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新型激励机制 促进金融业长远发展——关于在金融类企业中试行股票期权的模式设计
1
作者 刘增学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1,共3页
股票期权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金融类企业的管理人员时常需要独立地就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战略发展等问题进行决策 ,诸如银行购并、重组以及重大投资等决定给银行带来的影响往往是长期性的 ,效果往往要在数年后才会体现在... 股票期权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金融类企业的管理人员时常需要独立地就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战略发展等问题进行决策 ,诸如银行购并、重组以及重大投资等决定给银行带来的影响往往是长期性的 ,效果往往要在数年后才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上。为鼓励金融类企业管理人员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计划的激励制度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激励机制 ,对促进金融类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金融 发展 股票期权 金融类企业 模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旭原 张世兴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1,共8页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会影响可持续经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11~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会影响可持续经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11~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且投资者关注发挥了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两条路径来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和制度环境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数字化转型对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据此,不仅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研究领域,也为企业如何提高可持续经营能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可持续经营能力 投资者关注 会计信息质量 全要素生产率 金融类企业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管理者自信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来自我国主板市场金融板块股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喆 魏毅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6,共4页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及过度自信理论为背景,利用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主板市场金融板块股2010-2012年的经验证据进行汇总,借鉴并改进Jones模型对我国金融类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进行测度,为管理者非理性角度研究金融企业盈余...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及过度自信理论为背景,利用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主板市场金融板块股2010-2012年的经验证据进行汇总,借鉴并改进Jones模型对我国金融类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进行测度,为管理者非理性角度研究金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新思路。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金融类企业高管存在过度自信,针对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对盈余管理操控程度不大。相关部门应制定有效政策方案.发挥盈余管理的作用,提升金融粪企业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盈余管理 金融类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违规、产权性质与贷款融资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坤 戴文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6,共7页
以2004—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了企业违规背景下的贷款融资。研究发现,企业的违规行为显著影响企业的贷款行为,即与非违规企业相比,违规企业的贷款数量较少,贷款成本较高,并且当企业的违规次数增多,违规程... 以2004—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了企业违规背景下的贷款融资。研究发现,企业的违规行为显著影响企业的贷款行为,即与非违规企业相比,违规企业的贷款数量较少,贷款成本较高,并且当企业的违规次数增多,违规程度严重时,企业的贷款行为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与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违规行为受到的贷款限制更加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违规行为会通过恶化企业现金流、增加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影响企业的贷款成本和贷款数量。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违规及贷款融资文献,对于企业减少违规行为及金融机构制定相关信贷政策和措施具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违规 产权性质 贷款融资 金融上市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
5
作者 汤胜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67,共1页
当前我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在财政部等四部委1999年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两个规则对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的指标划分,各项指标的计分权重以及评价的... 当前我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在财政部等四部委1999年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两个规则对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的指标划分,各项指标的计分权重以及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等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金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 金融类企业 工商企业 保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