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金融科技企业运营效率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静 段进东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7,共8页
为提高我国金融科技企业运营水平,促进金融业数字化进程,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2015-2018年50家涵盖网络借贷类、支付类、互联网保险类、财富管理类金融科技企业的运营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纯技术效率偏低,第一阶段我国金融科技企业... 为提高我国金融科技企业运营水平,促进金融业数字化进程,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2015-2018年50家涵盖网络借贷类、支付类、互联网保险类、财富管理类金融科技企业的运营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纯技术效率偏低,第一阶段我国金融科技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不佳;环境因素通过扩大规模显著影响金融科技企业,除网络借贷类企业不良贷款率增加致使效率降低外,其他类企业效率提升;第三阶段我国金融科技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更不理想,主要在于规模效率偏低,同时受政策规范影响,平均技术效率表现为"倒U形"。剔除环境因素后,四类企业技术效率呈现网络借贷类>支付类>互联网保险类>财富管理类的局面。网络借贷类企业运营效率高于其他三类企业则是依托政策红利和技术革新优势。因此,亟须建立金融科技企业投资回报机制,释放金融科技产业协同效应扩大发展规模,央地联合部署金融科技生态环境,统筹推进不同商业模式金融科技企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企业 运营效率 三阶段DEA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合作如何提升银行效率--基于城商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创新的实证证据 被引量:13
2
作者 房颖 叶莉 温国锋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39,共23页
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开展创新,逐渐成为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突破人才与技术桎梏、提升经营效率的主要途径。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建立起“金融科技合作创新-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银行效率”的影响机理框架,同时以2014—2019年城商行的数据为样... 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开展创新,逐渐成为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突破人才与技术桎梏、提升经营效率的主要途径。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建立起“金融科技合作创新-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银行效率”的影响机理框架,同时以2014—2019年城商行的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创新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合作创新能够显著提高银行效率,且该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赋能创新模式与共建创新模式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后者释放的效率提升效应更大;机制研究表明,资产端风险结构、负债端存款结构与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是金融科技创新作用于银行效率的决定性机制。研究结论对于引导城商行等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有序合作、充分发挥合作的效率提升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创新 银行效率 金融科技企业 城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68
3
作者 陆岷峰 徐阳洋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41,共10页
金融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金融科技有利于优化金融业流程,降低金融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与能力,控制金融的风险。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既可以充分加强科技在金融业的应用,同时对国民经济也具有直接... 金融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金融科技有利于优化金融业流程,降低金融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与能力,控制金融的风险。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既可以充分加强科技在金融业的应用,同时对国民经济也具有直接的贡献。金融科技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具有固有的规律性和特征,研究区域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全国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科技产业 金融科技龙头企业 产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数据监管的企业活跃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罗晓芃 齐佳音 傅湘玲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128,共9页
创业创新的社会热潮带动中国各地新注册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市场风险。基于企业海量数据测算企业活跃度,是进行市场风险识别与防范的重要手段。采用A市8177家金融科技企业在2013-2016年间的多维度工商数据及互... 创业创新的社会热潮带动中国各地新注册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市场风险。基于企业海量数据测算企业活跃度,是进行市场风险识别与防范的重要手段。采用A市8177家金融科技企业在2013-2016年间的多维度工商数据及互联网数据构建企业大数据集,提出基于生命质量理论的企业活跃度定义和相应评价方法,并采用两种测算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测算方法得出的企业活跃度为80%左右,显示出A市金融科技企业具有较高的生命质量。据此,本研究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应以企业活跃度为评估市场主体风险的基础,构建动态更新的企业活跃度评价系统,以实时跟踪企业运营状态,制定信息披露范本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并尝试建立风险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效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政府监管 市场主体风险 企业活跃度 金融科技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