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监管腐败:结构性制度成因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煜宇 何松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9,共13页
与金融交易腐败相比,金融监管腐败更具系统性、体制性、隐蔽性和破坏性,是国家金融体制稳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最大敌人"。金融监管腐败的成因应从金融制度结构层面深度探寻。垄断性金融产权制度、行政性金融组织制度和俘获性... 与金融交易腐败相比,金融监管腐败更具系统性、体制性、隐蔽性和破坏性,是国家金融体制稳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最大敌人"。金融监管腐败的成因应从金融制度结构层面深度探寻。垄断性金融产权制度、行政性金融组织制度和俘获性金融监管制度是形成我国金融监管腐败的结构化制度成因。消解金融监管腐败,必须有的放矢,着力推进金融制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明晰金融产权,规范金融监管权力行使,强化金融监管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腐败 金融产权制度 金融组织制度 金融监管制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投行”对国际金融秩序构建的国际主张与世界贡献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晴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4,共7页
现行国际金融秩序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形成的,并在牙买加协定基础之上建构的国际秩序,其在法律理念及制度设计上均存有一定缺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现行国际金融秩序缺陷凸显,改革现行国际金融秩序成为国际社会之共识。... 现行国际金融秩序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形成的,并在牙买加协定基础之上建构的国际秩序,其在法律理念及制度设计上均存有一定缺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现行国际金融秩序缺陷凸显,改革现行国际金融秩序成为国际社会之共识。但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世界各经济体对这一改革持有分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导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在法律性质、功能定位、决策机制及治理结构等各方面都不同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它对国际金融规则将产生重要影响。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并未动摇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中国也并不想脱离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彰显了国际社会对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不满,体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我国对改革现行国际金融秩序的主张与努力。亚投行的成立将"倒逼"国际金融机构的金融改革,助力公平、公正的国际金融秩序的时代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 国际金融秩序 金融组织金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