明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成虫有强的致病力,且在较高变温环境温度下致病力更强。结果说明该菌株可作为生产性菌株应用于林间防治松墨天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金龟子绿MaYTTR-04 致病力 林间试验 优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星天牛幼虫高致病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7
17
作者 蔡守平 何学友 +3 位作者 曾丽琼 黄金水 钟景辉 嵇保中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97,共5页
室内测定了6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及其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在PPDA培养基上,菌株MaYTTR04和MaZPTR01的菌落生长较快,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分别为6.3 cm和5.9 cm;... 室内测定了6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及其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在PPDA培养基上,菌株MaYTTR04和MaZPTR01的菌落生长较快,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分别为6.3 cm和5.9 cm;产孢量以菌株MaYTTR04最大,MaZPTR01其次,分别为2.0×108孢子·cm-2和1.1×108孢子·cm-2,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绿僵菌菌株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差异显著,接种20 d后,星天牛幼虫累积死亡率在40%~96.7%之间;菌株MaZPTR01和MaYTTR04对星天牛幼虫致死率分别达到96.7%和93.3%;僵虫率也高,分别达到86.7%和80%;致死中时(LT50)短,分别为5.71 d和5.80 d。研究结果表明,菌株MaZPTR01和MaYTTR04对星天牛幼虫致病力较强,同时具备良好的生产性能,故可作为优良菌株用于星天牛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 星天牛 产孢量 致病力 致死中时(LT50) 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松墨天牛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30
18
作者 何学友 陈顺立 黄金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5-981,共7页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文对分离自松墨天牛的6株金龟子绿僵菌,以及从光肩星天牛、大蜡螟、伊藤厚丝角叶蜂和土蝽上分离的各1个菌株,共10个菌株的产孢情况、孢子萌发率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出金龟子绿僵菌1291、1349和2...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文对分离自松墨天牛的6株金龟子绿僵菌,以及从光肩星天牛、大蜡螟、伊藤厚丝角叶蜂和土蝽上分离的各1个菌株,共10个菌株的产孢情况、孢子萌发率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出金龟子绿僵菌1291、1349和2049三个菌株及球孢白僵菌F-263菌株,采用成虫跗节接种法和幼虫浸渍法进行室内松墨天牛及大蜡螟的毒力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供试绿僵菌菌株对松墨天牛幼虫在接种15天后的感染僵虫率为76.9%~93.1%(1×107孢子/mL);成虫在接种20天后的僵虫率亦达57.9%~75.0%(6.5×105~3.4×106孢子/成虫);2049菌株表现尤其突出;对应的球孢白僵菌F-263对幼虫和成虫的僵虫率分别是96.3%(1×107孢子/mL)和55%(9.7×105孢子/成虫)。但这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大蜡螟的毒力较低,存在较明显的寄主专化性。这3个菌株今后在防治松墨天牛方面具有较大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金龟子绿 株筛选 产孢量 发芽率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椰心叶甲病原菌金龟子绿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防潜力(英文) 被引量:10
19
作者 詹儒林 覃伟权 +4 位作者 宋妍 张世清 H H HO 许天委 黄俊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58-1564,共7页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椰子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海南岛发生普遍,椰子受害严重。由于椰心叶甲受到自然界中某些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在受害的椰子树心叶上常可发现椰心叶甲僵虫,并发现大部分僵虫表面长出了霉菌,本...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椰子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海南岛发生普遍,椰子受害严重。由于椰心叶甲受到自然界中某些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在受害的椰子树心叶上常可发现椰心叶甲僵虫,并发现大部分僵虫表面长出了霉菌,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椰心叶甲僵虫表面的霉菌中分离出绿僵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从僵虫表面刮下孢子或菌丝体,置于绿僵菌选择性培养基(DOA)上培养,挑出真菌菌落,经纯化后,进行生物学特性、菌落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测定,并从PPDA、OMA、V8A和PDA中筛选菌落生长及产孢最适培养基,同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对椰心叶甲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etschnikoff)],PPDA是菌落生长及产孢的最适培养基,大多数菌株对椰心叶甲有较强的致病力。选取强毒菌株MA4在田间进行防治效果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能显著降低椰心叶甲成虫的虫口密度。这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是首次从海南的椰心叶甲僵虫中分离到的昆虫病原真菌,该菌对海南的椰心叶甲具有很好的生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 分离 鉴定 生物防治 椰心叶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控效果 被引量:21
20
作者 殷幼平 申剑飞 +3 位作者 时玉娟 刘美昌 邵长文 王中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167,共6页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和乳粉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设计随机区组小区试验,采用绿僵菌微粒剂在花生播种期防治上一年的3龄蛴螬老熟幼虫;采用绿僵菌乳粉剂在花生幼果期防治当年的1~2龄蛴螬。同期调查绿僵菌新制剂的施...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和乳粉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设计随机区组小区试验,采用绿僵菌微粒剂在花生播种期防治上一年的3龄蛴螬老熟幼虫;采用绿僵菌乳粉剂在花生幼果期防治当年的1~2龄蛴螬。同期调查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蛴螬主要天敌臀钩土蜂的影响。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最适剂量375kg/hm2)施药后30~40d,平均校正防效为75.58%~80.03%;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乳粉剂(最适剂量7.5kg/hm2)施药后15~20d,平均校正防效为77.59%~86.46%。花生果荚收获期平均保果率达85.76%~87.13%,花生果荚鲜重平均增产量达832.5~916.4kg/hm2,控害保产效果显著。且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臀钩土蜂的存活未见有明显不良影响。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能够对田间花生蛴螬进行持续有效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 蛴螬 微粒剂 乳粉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