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宏观效应模拟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冬梅 周明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5-159,共5页
文章研究上海自贸区推出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开放创新措施(如果在全国推广)对宏观经济的效应。通过构建开放环境下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建立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宏观经济模拟评... 文章研究上海自贸区推出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开放创新措施(如果在全国推广)对宏观经济的效应。通过构建开放环境下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建立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宏观经济模拟评价模型,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刻画利率、汇率对各宏观经济指标的脉冲响应冲击。结果显示,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短期、长期影响均有限,汇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影响较大(最大达到-3.86%),且对各经济指标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金融开放创新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效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创新深化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2
作者 李越 刘洪愧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4期52-54,共3页
金融开放创新的深化迫切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加快综合化经营。文章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说明商业银行综合化举措,包括:制定较为完善的综合化经营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化子公司,提高银行与综合化子公司协同发展能力,且将综合化... 金融开放创新的深化迫切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加快综合化经营。文章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说明商业银行综合化举措,包括:制定较为完善的综合化经营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化子公司,提高银行与综合化子公司协同发展能力,且将综合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文章进而提出了国家支持商业银行综合化的政策建议:国家层面要坚定支持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战略方针;具体则要放宽银行业从事其他金融业务的限制,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差异化推进方式,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综合化经营的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创新 商业银行 综合化经营 中国工商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评价——基于“反事实”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周明升 韩冬梅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8,共6页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其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改革核心领域先行先试,推出多项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举措。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政策效果如何,对上海经济产生什么效应,...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其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改革核心领域先行先试,推出多项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举措。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政策效果如何,对上海经济产生什么效应,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运用"反事实"方法,将金融开放创新作为内生变量,通过"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变化→上海市GDP等经济指标变化"的路径,就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拉升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季度增长率4.32个百分点,对上海GDP增长率的贡献达到8.39%,已经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金融开放创新 “反事实”研究方法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效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开放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基于金融业政策效应视角 被引量:30
4
作者 任再萍 黄成 施楠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4-192,共9页
本文将金融业增加值作为中间传导因素,利用合成控制法和多元回归,分三步实证分析了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开放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直接拉动了上海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拉动作用... 本文将金融业增加值作为中间传导因素,利用合成控制法和多元回归,分三步实证分析了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开放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直接拉动了上海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拉动作用,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与开放政策对GDP的贡献显著,呈逐年递增趋势。最后对提高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开放水平提出了加大负面清单力度、推动自贸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完善营商环境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金融开放创新 经济增长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