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端不确定性与金融市场稳定——来自股价崩盘风险的证据
1
作者 王春峰 路羚 +2 位作者 姚守宇 王子伟 程飞阳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50,I0054-I0058,共13页
金融兴,经济兴,金融稳,经济稳。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极端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行为的变化,及其对金融市场... 金融兴,经济兴,金融稳,经济稳。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极端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行为的变化,及其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极端不确定性升高会对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极端不确定性升高会改变公司信息披露决策,降低上市公司披露负面消息的意愿并为其隐瞒坏消息提供机会,进而导致股价崩盘风险加剧,影响金融市场稳定。此外,极端不确定性上升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企业投资决策和人事决策方面。异质性分析表明,极端不确定性上升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加剧作用在经营波动较大、外部压力较大、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在极端不确定性环境下有效监管企业行为、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平稳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理论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不确定性 金融市场稳定 信息披露质量 股价崩盘风险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尾部系统风险视角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政 赵轶薇 卜林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9,共12页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引领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尾部系统风险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尾部系统风险间呈现U型关系。数字化转型通过影响信息质量和资金状况作用于...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引领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尾部系统风险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尾部系统风险间呈现U型关系。数字化转型通过影响信息质量和资金状况作用于个股的尾部系统风险。就信息质量而言,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信息操弄程度和股价信息含量分别呈现U型和倒U型关系。就资金状况而言,数字化转型将降低企业内部现金充裕度,并增强企业金融投资趋势。此外,数字化转型对尾部系统风险的影响在有数字化研发项目、高管薪酬水平较低、财务风险水平较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地方金融监管强度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为深化企业改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尾部系统风险 信息质量 资金状况 金融市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短语句法结构复杂度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小云 李皓若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1,共19页
基于前沿的短语句法复杂度识别方法,本文对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并使用2005年第三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探究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复杂度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较低的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 基于前沿的短语句法复杂度识别方法,本文对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并使用2005年第三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探究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复杂度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较低的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有利于股票市场和中长期国债市场维持稳定,但是会导致债券市场的整体价格波动幅度上升。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对外汇市场的影响较小。对央行货币政策报告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主要通过前瞻性指引部分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复杂度 中央银行沟通 金融市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情绪、市场流动性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时变分析视角 被引量:14
4
作者 姚登宝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106,128,共14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新指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应用TVP-SV-SVAR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均是金融市...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新指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应用TVP-SV-SVAR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均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效应逐年减弱且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度日益增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的互动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另外,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时变影响在危机期间和平稳时期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市场流动性 金融市场稳定 TVP-SV-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如何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作华 郭春萌 葛锐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4-67,共14页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如何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可以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机构...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如何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可以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以及降低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可以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更显著,而在“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中则被显著削弱。本研究揭示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在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对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退出威胁 股价崩盘风险 金融市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市场稳定性研究--基于大宗商品金融化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用明 邵航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2,共19页
近年来“大宗商品金融化”现象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市场稳定性面临诸多挑战,探究商品金融化视角下的金融市场风险防范对维持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系统梳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大宗商品金... 近年来“大宗商品金融化”现象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市场稳定性面临诸多挑战,探究商品金融化视角下的金融市场风险防范对维持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系统梳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大宗商品金融化对中国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同时基于改进的商品期货定价模型,从金融化视角详细剖析金融市场稳定性受商品价格、供给和需求冲击的边际效应,比较其在长短期和市场波动环境方面的异质性特征。其次,利用2000—2020年一季度美国金融市场和2010—2019四季度中国金融市场样本,分别构建金融化指标和金融市场稳定性指标,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金融市场稳定性、商品价格以及金融化程度之间的结构化关系。最后考虑市场波动差异,特别是金融危机或新冠疫情这类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的冲击,实证检验商品金融化程度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门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中美两国商品指数市场中,金融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短期冲击影响程度最大,各个市场受冲击后的1至2年内价格水平均能恢复均衡状态;金融市场稳定性受大宗商品金融化影响显著,特别是在商品指数市场;相较于大宗商品供给、需求和价格,金融市场稳定性在短期内由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主导;商品金融化程度在短期内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负面影响较长期更显著,影响程度也更深;从长期看,金融市场稳定性由大宗商品价格主导,而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影响则较弱;进一步通过门限模型证实,相对于金融市场低波动环境,在高波动环境中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短期影响力更强。据此,对尚处发展阶段的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优化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持仓报告制度体系,强化对金融交易者持仓识别与金融化程度监测;第二,分市场环境监管机构投资者持仓,避免“一刀切”持仓限制,因人施策差异化管理市场金融投机行为;第三,建立金融市场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金融市场风险识别效率,防范金融风险跨市场蔓延,合理应对大宗商品金融化现象,维护金融市场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商品 金融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金融市场稳定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公开传染模型的金融市场稳定性测度:1992-2011
7
作者 王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44-147,共4页
文章构建了证券法信息公开制度的传染性模型,对证券市场的负面信息造成损失的传染性进行研究,利用我国1992~2011年宏观金融数据计算证券市场的部门传染乘数和总传染乘数测度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认为证券法信息公开制度对证券市场本身... 文章构建了证券法信息公开制度的传染性模型,对证券市场的负面信息造成损失的传染性进行研究,利用我国1992~2011年宏观金融数据计算证券市场的部门传染乘数和总传染乘数测度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认为证券法信息公开制度对证券市场本身以及整个金融系统会产生较大传染性,由于乘数作用的存在,负面信息的传播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但这种传染性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同时金融系统中不同部门的传染性也存在较大差别,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部门传染性和总传染性相对较低,较高的储蓄额保证了证券市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 传染乘数 金融市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质押渠道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海强 赵潇洋 李东旭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95,共15页
2018年股权质押危机引发各界对股权质押风险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4年-2019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明细数据,从股权质押业务由场外到场内演变的角度,探究股权质押渠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场内、场外质押渠道对股价崩盘风... 2018年股权质押危机引发各界对股权质押风险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4年-2019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明细数据,从股权质押业务由场外到场内演变的角度,探究股权质押渠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场内、场外质押渠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场内质押比例越高,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越大,而其场外质押比例并未显著提升股价崩盘风险.本文进一步以2013年场内质押交易开放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发现进行机制检验,结果发现场内质押逐日盯市和强制平仓的风险处置机制,在股价下行阶段容易触发杠杆效应,引发崩盘危机.上述发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替代机制检验后保持稳健.本文从股权质押渠道的角度为完善我国股权质押交易机制提供了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质押渠道 杠杆效应 股价崩盘风险 金融市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金融市场稳定: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小燕 苏卫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矛盾的,但以社会责任为纽带二者就有了必然的联系。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必要性,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 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矛盾的,但以社会责任为纽带二者就有了必然的联系。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必要性,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对金融市场稳定没有显著影响,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董事会持股比例对金融市场稳定都有显著的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 金融市场稳定 社会责任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市场稳定与企业流动性管理——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亚童 杨贝贝 乔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7,共7页
金融市场稳定是影响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3年至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用现金持有量和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分别度量企业流动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情况,实证研究股价崩盘风险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崩... 金融市场稳定是影响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3年至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用现金持有量和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分别度量企业流动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情况,实证研究股价崩盘风险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崩盘风险升高时,企业会增加现金持有且现金持有价值更高,验证了现金持有的“权衡理论”。在区分产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差异后,发现股价崩盘风险对企业现金持有量和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更显著。因此,公司应提高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水平,政府应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以缓解其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以降低由于经济政策波动而产生的对于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稳定 流动性管理 股价崩盘风险 现金持有 现金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调研、真实盈余管理与金融市场稳定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钊新 齐红玉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2,共7页
本文利用深市A股上市公司2014-2021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机构调研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调研与股价崩盘风险存在U型关系,低于阈值的机构调研行为将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超过阈值的机构调研行为将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 本文利用深市A股上市公司2014-2021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机构调研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调研与股价崩盘风险存在U型关系,低于阈值的机构调研行为将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超过阈值的机构调研行为将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在U型关系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且U型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调研 真实盈余管理 金融市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机制与股票市场稳定性——基于周末效应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欣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5-60,共6页
卖空交易是否加剧股票市场波动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本文基于周末效应视角,运用混合面板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卖空交易对周末效应的影响,进而分析卖空交易对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卖空交易显著增强了股价的周末效应... 卖空交易是否加剧股票市场波动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本文基于周末效应视角,运用混合面板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卖空交易对周末效应的影响,进而分析卖空交易对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卖空交易显著增强了股价的周末效应,且股价的周末效应越强,卖空交易的影响越大。我国融券交易机制不仅未能起到"股票市场稳定器"作用,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监管当局应对融券交易机制加以完善,控制其对股票市场稳定性的不利影响,保障我国股票市场的长期平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稳定 融资融券 周末效应 有效市场假说 卖空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去的十年: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效应研究
13
作者 连玉君 李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在贸易摩擦中,被遏制方如何应对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在“反事实”框架下讨论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实施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策具有积极作用,其... 在贸易摩擦中,被遏制方如何应对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在“反事实”框架下讨论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实施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策具有积极作用,其人均GDP处理效应由1987年的188.48国际元增加到1991年的2302.95国际元。然而,在此过程中,过度金融自由化和货币政策不稳定,导致资产价格剧烈波动,金融市场缺乏稳定性。这些变化导致传统主银行制度部分失效,并进而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表现为人均GDP处理效应自1992年开始不断下降至1996年的787.16国际元。以史为鉴,我们认为中国的应对措施——逐步释放金融市场风险,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协议 合成控制法 金融市场稳定 中美贸易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款市场竞争、负债结构调整与商业银行持续经营能力——美国银行业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晓亚 陈华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85,共7页
回顾存款利率上限的存废对美国银行业竞争强度和风险的影响,理清存款市场竞争加剧、批发性融资依赖与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下降之间的动因与逻辑,以期对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尾声的我国银行业提供经验参考。研究表明,在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qu... 回顾存款利率上限的存废对美国银行业竞争强度和风险的影响,理清存款市场竞争加剧、批发性融资依赖与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下降之间的动因与逻辑,以期对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尾声的我国银行业提供经验参考。研究表明,在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法定"上限价差扩大时,利率管制带来资金"脱媒"提速,银行需更多从批发性市场融资以支撑资产端的持续扩张,其结果是资金期限错配程度的不断提高与负债稳定性的显著下降。如何打破金融产品刚性兑付、建立差异化约束机制、培育风险管理能力以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应成为我国市场的监管与参与主体着力研究、尽快落地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 批发性债务融资 市场流动性风险 金融市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大数据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潘子成 柏淑嫄 +1 位作者 易志高 汪伟忠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8-957,共10页
以2009~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大数据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应用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且当公司雇佣信息技术背景高管和位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时,以上关系更为明显。... 以2009~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大数据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应用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且当公司雇佣信息技术背景高管和位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时,以上关系更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应用主要通过提高监管力度和决策效率两条路径来抑制崩盘风险。此外,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分析了大数据应用的崩盘风险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抑制效应在成熟期最为明显,成长期次之,在衰退期则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应用 股价崩盘风险 金融市场稳定 信息技术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信息披露能否抑制股票价格波动风险?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成颂 陈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2,共13页
基于2009—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究ESG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波动风险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抑制了股票价格波动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 基于2009—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究ESG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波动风险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抑制了股票价格波动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ESG披露主要通过降低机构投资者抱团来抑制股价波动。进一步分析发现:外部的媒体关注强化了ESG信息披露的风险降低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在制造业等特定行业、信息披露质量高以及中、东部地区的企业中,ESG披露对股价波动风险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在理论上为探索ESG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上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稳定以及风险防范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信息披露 股价波动风险 机构投资者抱团 媒体关注 金融市场稳定 风险防范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沪深股市行业板块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延双 庄新田 +1 位作者 王健 宫晓莉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57,共24页
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时间节点,分别构建贸易摩擦前、后的中国沪深股市行业间风险溢出网络.基于多种网络中心性指标,构建反映行业风险传染及风险承受强度的综合指标.从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股市稳定性、网络结构变化等角度分... 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时间节点,分别构建贸易摩擦前、后的中国沪深股市行业间风险溢出网络.基于多种网络中心性指标,构建反映行业风险传染及风险承受强度的综合指标.从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股市稳定性、网络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贸易摩擦对股市的影响,探究影响各行业风险传染(承受)强度的因素,并在贸易摩擦背景下识别影响行业网络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贸易摩擦事件促使股市系统性风险加剧及稳定性水平下降,并降低网络的鲁棒性;2)在短期内,贸易摩擦对网络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在中长期上,贸易摩擦对网络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宏观经济指标、汇率、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将逐渐主导网络稳定性的变化;3)贸易摩擦后,各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影响各行业风险传染(承受)强度的因素也不尽相同.研究结论对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把控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宏观审慎管理 风险溢出网络 系统性风险 金融市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