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融制度创新:国内银行业应对“入世”挑战的关键
- 1
-
-
作者
吴大庆
王定芳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5,共3页
-
文摘
金融制度包括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管理制度等 ,它是确保金融有序运行的基础。加入WTO ,我国金融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创新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与狼共舞的应对之策 ,而金融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金融制度。
-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创新
制度创新
银行业
WTO
中国
金融法律制度
金融监管制度
金融管理制度
产权多元化
-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3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完善基层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工作制度的思考
- 2
-
-
作者
林炳华
林玲
黄向阳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潮州市中心支行
-
出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2-44,共3页
-
文摘
在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导的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制度下,金融调查统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基层人民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支撑及核心工作。本文尝试从金融调查统计工作制度入手,剖析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调查统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思路和建议,并希望以此推动基层人民银行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
关键词
金融调查统计
基层人民银行
调查统计工作制度
金融管理制度
-
分类号
F832.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交流
- 3
-
-
作者
李华杰
聂晓勇
-
机构
华南师大经济系
-
出处
《产经评论》
1996年第5期24-25,共2页
-
文摘
A.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与交流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初步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很多问题起因于两地金融管理制度、组织结构、金融机构监管方式、运行机制,金融法规等制度方面的不。
-
关键词
金融合作
金融机构
内地与香港
金融管理制度
金融发展
金融中心
香港金融
合作与交流
中国经济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分类号
F832.7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加强结算管理 堵塞资金漏洞
- 4
-
-
-
机构
人民银行广州市分行会计科
-
出处
《南方金融》
1982年第6期17-19,共3页
-
文摘
当前,一场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斗争正在深入开展.从已经揭露出来的大量经济犯罪案件中,我们看到犯罪分子为了取得犯罪活动所需的资金和现金无不与银行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的是利用金融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在开户、结算、贷款和支付现金等方面钻了我们的空子;有极少数银行干部经不起资本主义思想的腐蚀,被拖下了水,内外勾结,大挖社会主义墙脚.许多问题触目惊心,是建国三十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加强结算管理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
关键词
结算管理
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
深入开展
金融管理制度
制度漏洞
汇兑结算
经济犯罪案件
银行
资本主义思想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试论金融稽核工作的超前准备
- 5
-
-
作者
阎金丽
潘金容
李尚火
高波
-
机构
黄石市人民银行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0-40,共1页
-
文摘
试论金融稽核工作的超前准备阎金丽,潘金容,李尚火,高波一、金融稽核工作超前准备的必要性金融稽核工作的超前准备,首先是指在一项新的制度和新的业务开展之前,金融稽核部门应积极参与,具有超前意识;其次是指金融稽核部门应与有关部门保持经常联系,搞好协调配合,...
-
关键词
金融稽核
超前准备
稽核工作
金融体制改革
超前意识
金融业务
稽核制度
人民银行
业务素质
金融管理制度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金融配套措施
- 6
-
-
作者
戴恩成
-
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舟山市分行
-
出处
《山东金融》
1997年第2期37-38,共2页
-
文摘
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金融配套措施戴恩成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以及四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历史的现实,要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粗放经营增长向集约经营增长转变。而要实现经济的集约经营增长,必须要有资金的集约筹...
-
关键词
集约增长
金融配套
金融部门
直接融资市场
技术改造
不良贷款
经营增长
金融管理制度
金融机构
人员素质
-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提高认识 认真执行贷款证制度
- 7
-
-
作者
周秀雯
-
机构
人民银行东莞分行
-
出处
《南方金融》
1997年第3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贷款证
金融机构
提高认识
人民银行
金融管理制度
认真执行
中央银行
信贷管理
金融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亏损——专业银行转轨的最大障碍
- 8
-
-
作者
王秀平
-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信用合作联社
-
出处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1期73-74,共2页
-
文摘
《商业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然而,我们发现转轨的呼声虽高,但实际步伐并不算快,其原因既有体制上的衔接问题,也有思想上的差距,但笔者认为:最大的障碍莫过于专业银行经营上的亏损.一、供给制的管理体制,使银行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多年来,由于受高度集中、完全指令性计划的经济、金融管理制度的制约,银行资金实行的是供给制的方式,银行信贷不仅起不到导向和杠杆作用,相反,资金随着物资走,实际上银行仅仅是社会的现金供应中心和结算中心,即使是信贷的投向、投量,银行也处于结算者的地位,信贷资产和国家的物资达到了高度统一,银行和政府都考虑的是计划的完成情况,而不是计划实施后的真实效应,忽略了银行真正的性质和作用,导致了大量信贷资金的沉淀.二、举步维艰的企业经营,使银行相当部分的资产成为水中月亮.其原因,一是生产资料价格猛涨,产品销售价格上不去.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的党政部门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千方百计要求银行贷款,有的企业交不上税金、管理费也要银行贷款,还美其名曰反正都是国家的.三是企业还贷还息意识差.有的有意转移存款、坐支现金、挂帐、赖帐,有的钻改革的空子,借企业改制之机,搞母体分裂,金蝉脱壳,甩银行债务包袱.四是政策制订上的偏差,
-
关键词
银行转轨
专业银行
银行信贷
银行与企业
信贷资金
地方经济
经营方式
金融管理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银行债务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