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肿瘤组织和培养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汪万英
赵芳芳
唐素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对C57小鼠肿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猴肾细胞的影响。方法用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及猴肾细胞,再用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57小鼠肝组织及诱发的小鼠肿瘤组织中金葡菌L型阳性...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对C57小鼠肿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猴肾细胞的影响。方法用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及猴肾细胞,再用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57小鼠肝组织及诱发的小鼠肿瘤组织中金葡菌L型阳性率,并观察感染后猴肾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C57小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中金葡菌L型感染率分别为0%(0/10)和70%(7/10),L型抗原表达率分别为0%(0/10)和70%(7/10);金葡菌L型D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0例)和70%(7/10例)。猴肾细胞感染L型原生小体后体外培养48h部分出现空泡样变样(类似病毒感染后的形态学变化),局部区域细胞密集(轻度增生)。结论金葡菌L型DNA已在感染的体内、外细胞内出现,且在诱发的肿瘤细胞内表达显著增高,推测其在诱发体细胞增生和癌变中起重要作用,很可能和病毒的致瘤机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肿瘤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位杂交检测子宫内膜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
被引量:
6
2
作者
夏佩莹
汪万英
+2 位作者
赵发英
郭才
何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5,F003,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和DNA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 6例子宫内膜腺癌 ,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和内膜增生症中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阳性率分别为 5 4 5...
目的 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和DNA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 6例子宫内膜腺癌 ,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和内膜增生症中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阳性率分别为 5 4 5 % ,5 6 7% ;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5 6 1%和 6 0 6 % ;2 0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L型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作原位杂交 ,结果发现 45 %的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核内显示有金葡菌L型DNA阳性颗粒。结论 提示细菌及其L型可侵入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甚至肿瘤发生。证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与细菌L型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DNA
原位杂交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胆囊癌细胞的致病变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孟泽武
陈燕凌
+3 位作者
佘菲菲
唐南洪
李秀金
王晓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0-814,共5页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胆囊癌细胞(GBC-SD)的致病变作用。方法金葡菌L型感染GBC-SD细胞后,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PCR检测其能否侵入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法检测其能否...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胆囊癌细胞(GBC-SD)的致病变作用。方法金葡菌L型感染GBC-SD细胞后,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PCR检测其能否侵入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法检测其能否促进细胞增殖,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其引起的细胞基因改变。结果PCR检测以及光镜、电镜拍照显示金葡菌L型能够粘附并且进入GBC-SD细胞,MTT法、PCNA检测表明金葡菌L型能够促进GBC-SD细胞增殖。基因芯片结果显示金葡菌L型作用后的GBC-SD细胞有15个基因表达异常,取表达上调基因含表皮生长因子组件粘蛋白类似激素受体2(EMR2)、表达下调基因细胞外基质蛋白2(ECM2)进行RT-PCR法验证,与基因芯片结果符合。结论金葡菌L型能够进入GBC-SD细胞中并促进其增殖,引起细胞EMR2基因上调、ECM2基因下调,提示金葡菌L型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胆囊癌细胞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肿瘤组织和培养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汪万英
赵芳芳
唐素兰
机构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335,共3页
基金
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No97JL1472)
文摘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对C57小鼠肿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猴肾细胞的影响。方法用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及猴肾细胞,再用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57小鼠肝组织及诱发的小鼠肿瘤组织中金葡菌L型阳性率,并观察感染后猴肾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C57小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中金葡菌L型感染率分别为0%(0/10)和70%(7/10),L型抗原表达率分别为0%(0/10)和70%(7/10);金葡菌L型D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0例)和70%(7/10例)。猴肾细胞感染L型原生小体后体外培养48h部分出现空泡样变样(类似病毒感染后的形态学变化),局部区域细胞密集(轻度增生)。结论金葡菌L型DNA已在感染的体内、外细胞内出现,且在诱发的肿瘤细胞内表达显著增高,推测其在诱发体细胞增生和癌变中起重要作用,很可能和病毒的致瘤机理相似。
关键词
免疫组化
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肿瘤
感染
Keywords
immunohistochemistry
PCR
mice
neop
l
asms
S. aurues
l
-forms
infection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位杂交检测子宫内膜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
被引量:
6
2
作者
夏佩莹
汪万英
赵发英
郭才
何杰
机构
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5,F003,共3页
基金
安徽省教委重点科研基金!资助 课题号 :97JL1 4 72
文摘
目的 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和DNA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 6例子宫内膜腺癌 ,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和内膜增生症中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阳性率分别为 5 4 5 % ,5 6 7% ;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5 6 1%和 6 0 6 % ;2 0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L型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作原位杂交 ,结果发现 45 %的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核内显示有金葡菌L型DNA阳性颗粒。结论 提示细菌及其L型可侵入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甚至肿瘤发生。证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与细菌L型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DNA
原位杂交
子宫内膜癌
Keywords
Tumor of uterus
Staphy
l
ococcus aureus
l
-forms
Hybridization in situ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胆囊癌细胞的致病变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孟泽武
陈燕凌
佘菲菲
唐南洪
李秀金
王晓茜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福建医科大学病原微生物学系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0-814,共5页
基金
福建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No.FJGXY04018)
文摘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胆囊癌细胞(GBC-SD)的致病变作用。方法金葡菌L型感染GBC-SD细胞后,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PCR检测其能否侵入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法检测其能否促进细胞增殖,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其引起的细胞基因改变。结果PCR检测以及光镜、电镜拍照显示金葡菌L型能够粘附并且进入GBC-SD细胞,MTT法、PCNA检测表明金葡菌L型能够促进GBC-SD细胞增殖。基因芯片结果显示金葡菌L型作用后的GBC-SD细胞有15个基因表达异常,取表达上调基因含表皮生长因子组件粘蛋白类似激素受体2(EMR2)、表达下调基因细胞外基质蛋白2(ECM2)进行RT-PCR法验证,与基因芯片结果符合。结论金葡菌L型能够进入GBC-SD细胞中并促进其增殖,引起细胞EMR2基因上调、ECM2基因下调,提示金葡菌L型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胆囊癌细胞
致病性
Keywords
Staphy
l
ococcus aureus
l
-forms
ga
l
l
b
l
adder carcinoma ce
l
l
cytopathie effect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肿瘤组织和培养细胞影响的研究
汪万英
赵芳芳
唐素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位杂交检测子宫内膜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
夏佩莹
汪万英
赵发英
郭才
何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胆囊癌细胞的致病变研究
孟泽武
陈燕凌
佘菲菲
唐南洪
李秀金
王晓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