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清末双重汇率变动对中国纺织业投资的影响
- 1
-
-
作者
丁冠淇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2,共9页
-
文摘
1881—1911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萌芽时期,也是国际货币制度剧变的时期。金本位制的扩张导致国际货币制度发生了改变,这不仅使中外汇率(金银比价)发生了变化,也使中国国内汇率(银钱比价)发生了变化。新式纺织业作为民族工业的翘楚,其发展也会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从三个角度阐述了金银比价和银钱比价对纺织业投资的影响,并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相关验证。研究结果显示,金银比价上升有利于纺织业投资;银钱比价下降有利于纺织业投资。结合这一时期的国内和国际汇率变化的实际趋势,笔者认为,这一时期的汇率变动有利于中国纺织业萌芽的产生。
-
关键词
双重汇率
金银比价
银钱比价
纺织业投资
复本位货币制度
-
分类号
F75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浅议“袁世凯头像币”
- 2
-
-
作者
许珖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3期103-104,共2页
-
文摘
“袁世凯头像币”在中国近代金融货币史上占有一定位置。民国初年,币制相当紊乱。原因之一是清末各省银元、铜元虽已广泛流通,但是,商业计算仍采用银两制。随着市面金银比价的不断变动,银元与银两之间的比价变化亦日益增大。由于不法商人的从中投机,更使银元价格暴涨暴落,致使正当的商业交往无法进行。而且广东、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开铸的银元、铜元种类繁多,式样不一。
-
关键词
袁世凯
中国近代金融
金银比价
银元
银两制
货币史
铜元
民国初年
商业计算
价格暴涨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公有制“两权分离”的突破与困境
- 3
-
-
作者
靳柯
-
机构
云南省政府经济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共6页
-
文摘
本文认为,“两权分离”的政策主张,使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变为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分权关系,占有是所有借以实现的中介。对生产资料的间接支配和直接支配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经营权的完整体系。作者指出,公有制条件下“两权分离”有着与现代股份经济“两权分离”所不同的特征,因而,虽然“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的论断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但是随着企业改革引入股份制的实践,“两权分离”理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
关键词
“两权分离”
公有制
复本位制
经营权
价值尺度
国家与企业
贷币制度
生产资料
金银铸币
金银比价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