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开放度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瑜 李书华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7,共6页
本文搜集了1990年—2009年52个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金融开放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金融开放程度虽然降低了产出波动的幅度,却增加了总消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波动幅度,但是在引入人力资本存量、本国... 本文搜集了1990年—2009年52个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金融开放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金融开放程度虽然降低了产出波动的幅度,却增加了总消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波动幅度,但是在引入人力资本存量、本国金融发展水平和公共治理环境制度因素与金融开放度的交叉项后,金融开放明显降低了一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程度。因此,只有在本国良好的制度水平和健康的金融体系环境下,金融开放才可以降低对宏观经济波动造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度 宏观经济波动 制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和瑞 朱晓宏 赵巧芝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44-147,共4页
文章把握"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在金融开放发展中的空间交互特征及动态趋势,基于资本流量模型测算沿线56个经济体在2008—2018年的金融开放度,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展开空间分布特征测算。结果显示:研究期内"一带一路"... 文章把握"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在金融开放发展中的空间交互特征及动态趋势,基于资本流量模型测算沿线56个经济体在2008—2018年的金融开放度,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展开空间分布特征测算。结果显示:研究期内"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金融开放度从低水平的正向空间自相关转变为随机分布。基尼系数测算结果显示,56个经济体间在金融开放度方面的地区差异大致呈现为"U"型曲线,空间异质性特征不断提高,马太效应凸显。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显示,四大区域间金融开放差异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各群体内部发展差异,而跨群交叉影响的贡献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金融开放度 基尼系数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金融开放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了吗?——基于企业治理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梓旗 陈冬宇 石蓉荣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0-128,F0003,共10页
本文选取2012—2020年中国A股2809家上市企业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开放度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大金融开放度能够从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两个维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验证了企业治理能力和外资参股... 本文选取2012—2020年中国A股2809家上市企业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开放度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大金融开放度能够从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两个维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验证了企业治理能力和外资参股比列是金融开放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渠道。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开放度提升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优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家族企业。基于此,笔者提出国家应该适度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平衡外资流入的渠道以优化金融资源利用率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度 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治理 企业治理能力 外资参股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会增加中国宏观经济不稳定吗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7,125,共10页
金融开放与宏观经济不稳定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吗?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含金融开放度和利率调整时滞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通过MATLAB随机数值模拟分析了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通过影响各国之间经... 金融开放与宏观经济不稳定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吗?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含金融开放度和利率调整时滞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通过MATLAB随机数值模拟分析了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通过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冲击的传导,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金融开放度的增加和利率调整时滞的缩小有利于减少中国技术冲击产生的福利损失,但会增加国外产出冲击和利率冲击给中国造成的福利损失。根据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中国应该坚持适度、灵活的金融开放策略,并且坚持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度 利率调整时滞 宏观经济不稳定 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明霞 高艺格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160,共8页
自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提出以来,其对局部金融领域的评价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引入到对吉林省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价之中,选取年度经济生产总量及固定资产投资状况、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及金融深化... 自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提出以来,其对局部金融领域的评价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引入到对吉林省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价之中,选取年度经济生产总量及固定资产投资状况、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及金融深化指标和金融开放度、刑事案件的收结数量、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贷款率、政府的财政支出等指标,对吉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作了基本描述和分析,然后横向比较和分析了吉林省、辽宁省和江苏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深化指标 金融开放度 信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落差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闫乐 范建红 王冰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45,共10页
制度距离是银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距离究竟产生“助力”还是“阻力”?以2009—2018年间进入61个国家(地区)的23家中资银行为研究对象,考虑制度距离的大小和方向,从国家(地区)之间的制度落差出发,探究制度落差对中资银行国际化... 制度距离是银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距离究竟产生“助力”还是“阻力”?以2009—2018年间进入61个国家(地区)的23家中资银行为研究对象,考虑制度距离的大小和方向,从国家(地区)之间的制度落差出发,探究制度落差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东道国(地区)金融开放度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管制逆差和规范逆差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呈现“距离助力”效应,凸显“外来者优势”;管制顺差和规范顺差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具有负向影响,呈现“距离阻力”效应,体现“外来者劣势”。东道国(地区)金融开放度能够减弱管制顺差和规范顺差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的负向影响,增强规范逆差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在管制逆差下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落差 中资银行 国际化程度 金融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