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昱 陈钰清 +1 位作者 郎香香 逯宇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9,共13页
如何使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通过残差比较法构建“金融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海关贸易企业匹配的大样本微观数据测算出口产品质量,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结构... 如何使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通过残差比较法构建“金融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海关贸易企业匹配的大样本微观数据测算出口产品质量,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越高,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越强,金融结构越需由银行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且越能有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优化“金融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主要通过提高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缓解出口企业融资约束两条传导途径推动产品质量提升;“金融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对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规模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高技术、低技术和小型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果显著;随着产品质量水平提升,“金融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逐渐减弱,且存在双门槛值0.4984和0.5934。同时发现,我国应由单纯金融规模扩张逐渐转变到基于技术创新提升金融结构实现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 出口产品质量 最优金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席专家能力匹配度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技术创新模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水利 史童 +1 位作者 王春嬉 谭文俊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3,共5页
基于首席专家能力匹配度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理论分析,构建首席专家能力匹配度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能力匹配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能力匹配度对科... 基于首席专家能力匹配度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理论分析,构建首席专家能力匹配度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能力匹配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能力匹配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协调能力匹配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模式对首席专家能力匹配度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中突变式创新的调节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选择杰出的首席专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席专家 能力匹配 科技成果 转化绩效 技术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空间特征、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八大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宜庆 吴铮波 吴涛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4,共9页
采用我国30个省(区、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区视角对区域间的金融空间特征、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了这三者的耦合关系和空间效应。然后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金融空间特征和技术创新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对... 采用我国30个省(区、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区视角对区域间的金融空间特征、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了这三者的耦合关系和空间效应。然后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金融空间特征和技术创新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金融空间特征、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的测度中,东部沿海经济区评分最高,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次之,随后是东北地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大西北经济区位列最后,各区域三者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且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金融空间特征与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化因为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所以会对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并且有空间溢出效应,而金融空间特征优化却因为会将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所以导致对区域外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空间特征 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千慧雄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6,共11页
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存在着主体功能和攫取两个方向的双重作用。主体功能作用通过甄别机制、监督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人力资本积累机制等促进技术创新;攫取则是金融部门瓜分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这对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一定的... 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存在着主体功能和攫取两个方向的双重作用。主体功能作用通过甄别机制、监督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人力资本积累机制等促进技术创新;攫取则是金融部门瓜分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这对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金融资源动员能力和配置能力主要体现了金融的主体功能能力,金融机构的微观盈利能力则体现了金融部门的攫取能力;金融资源动员能力的提高会增强金融系统对高风险创新活动的包容性,金融机构攫取能力的提高对低端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则会使金融系统倾向于支持低风险技术创新。另外,东部地区虽然有充足的金融资源,但金融部门市场势力也更强大,对实体经济的攫取能力也更强;中西部地区则由于金融资源稀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主体功能能力仍处在边际报酬递增的阶段。因此,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应着重金融基础设施投资,提高金融系统的主体功能能力;东部地区则应强调市场改革,适当削弱金融机构的市场势力,抑制其攫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能力 主体功能能力 攫取能力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资源配置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6
5
作者 谢贤君 王晓芳 雷明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3-52,共10页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经济增长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程度,并在OECD绿色增长战略框架下,运用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度对绿色全要素生...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经济增长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程度,并在OECD绿色增长战略框架下,运用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提高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度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度通过显著改善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效率从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通过内生性处理表明了结论的稳健性。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度的提高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影响程度方面呈现差异;而在经济包容程度不同的地区,提高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度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应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创新水平 资源配置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链匹配能力内涵及维度结构构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袁君霞 吴海宁 高峻峻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9-1089,共11页
围绕供需匹配过程,通过扎根于时尚品企业需求管理实践的多案例研究,深入分析需求链匹配能力的内涵与本质,探究需求链管理中有效发展需求链匹配能力的策略。研究发现,需求链匹配能力具有动态能力的特性;借助动态能力理论,将需求链匹配能... 围绕供需匹配过程,通过扎根于时尚品企业需求管理实践的多案例研究,深入分析需求链匹配能力的内涵与本质,探究需求链管理中有效发展需求链匹配能力的策略。研究发现,需求链匹配能力具有动态能力的特性;借助动态能力理论,将需求链匹配能力分解为需求感知能力、需求链把控能力和需求链重塑能力,并对3种能力的性质与微观基础进行阐述;提出企业需求链匹配能力的发展策略必须同时开发和应用3种能力,才能建立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链管理 需求链匹配能力 结构 时尚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如何影响金融与科技耦合结构?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仁祥 谢文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8,共13页
金融与科技耦合发展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支撑力。当前,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耦合提供了重要的新动能--数据要素。为探究数据要素对金融与科技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路径,以2007—2021年中国省际数据为样本,测算... 金融与科技耦合发展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支撑力。当前,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耦合提供了重要的新动能--数据要素。为探究数据要素对金融与科技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路径,以2007—2021年中国省际数据为样本,测算了金融与科技耦合协调度和数据要素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对金融与科技耦合结构的作用机制和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促进了金融与科技耦合协调度的提升;相比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数据要素更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耦合结构的改善;从金融与科技相对发展水平异质性角度来看,数据要素对金融与科技耦合结构的改善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体现得更为显著。影响机制表明:数据要素能够通过研发能力升级和融资能力升级提高金融与科技耦合协调度,从而改善二者的耦合结构。研究结论为中国未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金融与科技有效结合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与科技耦合结构 数据要素 耦合协调 研发能力 融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匹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
8
作者 李远天 胥英明 王文倩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61,共5页
金融结构调整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主旋律,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并以2001—2019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 金融结构调整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主旋律,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并以2001—2019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拉动作用;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通过显著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而相对于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这一影响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匹配 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政府职能转变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春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9-20,共2页
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体制和政策问题是导致结构性矛盾产生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以何种机制进行调整,在于政府能否摆正位置,正确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经济结构调整 政府职能 中国 金融结构 所有制结构 消费结构 产业组织结构 产品结构 生产能力结构 社会保障体系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非国有经济 技术创新 企业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高涓 朱天一 《商业研究》 2025年第4期141-152,共12页
在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推动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已成为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与技术跃迁的核心战略工具。本研究聚焦于企业入选中国绿色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名单这一典型实践,基于2009—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在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推动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已成为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与技术跃迁的核心战略工具。本研究聚焦于企业入选中国绿色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名单这一典型实践,基于2009—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供应链视角系统评估客户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对其供应商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企业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名单显著增强了供应商的绿色技术创新进程。该效应主要通过供应链金融支持与绿色关注度提升两个路径传导,表现为客户企业增强了对供应商绿色融资资源配置与环境信息认知的引导能力。此外,该激励效应在客户集中度较高、供应商吸收能力较强的情境下更为显著,说明供应链依附关系与能力基础是实现绿色技术跃迁的关键调节因素。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该影响在非国有、非高新技术以及高全要素生产率供应商群体中尤为明显,揭示出绿色治理政策在所有制结构、技术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不同的企业中存在显著的传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技术创新 供应链金融 绿色关注 吸收能力 客户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