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场对金边龙舌兰光合电子传递链和释放负离子能力影响
1
作者 刘津 翁海勇 +1 位作者 程致元 吴仁烨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1-809,共9页
【目的】探明脉冲电场刺激对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var.Marginata)光合电子传递链和释放负离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0 k V(对照,CK)、5 k V(T1)和7 k V(T2)3个不同脉冲电场处理刺激金边龙舌兰,比较和分析不同刺激下金边龙舌... 【目的】探明脉冲电场刺激对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var.Marginata)光合电子传递链和释放负离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0 k V(对照,CK)、5 k V(T1)和7 k V(T2)3个不同脉冲电场处理刺激金边龙舌兰,比较和分析不同刺激下金边龙舌兰的叶绿素含量、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曲线(Rapi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duction Kinetics Curve,OJIP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负离子释放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脉冲电场技术刺激金边龙舌兰后,两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分别增长6.30%、6.70%,两处理组与CK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两处理组OJIP曲线,偏转(I)和最高峰(P)值均高于原点(O)和拐点(J)值,I-P段的上升趋势较O-J段平缓。同时,J-band均大于0,T2处理组峰值高于T1处理组;(3)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波动的变化趋势,其中最大荧光强度(F_(m))、单位面积捕获能量(TR_(o)/CS_(o))等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PSⅡ光合系统潜在活性(F_(v)/F_(o))、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体数(S_(m))等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大光量子效率(F_(v)/F_(m))、J点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等整体变化不大。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均出现减小的趋势,其中T1处理组减小18.60%,T2处理组减小14.1%。CK处理组综合性能参数(PItotal)大于T1处理组和T2处理组;(4)T1处理组,脉冲电场刺激4 h相较于脉冲刺激3 h时,NAI浓度增长87.60%。T2处理组,脉冲电场刺激4 h后,相较于脉冲刺激3 h时,NAI浓度增长62.09%,其中在脉冲1~4 h,两处理组之间、二者与CK组之间NAI释放浓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脉冲电场技术对金边龙舌兰光合电子传递链产生影响,进而对其释放负离子能力等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龙舌兰 脉冲电场 负离子 OJIP曲线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边龙舌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志坚 温杭凯 +5 位作者 陈选阳 何碧珠 刘江洪 许明 廖素凤 郑金贵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37-39,共3页
以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var. Marginata)植株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式对茎段污染率、褐化率及不同分化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对金边龙舌兰丛生芽分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HgCl_2处理10 min对金边龙舌兰植株茎段的... 以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var. Marginata)植株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式对茎段污染率、褐化率及不同分化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对金边龙舌兰丛生芽分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HgCl_2处理10 min对金边龙舌兰植株茎段的消毒灭菌效果相对较好;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KT 1.0 mg/L,金边龙舌兰丛生芽分化率、增殖效率相对最高,分别为80.0%、130.0%;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4 mg/L NAA,其生根率相对最高,为100.0%,且长出的根系健壮,数量适中,根长1.5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龙舌兰 茎段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培养基 生根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边龙舌兰一种新病害的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玖利 张荣意 谭志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9-92,共4页
对海南省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L.var.marginata Hort)的一种新病害进行了症状描述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第一病原是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Fr.)Sacc.〕,第二病原是果胶杆... 对海南省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L.var.marginata Hort)的一种新病害进行了症状描述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第一病原是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Fr.)Sacc.〕,第二病原是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sp.),可增强茄腐镰刀菌对金边龙舌兰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龙舌兰 病原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边龙舌兰糖类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肥料配方对其组分的影响
4
作者 杨志坚 温杭凯 +2 位作者 刘江洪 许明 廖素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87-190,共4页
研究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不同施肥配比对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的提取工艺为A1B3C3D3(85%乙醇,料液比为1 g∶35 mL,65℃超声提取10 min),利用该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金边龙舌兰糖类... 研究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不同施肥配比对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的提取工艺为A1B3C3D3(85%乙醇,料液比为1 g∶35 mL,65℃超声提取10 min),利用该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3P3K1(N3=0.18 g/L、P3=0.07 g/L、K1=0.02 g/L)处理下蔗糖及果糖的含量最高,分别达0.66、0.09 mg/mL,葡萄糖则是在N4P3K2(N4=0.23 g/L、P3=0.07 g/L、K2=0.06 g/L)处理下含量最高,达到0.42 mg/mL,而在N3P3K1组合处理下的葡萄糖含量为0.40 mg/mL,与其相差甚小,因此要整体提高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可施用N3P3K1(N3=0.18 g/L、P3=0.07 g/L、K1=0.02 g/L)组合的氮、磷、钾(NPK)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龙舌兰 NPK配施 糖类组分 提取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边龙舌兰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提取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就锦 陈冰 +3 位作者 李嘉亮 苏玉天 谢施文 盘夏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7-500,共4页
金边龙舌兰经匀浆、丙酮沉淀、葡聚糖凝胶过滤等步骤,纯化获得2个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I和Ⅱ。该SODI和Ⅱ适应pH范围分别在4-11和4-10,pH分别为7和8时活性最高;均在60℃以下稳定,60℃能够保持较高的活力;分别在272.5和274.5 nm... 金边龙舌兰经匀浆、丙酮沉淀、葡聚糖凝胶过滤等步骤,纯化获得2个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I和Ⅱ。该SODI和Ⅱ适应pH范围分别在4-11和4-10,pH分别为7和8时活性最高;均在60℃以下稳定,60℃能够保持较高的活力;分别在272.5和274.5 nm处有最大紫外光吸收;敏感性抑制试验证明,其活性均被氰化钾和过氧化氢所抑制,但不受氯仿-乙醇影响,与Cu·Zn-SOD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龙舌兰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酮沉淀法 葡聚糖凝胶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寄主对新菠萝灰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妮 陈泽坦 +1 位作者 徐雪莲 严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9期1733-1735,共3页
新菠萝灰粉蚧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在恒温(25℃)条件下,研究并组建了新菠萝灰粉蚧在剑麻(Agavesisalana)、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var.marginata)、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和香蕉(Musa balbisiana)4种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新菠萝灰粉蚧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在恒温(25℃)条件下,研究并组建了新菠萝灰粉蚧在剑麻(Agavesisalana)、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var.marginata)、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和香蕉(Musa balbisiana)4种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上述4种寄主上新菠萝灰粉蚧发育历期及产仔量均有差异。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73.313、65.378、41.689、65.262。综合比较4种寄主植物,剑麻、金边龙舌兰和香蕉3种为新菠萝灰粉蚧的适宜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菠萝灰粉蚧 剑麻 金边龙舌兰 仙人掌 香蕉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