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退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路径依赖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其后果研究
1
作者 徐鹏 李廷刚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2-1041,共10页
以2010~2021年非金融衰退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衰退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路径依赖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其后果。研究发现:企业以往对金融资产配置的依赖程度越高,其在面临衰退时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机越强,并且行业同群效应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路径依赖... 以2010~2021年非金融衰退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衰退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路径依赖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其后果。研究发现:企业以往对金融资产配置的依赖程度越高,其在面临衰退时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机越强,并且行业同群效应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路径依赖性;限定其他条件,金融资产配置并不能更好地帮助衰退企业实现业绩逆转,进一步验证了“脱实向虚”假说和消极变革观。异质性研究发现,当衰退企业不是出于融资和复苏动机,而是基于投机动机进行金融资产配置时,金融资产配置对业绩逆转的负向影响更强。此外,细分金融资产类型发现,短期金融资产配置有助于衰退企业实现业绩逆转,而长期金融资产配置并不能帮助衰退企业实现业绩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金融资产配置 路径依赖 业绩逆转 衰退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转型能提升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吗?
2
作者 于恩平 倪中新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8,共13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绿色转型推动企业生产结构优化,从而促进资产配置调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绿色转型推动企业生产结构优化,从而促进资产配置调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本文对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绿色转型对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的作用。结果显示,企业绿色转型能够显著提升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绿色转型通过减轻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两个渠道有效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以及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企业在绿色转型对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提升方面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绿色转型有助于优化企业金融结构,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进一步促进“增效”与“降污”协调平衡发展,为规范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绿色转型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金融资产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对银发群体消费的影响分析——基于社会养老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飞雨 赖沛东 徐艳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8-71,共4页
本文基于2017和2019两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对银发群体消费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探讨社会养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如下: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优化对银发群体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 本文基于2017和2019两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对银发群体消费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探讨社会养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如下: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优化对银发群体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准回归结果证实通过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群体的消费能力;社会养老在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银发群体消费之间发挥了积极的调节效应;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对银发群体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和家庭财富规模差异。具体而言,城乡差异表现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银发群体消费的正向影响效应仅在城镇家庭中显著,而在农村家庭中未能体现;家庭财富规模差异则表现为,高财富家庭中金融资产配置对银发群体消费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银发群体消费 社会养老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金融能力与差异化金融资产配置
4
作者 阿丽娅 王汀汀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选用固定效应面板Tobit模型,探讨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差异化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将促进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同时对增长型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的提升效应大于生存安...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选用固定效应面板Tobit模型,探讨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差异化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将促进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同时对增长型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的提升效应大于生存安全型金融资产;数字普惠金融和居民金融能力在促进不同金融资产配置方面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经济金融信息关注度和金融可得性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家庭差异化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能力 金融资产配置 信息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期权激励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
5
作者 王姝勋 齐云溪 马思超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2,共12页
有效利用金融工具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06—2023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期权激励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 有效利用金融工具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06—2023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期权激励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且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风险承担水平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抑制作用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实施期权激励的有效期越长、激励强度越高,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因此,应充分发挥期权激励对企业资产配置的优化作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风险承担水平,优化期权激励的合约设计,进一步推动企业资源向实体经济领域精准配置,促进经济“脱虚向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期权激励 会计信息质量 风险承担水平 合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能抑制地方国有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吗? 被引量:2
6
作者 窦炜 赵蕾 马莉莉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共11页
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抑制了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区分金融资产类别后研究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显性金融资产规模的抑制效果较明显,但与隐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以及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强度越大时,政府审计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规范政府干预缩减了地方国有企业显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且在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这一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金融资产配置 隐性金融资产 政府审计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晓光 陈聪 郭雅娟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0,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和2019年两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口流动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和2019年两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和城市居民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促进作用更大;同时,人口流动通过影响家庭的社会互动和风险偏好,进而提升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鉴于已有文献鲜有从人口流动视角研究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问题,研究结论丰富了相关文献,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优化人口流动机制、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金融资产配置 CHFS 社会互动 风险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缺陷与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效应检验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俊韡 罗海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9,共10页
以深沪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控缺陷视角,研究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控缺陷的存在会刺激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内控缺陷的披露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无显著影响。进一步... 以深沪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控缺陷视角,研究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控缺陷的存在会刺激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内控缺陷的披露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内部控制整体视角,内控缺陷的修复能抑制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动机上,投机套利是存在内控缺陷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机;作用机制上,内控缺陷的存在主要是通过加剧两类代理冲突,从而影响实体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经济后果上,存在内控缺陷实体企业的过度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会挤出实物投资和减少研发投入;治理机制上,管理层股权激励和大股东持股能抑制存在内控缺陷实体企业的过度金融资产配置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的存在 内控缺陷的披露 实体企业 过度金融资产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产配置与中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 被引量:1
9
作者 邹薇 张青苹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6,F0002,共15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中老年人口金融资产配置与生活满意度的关联值得探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存款等非风险性金融资产的增加对中老年群体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风险性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增加...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中老年人口金融资产配置与生活满意度的关联值得探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存款等非风险性金融资产的增加对中老年群体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风险性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增加则会降低其生活满意度;影响程度随金融资产量、年龄组别、早期经历而具有异质性特征,且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具体而言,中老年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占主导地位,间接效应传导途径包括健康状况、安全感和获得感,其中健康状况的贡献度最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资产对中老年群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示范效应,而负债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既不存在示范效应、也不存在攀比效应;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增强中老年群体金融素养教育,加强对中老年群体健康的关注,提高中老年群体的安全感,加强中老年人口社会资本积累,以强化示范效应、保持宏观经济稳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金融资产配置 生活满意度 KHB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农民工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
10
作者 盛伟 董雅倩 廖桂蓉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5,共14页
教育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的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Probit和Tobit模型来考察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内在传导机制进... 教育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的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Probit和Tobit模型来考察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发现: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会促进农民工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并增加对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民工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潜力较大;就性别而言,教育人力资本在男性农民工的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中影响更大,而健康人力资本对女性农民工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教育人力资本通过提高农民工的风险偏好和金融素养的方式增加其对风险性资产的配置比例;健康人力资本越高,农民工的风险偏好越强,越倾向于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其财产性收入也因此提高。据此,应加速提升农村地区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水平,并优化金融环境,针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农民工自身也要主动学习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水平,拓展了解金融信息的渠道,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优化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异质性 教育人力资本 健康人力资本 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支柱”政策调控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时变关系研究:基于TVP-SV-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11
作者 丁黎黎 赵忠超 王垒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7,共16页
金融科技发展和市场制度变革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双支柱”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面临严峻考验。借助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双支柱”政策调控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态脉冲效应。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 金融科技发展和市场制度变革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双支柱”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面临严峻考验。借助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双支柱”政策调控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态脉冲效应。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特征,二者的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资产的过度配置。相比制度环境冲击,“双支柱”政策调控在面对金融环境冲击时表现出更强的作用效果和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双支柱”政策通过资本流动管理、资产价格稳定和金融风险缓释途径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且对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理解实体企业金融化和完善金融市场制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政府相关部门依据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进行“双支柱”政策调控的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政策调控 金融资产配置 TVP-SV-VAR模型 时变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负加重是否会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亮 潘晨昱 刘宗沅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基于200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税负加重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税负加重会促进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这一促进效应对高技术企业和战略激进型企业更为显著;因税负加重而引发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提... 基于200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税负加重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税负加重会促进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这一促进效应对高技术企业和战略激进型企业更为显著;因税负加重而引发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提高了企业金融错配程度和股价崩盘风险。鉴于此,政府应持续释放减税降费红利,助力企业融资纾困,约束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以推动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税负 金融资产配置 企业风险 金融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中“求新”还是“求稳”:战略变化幅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金融资产配置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旭原 王惠 张世兴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在我国从经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如何通过战略变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战略变化幅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变化... 在我国从经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如何通过战略变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战略变化幅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变化幅度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且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在二者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体现为企业战略变化幅度越大时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越高,进而对创新活动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异质性检验发现,在行业竞争度较低、财务风险较高的企业中,战略变化幅度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变化幅度 企业创新 金融资产配置 行业竞争度 财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与金融资产配置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岩 付龑钰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84,共12页
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0—2022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ESG表现越好,其金融资产配置越少,且该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非污染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 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0—2022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ESG表现越好,其金融资产配置越少,且该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非污染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资源和治理效应,其中治理效应是保障企业金融资产配置随ESG表现提高而减少的关键。此外,企业在提高ESG表现的过程中,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出“脱虚向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资产替代动机 预防性储蓄动机 金融资产配置 脱虚向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晶晶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42,共13页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促进养老金融发展、提高养老生活质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动能。论文从数字经济参与的微观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参与...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促进养老金融发展、提高养老生活质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动能。论文从数字经济参与的微观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参与对不同家庭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参与可以显著提高养老金融资产规模、丰富养老金融资产种类、提升养老金融资产分散度,发挥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家庭参与数字经济活动有助于促进家庭创业决策、提高金融素养水平,从而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村、中西部地区、女性户主和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优化作用更显著。因此,应通过促进家庭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活动、补齐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强化创业技能和金融知识教育培训等措施,推动数字经济参与成为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内生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参与 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 创业决策 金融素养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治理与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捷 李昕柔 上官泽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5,共8页
配置金融资产会对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产生影响,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作为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主体的国家审计更应关注国有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文章基于2010—2018年审计署发布的央企审计结果公告,研究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 配置金融资产会对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产生影响,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作为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主体的国家审计更应关注国有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文章基于2010—2018年审计署发布的央企审计结果公告,研究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会降低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国家审计降低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效应会更显著;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创新投资是国家审计降低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机制;国家审计在降低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后可以促进国有企业价值的提升。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国家审计影响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效应、情境与机制,可以为审计部门密切关注国有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促进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基于老龄化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泽园 亢一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探索老年家庭提升自我养老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8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老龄化视角下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非认知能力的... 探索老年家庭提升自我养老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8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老龄化视角下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非认知能力的上升将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和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社会互动、不同风险偏好间呈现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非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认知能力下降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产生的负向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正向调节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应加强非认知能力培养,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鼓励支持适老龄化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风险投资决策,为养老增添一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非认知能力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服务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颜浩楠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9期187-189,共3页
我国农村家庭资产配置在数字金融的助力下出现了新变化。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金融的可得性、降低成本、提高家庭金融素养这三个机制来提高农村家庭配置金融资产的可能性、多样性及有效性,进而优化农村家庭对已有财富的配置。... 我国农村家庭资产配置在数字金融的助力下出现了新变化。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金融的可得性、降低成本、提高家庭金融素养这三个机制来提高农村家庭配置金融资产的可能性、多样性及有效性,进而优化农村家庭对已有财富的配置。该研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数字金融服务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路径及效果的认识,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家庭资产配置的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资产配置 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税并档降率会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吗
19
作者 范文林 胡明生 唐爽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5-50,共6页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并档降率导致企业金...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并档降率导致企业金融资产的配置增加,金融资产的投资替代效应增强;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区域的企业中,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弱化了增值税并档降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降低作用以及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上述结论可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税收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并档降率 金融资产配置 投资替代效应 财务风险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家庭结构对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20
作者 安强身 牛岩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的数据分析居民家庭结构对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心家庭与直系家庭结构正向激励居民家庭增加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而单人家庭、夫妻家庭则呈现抑制效应。数字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对核心家...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的数据分析居民家庭结构对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心家庭与直系家庭结构正向激励居民家庭增加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而单人家庭、夫妻家庭则呈现抑制效应。数字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对核心家庭与直系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存在促进作用,且因为数字鸿沟的存在抑制了单人家庭和夫妻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的渠道检验显示,家庭结构可以通过金融素养与风险态度两种中介变量影响资产配置。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应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弥合数字鸿沟,帮助居民提高金融素养、树立理性的风险态度,以提升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度,进而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财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结构 金融资产配置 风险态度 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