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老基金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基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协同视角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房连泉 郭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91,共9页
养老基金是重要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激发养老基金的潜力,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还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部分OECD国家的经验,探讨养老基金在现... 养老基金是重要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激发养老基金的潜力,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还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部分OECD国家的经验,探讨养老基金在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养老基金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的良性互动关系,就壮大中国养老金融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活跃资本市场与提振投资信心,二是加大养老基金投入科创企业的力度,三是引导养老保险基金关注绿色投资与社会责任,四是加快培育发展普惠型养老金融,五是推动养老基金与数字金融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金融质量发展 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2
作者 周子卜 郭龙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22,共6页
文章选取我国2013—2023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多种计量模型系统评估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平缓地区... 文章选取我国2013—2023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多种计量模型系统评估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平缓地区与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数据要素应用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证实,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应用 对外开放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强国与金融强国建设中的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第十八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杰 庄腾跃 罗剑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在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探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024年8月9-11日,第十八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来... 在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探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024年8月9-11日,第十八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200余名师生代表汇聚于此,围绕农业强国与金融强国的内涵、特征和建设经验,农业强国与金融强国背景下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战略路径以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本届论坛的一致共识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力,二者具有高度协同性;面对多重现实挑战,需要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加强风险管理,创新保险产品,完善政策与监管环境,扩大普惠金融与试验示范区范围。此外,需在数字金融、农业保险、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创新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核心领域持续发力,以实现农村金融的全面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金融强国 农村金融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资生 邓淑文 蔡宏宇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9,共14页
金融高水平开放可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金融开放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加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进而影响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数据,在测算我国金融开放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和... 金融高水平开放可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金融开放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加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进而影响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数据,在测算我国金融开放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结合TVP-VAR模型研究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时变特征,金融开放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2011年后金融开放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由负转为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金融开放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渠道中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P-VAR模型 金融开放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5
作者 王姣 陈阳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09,共3页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的关键支持力量。明确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依据核心要义,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机理,并提出金融高质量支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质量发展 政治性和人民性 实体经济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海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8,F0002,共9页
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 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统筹发展与安全、赢得大国博弈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增强金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强国 金融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建设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金融发展质量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诗源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5-179,共5页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已成为驱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核心关键力量。然而,如何加快服务业结构优化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自贸区建设,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开放,被认为是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自贸区建设如...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已成为驱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核心关键力量。然而,如何加快服务业结构优化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自贸区建设,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开放,被认为是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自贸区建设如何影响服务业结构优化以及金融发展质量在其中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理解。本文在考虑金融发展质量中介作用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对外开放背景下自贸区建设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有关部门更好地利用自贸区建设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建设能够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质量在自贸区建设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建设 服务业结构优化 金融发展质量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市场化法治化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连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58,共5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金融作为重点领域推进重大改革的一年。建设金融强国,必须推进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金融市场交易应该提升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同时,...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金融作为重点领域推进重大改革的一年。建设金融强国,必须推进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金融市场交易应该提升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同时,构建金融法治工作的大协同格局,应促进金融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为降低融资成本创造信任软条件。由于国内和国外的货币金融环境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通过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和法治化来完善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质量发展 金融强国 市场化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改革对金融市场质量的影响及政策启示
9
作者 吴偎立 雷曜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9,共16页
论文从IPO定价效率、二级市场交易定价效率、交易流动性三个方面,研究了注册制改革对金融市场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相比核准制股票,以注册制方式上市的股票在IPO阶段和二级市场交易阶段的定价效率更高,但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偏低... 论文从IPO定价效率、二级市场交易定价效率、交易流动性三个方面,研究了注册制改革对金融市场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相比核准制股票,以注册制方式上市的股票在IPO阶段和二级市场交易阶段的定价效率更高,但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偏低。第二,异质性检验发现,注册制改革对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和交易定价效率的提升效应分别在炒新效应严重、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股票中表现更强,而对股票流动性的降低效应在股价风险低的股票中表现较弱。此外,进一步研究了注册制改革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注册制公司上市后在研发投入和经营能力方面有更快的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公司中表现更明显。论文为注册制改革的影响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实证证据,对持续推进注册制改革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股票定价效率 股票流动性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金融市场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金融强国建设的短板约束及重要举措 被引量:1
10
作者 完颜素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71,共12页
金融强国是金融强大的国家,更是金融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过程。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必由之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在崛起的进程中,金融均起到了引领和加速作用。我国金融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强国是金融强大的国家,更是金融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过程。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必由之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在崛起的进程中,金融均起到了引领和加速作用。我国金融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客观全面地认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内在优势,同时也要认清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风险和挑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体系在主权货币的国际地位、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国际投资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约束。对此,本文提出推进高水平开放,增强金融发展动力;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建立完备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强化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质量发展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监管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登凯 王满仓 成依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55,共14页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数据,从理论层面对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关...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数据,从理论层面对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各省份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讨论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进步明显,且始终处于稳步推进的状态中。根据八大经济综合区域的划分,各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由沿海及长江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第二,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也从先前的中度协调发展到高度协调。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北部沿海—长江中游—大西南—黄河中游—东北—大西北”依次递减排列的区域特征。第三,就全国及八大经济综合区域而言,金融结构、金融稳健性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较高,金融效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较低。因此,研究结果对促进各省份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 耦合协调模型 灰色关联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 着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雨露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9,共4页
金融作为国家经济的血脉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服务科技第一生产力以及创新第一动力的艰巨使命,承担着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重任。应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发展,通过推进科技金融产品体系供给优... 金融作为国家经济的血脉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服务科技第一生产力以及创新第一动力的艰巨使命,承担着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重任。应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发展,通过推进科技金融产品体系供给优化、大胆探索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优化科技金融组织体系等举措大力发挥银行机构和资本市场在中国特色科技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以精准化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提供广渠道、多层次、全周期、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推进数字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质量发展 金融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捷 陈柳钦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6,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第三,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和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议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树立全国统一发展的战略思维,持续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金融质量发展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农村集体经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克乐 黄剑辉 宋丽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33-138,共6页
文章在阐释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驱动农村集体经济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替代变量与... 文章在阐释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驱动农村集体经济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替代变量与内生性处理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这一结论;但“集体搭台”与“抱团发展”经营模式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依然存在“精英俘获”现象。(2)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的耦合协调性是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从而赋能农村集体经济的深层次原因,联动效应检验以及对比分析支持了这一认知。因此,应当注重农村金融“量”与“质”的协调同步,推动农村金融可持续性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撑保障形式,有效化解农村金融供需结构性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质量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程度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考虑金融发展质量的门槛效应
15
作者 范百灵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3-167,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金融开放逐渐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金融开放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方式,不仅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在金融发展质量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金融开放逐渐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金融开放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方式,不仅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在金融发展质量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金融开放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可能会出现门槛效应。因此,本文将探究金融开放程度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并关注金融发展质量的门槛效应,旨在深化金融开放对服务业结构的影响机制的理解,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力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当金融规模门槛值小于0.14时,金融开放对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起到显著负向作用。当金融规模门槛值高于0.14但低于0.74时,上述负向作用关系略微减弱。金融规模门槛值大于0.74后,金融开放与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关系转变为显著的正向关系。当金融效率门槛值低于0.61时,金融开放对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当金融效率门槛值大于0.61后,金融开放与服务业结构优化关系并不显著。当金融结构门槛值低于2.14时,金融开放对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当金融结构门槛值大于2.14,金融开放与服务业结构优化关系转变为显著的负向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程度 服务业 结构优化 金融发展质量 门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协同推进、区域分化与因地制宜发展
16
作者 邹克 刘翔 +1 位作者 倪青山 张淦尧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共21页
科技金融处于建设金融强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领衔地位,科学合理地编制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科技金融及其效应拓展研究领域的现实需求。从科技金融供给侧视角出发,构建包括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以及七个二级子... 科技金融处于建设金融强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领衔地位,科学合理地编制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科技金融及其效应拓展研究领域的现实需求。从科技金融供给侧视角出发,构建包括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以及七个二级子维度的多层次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多渠道搜集数据,采取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等比次序赋权法,统计测度2013—2022年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全方位地讨论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呈稳步增长趋势,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协同前进,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呈现出多发展极的尖峰右偏拖尾分布特征、东中西部梯次递减与扩散特征、“南快北慢”与向更高水平非均衡发展的演化特征。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强化政策引领与市场协同、因地制宜、“以评促建”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指数 公共科技金融 市场科技金融 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金融监管、影子银行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17
作者 梁博 周兵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5,共7页
地方金融监管是防范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省级地方金融管理局的设立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选取2013—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地方金融监管是防范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省级地方金融管理局的设立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选取2013—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展开实证分析,旨在深入探究地方金融监管对实体企业的去金融化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金融监管可以有效降低实体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支持力度较低的地区以及民营企业、CEO具有金融背景的企业中,这种去金融化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抑制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发展是地方金融监管发挥去金融化效应的主要路径。基于研究结论,得到了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夯实监管基础能力,建立统一强监管框架,破解分业监管弊端等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金融监管 影子银行 企业金融 实体经济 民营企业 金融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区域金融发展质量动态比较与借鉴 被引量:4
18
作者 向琳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25,21,共5页
金融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本身发展质量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本文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质量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测度与分解,并对八大综合经济区金融发展质量动态变动进行对比分... 金融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本身发展质量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本文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质量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测度与分解,并对八大综合经济区金融发展质量动态变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全国金融发展质量、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各省间金融业发展并不均衡,技术进步在各省之间的传递流动不够充分;金融发展质量主要受技术进步的贡献,规模效率的低下是最大"累赘",打破金融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提高整体规模效率,是解决当前金融业发展质量的重点;在区域比较分析中,三大沿海地区金融机构已经超出了最佳生产规模的阶段,需要引入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缩小单个金融机构规模,而东北、长江中游与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应该扩大金融发展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质量 金融效率 技术进步 MALMQU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评价——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俊玲 戴朝忠 +2 位作者 吕斌 胥爱欢 张景智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0,共16页
新时代背景下衡量金融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反映金融自身发展水平,还要包含反映金融支持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因素。本文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三种方法组合赋权,构建省际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新时代背景下衡量金融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反映金融自身发展水平,还要包含反映金融支持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因素。本文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三种方法组合赋权,构建省际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2017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近五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平均水平小幅提高,其中金融自身发展水平、金融支持经济创新发展水平提升较快;各省市在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上各具优势和不足,其中东部发达省市应重点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质量发展 金融发展理论 熵值法 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业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 被引量:3
20
作者 师荣蓉 任保平 鲁璐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65,共10页
从金融业规模、结构、效率、稳定性和风险性五个维度分行业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业增长质量,并分析其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结果显示,金融业效率的优势成为金融业增长质量崛起的动力... 从金融业规模、结构、效率、稳定性和风险性五个维度分行业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业增长质量,并分析其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结果显示,金融业效率的优势成为金融业增长质量崛起的动力,而结构性和稳定性的短板对增长质量提升形成掣肘;从时序变化来看,金融业增长质量处于低水平区间的省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陷阱",而处于高水平区间省份的"高水平垄断"现象却逐渐减弱;从地区差异来看,东部地区金融业增长质量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存在着"中部塌陷"现象,东部地区不同省份金融业增长质量具有收敛趋势,而中、西部地区不同省份之间仍然具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增长质量 时序变化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