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模糊曲线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金雪军 田霖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40-746,共7页
针对目前区域金融研究现状的不足 ,建立了金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将其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部分 ,选取 31个地区作为样本 ,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个区域的金融成长状况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和排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 针对目前区域金融研究现状的不足 ,建立了金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将其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部分 ,选取 31个地区作为样本 ,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个区域的金融成长状况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和排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 ,将全国 31个省区分为 7类 ;在解释性指标的模糊曲线分析中 ,选取设施力指标 ,通过分析得出该指标与金融综合竞争力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设施力对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的解释力和贡献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 指标体系 显示性指标 解释性指标 模糊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的差异比较与模糊曲线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田霖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5,共8页
针对目前区域金融研究现状的不足,建立了全面、客观的金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将其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部分,选取31个地区作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个区域的金融成长状况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和排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针对目前区域金融研究现状的不足,建立了全面、客观的金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将其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部分,选取31个地区作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个区域的金融成长状况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和排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在解释性指标的模糊曲线分析中,选取经济力、开放力、设施力、劳动力、科技力、聚集力、文化力和环境力这8项分力指标,通过分析得出各个分力及各个分力的构成要素均对金融综合竞争力有正向贡献,解释力的各项排名状况和贡献率的不同为寻找阻碍各个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对薄弱的分力、从而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综合竞争力 指标体系 显示性指标 解释性指标 区域金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力与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模糊曲线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田霖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4-48,共5页
针对区域金融研究现状的不足,利用复杂系统原理,建立了全面、客观的金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将其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部分,选取31个地区作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个区域的金融成长状况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和排序,并在... 针对区域金融研究现状的不足,利用复杂系统原理,建立了全面、客观的金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将其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部分,选取31个地区作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个区域的金融成长状况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和排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在解释性指标的模糊曲线分析中,选取科技力指标,通过分析得出该指标以及构成该指标的各个分力与金融综合竞争力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科技力对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的解释力和贡献率很高,因此科技力量对金融的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 指标体系 显示性指标 解释性指标 模糊曲线 科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的聚类分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整合 被引量:5
4
作者 田霖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8,共3页
运用以前研究的基本数据和相关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区的金融竞争力进行聚类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各省区分为七大梯队,利用城市流模型,为每个梯队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备选城市,从而为优化整合金融资源和提高... 运用以前研究的基本数据和相关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区的金融竞争力进行聚类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各省区分为七大梯队,利用城市流模型,为每个梯队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备选城市,从而为优化整合金融资源和提高我国整体金融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综合竞争力 聚类分析 金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