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百年金融风险治理的演变与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学凯 石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共7页
纵览百年经济发展,我国经历过不少金融风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多元货币风险,到建设与改革时期的高通胀风险、债务风险、银行风险、资产价格风险,再到对外开放中的汇率波动和资本外逃风险、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链供应链重构风险,以... 纵览百年经济发展,我国经历过不少金融风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多元货币风险,到建设与改革时期的高通胀风险、债务风险、银行风险、资产价格风险,再到对外开放中的汇率波动和资本外逃风险、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链供应链重构风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的突发金融风险。中国共产党直面金融风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引领中国经济稳步向前。中国共产党百年金融风险治理的启示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是金融风险治理的关键核心,居安思危是金融风险治理的重要前提,深化改革是金融风险治理的有效举措,回归实体经济本源是金融风险治理的目标导向,维护人民利益和增进人民福祉是金融风险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金融风险治理 演变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嵌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长效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曹源芳 熊颖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其高度创新性与衍生性导致风险监管难度加大。近年来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的频发,说明传统的分散监管模式已无法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管,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内...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其高度创新性与衍生性导致风险监管难度加大。近年来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的频发,说明传统的分散监管模式已无法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管,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内生性制度安排,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基于嵌入理论,在考察政府审计嵌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保障机制基础上,从大数据关联、云审计系统构建、审计结果公告及统一监管平台等方面建立了政府审计嵌入视域下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长效治理机制,以缓解传统监管框架下存在的监管真空和监管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更好地保障互联网金融稳定发展和实现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 嵌入式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金融风险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3
作者 高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15-117,共3页
目前金融风险治理依然以传统科层制的组织机制和治理手段为主,但已经呈现协同治理的趋势,它强调科层内部各组织机构职责划分和沟通协调,注重引入社会和市场第三方力量,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和强化金融服务导向。但地方政府金融风险协同治理... 目前金融风险治理依然以传统科层制的组织机制和治理手段为主,但已经呈现协同治理的趋势,它强调科层内部各组织机构职责划分和沟通协调,注重引入社会和市场第三方力量,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和强化金融服务导向。但地方政府金融风险协同治理依然面临着政策供给难以满足金融风险协同治理的创新性和时效性要求,治理实施与市场服务、监督问责难以保持连贯性,治理实施中的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水平难以应对治理压力等问题。地方政府金融风险治理转向协同治理模式,需要提升金融风险治理政策法规供给的效率;由静态专项治理转向动态过程治理;集中发挥引导职能,加强与治理对象的协调互通;强化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提升风险应对和资源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金融风险治理 科层制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稳定视域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存款保险基金的衔接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小雯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1,共7页
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和存款保险基金衔接机制,提升金融稳定维护能力,是当前立法所须直面的命题。目前,两种基金的衔接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面临法益价值衡量缺位、权责边界规范欠缺、配套保障机制失灵的衔接困境。立法亟需确立系统性风... 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和存款保险基金衔接机制,提升金融稳定维护能力,是当前立法所须直面的命题。目前,两种基金的衔接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面临法益价值衡量缺位、权责边界规范欠缺、配套保障机制失灵的衔接困境。立法亟需确立系统性风险底线原则、市场优先原则的价值顺位,补足两种基金功能定位、衔接标准、使用顺序的法律规范,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决策、信息机制共享的配套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基金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金融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监管科技的实践探索及其完善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震 张夏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91,共13页
作为新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应用,中国监管科技通过技术治理手段,有效提升了金融监管能力,帮助市场和企业实现合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中国监管科技在制度环境、机制体系和契约关系方面有别于西方的内生土壤,在金融监管服务方面呈... 作为新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应用,中国监管科技通过技术治理手段,有效提升了金融监管能力,帮助市场和企业实现合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中国监管科技在制度环境、机制体系和契约关系方面有别于西方的内生土壤,在金融监管服务方面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但中国监管科技发展存在制度环境不完善、中央和地方监管科技权责体系不匹配,以及监管科技在运用中存在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晰等不足。加强监管科技顶层设计以约束“法律父爱主义”,协调央地监管科技与金融监管事权的权责匹配,在政府和市场二元平衡的基础上优化监管科技激励相容和公平竞争的契约关系,推进监管科技国内外合作和标准制定,助力提升中国金融风险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打造监管科技实践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科技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治理 法律父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