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研究》
1
作者 张忠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整体性趋势显著增强,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也被放大。从经济结构层面看,金融危机的出现与金融业过度自我膨胀、实体经济萎靡有关。各国为提高实体经济在产业经济中的比重实施了许多调控措施,其中...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整体性趋势显著增强,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也被放大。从经济结构层面看,金融危机的出现与金融业过度自我膨胀、实体经济萎靡有关。各国为提高实体经济在产业经济中的比重实施了许多调控措施,其中之一即为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小微企业 调控措施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自我膨胀 金融 结构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业增加值的国内外比较及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完颜素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32,共15页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了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以及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业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维持在一种“相当”的关系上才是合理的。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过度发展倾向,而且金融业的扩张速度随着宏...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了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以及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业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维持在一种“相当”的关系上才是合理的。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过度发展倾向,而且金融业的扩张速度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周期性特征。与国外相比,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增速过快、整体偏高、波动偏大;相比美国而言,我国金融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不显著,金融业的发展与实体经济出现了分离。对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较高的12个地区分析发现,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最快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反而远低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金融业过度发展加大了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波动风险,损害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贷款产出效率过快下降和经济“脱实向虚”。对此,要通过促进实体经济报酬占优、维护金融体系多样性、发展关系型融资和耐心资本等方式来稳定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提升金融支持的精准度和直达性;优化金融监管,全方位规避“脱实向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增加值 经济增长 脱实向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科技金融 供应链金融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金融强国建设的短板约束及重要举措 被引量:1
3
作者 完颜素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71,共12页
金融强国是金融强大的国家,更是金融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过程。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必由之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在崛起的进程中,金融均起到了引领和加速作用。我国金融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强国是金融强大的国家,更是金融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过程。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必由之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在崛起的进程中,金融均起到了引领和加速作用。我国金融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客观全面地认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内在优势,同时也要认清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风险和挑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体系在主权货币的国际地位、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国际投资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约束。对此,本文提出推进高水平开放,增强金融发展动力;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建立完备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强化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高质量发展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监管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金融化的现代性悖论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悦蘅 周小保 《西南金融》 2016年第9期27-31,共5页
金融活动本身包含了以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为核心的现代性价值属性,但金融始终具有脱离实体经济、服务于自我增殖和膨胀的倾向,放任自由的经济金融化过程反而会造成现代性价值的最终消却。本文分析了经济金融化过程中显现出的多重现代性... 金融活动本身包含了以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为核心的现代性价值属性,但金融始终具有脱离实体经济、服务于自我增殖和膨胀的倾向,放任自由的经济金融化过程反而会造成现代性价值的最终消却。本文分析了经济金融化过程中显现出的多重现代性悖论,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化的现实困境,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金融 金融资源配置 资源错配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经济金融结构调整 金融创新 金融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基于“在险增长”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邓瑶 王宇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31,共15页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金融环境的重要变量。数字金融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高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会对经济增长的风险程度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介绍数字金融的内涵,并重点讨...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金融环境的重要变量。数字金融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高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会对经济增长的风险程度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介绍数字金融的内涵,并重点讨论了数字金融的普惠性特征及风险性特征;其次,详细梳理了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而,使用“在险增长”研究方法对我国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及风险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平均预期,还能降低经济意外失速的风险,从整体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经济增长 在险增长 金融科技 小微企业融资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建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30,共10页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变量,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商业银行存款规模、资产规模和人均GDP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在金融深化和金融广化的双重影响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内生增...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变量,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商业银行存款规模、资产规模和人均GDP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在金融深化和金融广化的双重影响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内生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金融深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储蓄存款规模的扩张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金融广化水平仍需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和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作用并不明显。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为金融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增长理论 金融深化 金融广化 经济增长 信贷资金配置 经济金融 金融约束 金融抑制 经济结构转型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脱实向虚”与虚拟经济繁荣:基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实证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世美 沈丽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41,共10页
本文根据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差异,构建货币“脱实向虚”和虚拟经济繁荣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得出:货币“脱实向虚”与虚拟经济存在相互作用的正反馈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房地产业、金融业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 本文根据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差异,构建货币“脱实向虚”和虚拟经济繁荣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得出:货币“脱实向虚”与虚拟经济存在相互作用的正反馈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房地产业、金融业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性部门,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业对货币产生的“脱实向虚”作用强于房地产业;货币“脱实向虚”对金融业的作用力度比房地产业更大,提高利率对房地产业具有一定抑制效应,但对金融业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实向虚 虚拟经济 金融资产 虚拟资产 房地产市场 货币政策 利率政策 货币供求 宏观调控 房地产调控 资产泡沫 风险防控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全要素生产率数据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耿宣 贾钦民 +1 位作者 谭云丹 李振新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5-44,共10页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模型提出了以金融支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首先从理论方面阐述了该路径的有效性;然后将其应用于四川省经济增长实践,分析发现:2008年之前的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增长,但是自从2008年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之后...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模型提出了以金融支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首先从理论方面阐述了该路径的有效性;然后将其应用于四川省经济增长实践,分析发现:2008年之前的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增长,但是自从2008年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之后,信贷余额在高基数上持续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为负增长,表明2008年之后的四川省信贷投放并没有提振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提出了引导金融支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高质量发展 内生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 产业转型升级 金融风险防范 金融创新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金融资源配置与中小企业破产风险 被引量:3
9
作者 崔智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0,共5页
文章将2015年、2016年先后两批次推行的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对中小企业破产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入选创建信用示范城市的中小企业破产率显著降低,金融支持... 文章将2015年、2016年先后两批次推行的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对中小企业破产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入选创建信用示范城市的中小企业破产率显著降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是二者间的重要机制。进一步讨论发现,该抑制效应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城市、弱社会信任以及强市场一体化分组中更为明显;社会信用具有空间外溢效应,创建信用示范城市能够降低相邻城市中小企业的破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中小企业 破产风险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金融与经济》上半年热点选题
10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4,共1页
1.货币政策、审慎监管与跨周期调节2.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相关问题3.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4.宏观政策与经济稳健运行5.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风险防控6.“双循环”格局下我国金融风险防控研... 1.货币政策、审慎监管与跨周期调节2.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相关问题3.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4.宏观政策与经济稳健运行5.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风险防控6.“双循环”格局下我国金融风险防控研究7.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8.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9.金融支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 风险防控 利率传导机制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审慎监管 双循环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研究 被引量:55
11
作者 陆岷峰 徐博欢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8,共10页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在改善我国金融服务的不均衡、不充分状态,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其中重点是解决好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虽然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在改善我国金融服务的不均衡、不充分状态,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其中重点是解决好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虽然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究其原因,各类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上均存在不足,使得供给端与需求端不匹配,因此,解决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结合国内外经验看,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实体、服务小微为本,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布局,明确各自发展战略,同时做好对金融风险的预警与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小微企业融资 民营企业 微型金融机构 微型金融 普惠金融 民营经济 金融扶贫 风险防控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思考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桤伦 郑炫圻 朱毅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8,共13页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对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主体,应继续深化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角色。在厘清“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国内外支...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对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主体,应继续深化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角色。在厘清“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国内外支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现有做法的前提下,本文提出,商业银行下一步需重点深化投贷联动机制,完善精细化信贷管理机制,积极构建供应链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银政企合作,深化与产业园区的合作,培育综合性科技金融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 科创企业 中小企业融资 科技金融 产业链 供应链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市场化方式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胥爱欢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7-65,共9页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运用市场化方式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激励机制,在充分发挥货币当局、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等各自作用的同时,尊重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合理利益诉求,通过一系列外在政策措施的引入,...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运用市场化方式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激励机制,在充分发挥货币当局、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等各自作用的同时,尊重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合理利益诉求,通过一系列外在政策措施的引入,修正金融机构的利益目标函数和预算约束条件,让金融机构在修正后的决策框架下自主决策金融资源配置,使得金融机构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过程中也能够最优化自身利益,进而实现小微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为此,本文从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激励机制的角度,重新检视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深入剖析运用市场化方式构建和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激励机制的关键要点,并据此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融资 融资约束 融资激励 微型金融 融资成本 金融资源配置 信息不对称 监管激励 政策激励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风险防控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多级流转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与国内实践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姜浩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39,共7页
供应链金融模式整合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应链上小微企业缺抵押、缺担保、缺信用以及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在传统的单级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只有核心企业上游的一级供应商能够利用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 供应链金融模式整合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应链上小微企业缺抵押、缺担保、缺信用以及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在传统的单级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只有核心企业上游的一级供应商能够利用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进行融资,核心企业信用无法向上穿透至二级至N级供应商,而供应链上距离核心企业越远的供应商往往资质越差,缺抵押、缺担保、缺信用的状况更为突出,更需要通过供应链进行融资。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构建信用多级流转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二级至N级供应商的融资问题。近年来,部分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等供应链金融参与方开始利用新技术推出信用多级流转的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供应链融资的覆盖范围得到有效扩大。但信用多级流转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部分障碍,需要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的有效支持以及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多级供应链 信用多级流转 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生态 小微企业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 产业链 区块链 大数据 智能合约 金融科技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金融化及其资源错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文溥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31,共10页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迹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也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一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已相对较大;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迹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也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一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已相对较大;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门限模型进行定量估算,发现当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62%后,我国即表现出了过度金融化的现象。过度金融化将通过扭曲资本配置、劳动力配置和企业决策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过渡金融化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金融 脱实向虚 虚拟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门限模型 金融监管 资本配置 资源错配 金融危机 系统性金融风险 民营企业融资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华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4,共11页
金融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建立健全一套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稳定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改革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 金融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建立健全一套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稳定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改革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高金融供给体系的质量。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然后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从规模、结构、稳定性和效率等维度分析了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每个维度上讨论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规模 金融结构 金融稳定性 金融效率 杠杆率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创新形势下中小企业金融扶持分析
17
作者 汪阳轮 云虹 +1 位作者 张蓉竹 文彬 《西南金融》 2016年第8期53-59,共7页
对我国中小企业地位、发展历程、扶持政策、融资环境等进行深入分析,对比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加强中小企业扶持的顶层设计,在融资渠道上强化机制体制创新,更新发展理念,构建信用体系,发展公共服务,优化金融市场的制度设... 对我国中小企业地位、发展历程、扶持政策、融资环境等进行深入分析,对比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加强中小企业扶持的顶层设计,在融资渠道上强化机制体制创新,更新发展理念,构建信用体系,发展公共服务,优化金融市场的制度设计,引入金融监管的容错机制,设立服务企业的专营银行,构建担保机构、保险机构融合的风险分担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融资体制建设 金融扶持政策 融资环境 信用体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融市场化角度看投资效率和投资增速的下滑
18
作者 谢云峰 《西南金融》 2016年第9期22-26,共5页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而投资效率和投资增速呈现同步下行态势。对此,本文围绕"金融市场化——影响投资效率——促进投资增长"的思路,首先探究了投资效率和投资增速的关系,发现效率下降是近年来投资放缓不容忽...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而投资效率和投资增速呈现同步下行态势。对此,本文围绕"金融市场化——影响投资效率——促进投资增长"的思路,首先探究了投资效率和投资增速的关系,发现效率下降是近年来投资放缓不容忽视的原因;其次,分析表明2011年以前金融市场化对投资效率总体起促进作用,但2012年后存在三方面问题,使得金融市场化的积极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在假定上述问题和障碍不同程度地被解决的基础上,对未来投资增长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投资效率 投资增速 资本配置 利率市场化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的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研究--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文良云 卢鹏宇 《西南金融》 2016年第10期55-58,共4页
本文根据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对广安516户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小微企业在成立期偏向于内源融资;在成长期,虽然内源融资仍占主导地位,但外源融资比例上升;到了成熟期,内源融... 本文根据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对广安516户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小微企业在成立期偏向于内源融资;在成长期,虽然内源融资仍占主导地位,但外源融资比例上升;到了成熟期,内源融资比例下降,外源融资比例继续上升,当内外源融资比例接近时达到平衡;随着小微企业发展进入衰退期以及经济发展进入下行期,小微企业采取外源融资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小微企业将不得不调整融资策略,重新选择以内源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随后本文分析了当前广安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变化规律提出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小微企业融资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融资结构 融资成本 内源融资 外源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之路——兼论成都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津 房红威 王瓅学 《西南金融》 2017年第6期42-47,共6页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注重存量金融资源的利用和结构的优化,同时,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向创新借力。面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机遇、变化与挑战,成都市在自身金融禀赋的优势和局限下,为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辐射力更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有新的着力点,即通过与现有金融中心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市场结构 金融资源禀赋 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集聚 金融创新 区域经济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