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演变与改革方向:1949—2019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曦
金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5,共13页
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演变历程,将之区分为四大阶段,阐释不同阶段下货币供给机制及宏观调控效率,探讨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和改革方向。“大一统”时期(1949—1984),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功能于一...
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演变历程,将之区分为四大阶段,阐释不同阶段下货币供给机制及宏观调控效率,探讨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和改革方向。“大一统”时期(1949—1984),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功能于一身,实行“统存统贷”式的计划指标管理;数量管理时期(1985—1997),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本质上仍实行信贷计划管理;1998年之后进入间接调控时期,实行价格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综合间接调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面对传统货币政策失效的窘境,政策创新成为新常态下的主旋律。纵观体系演变,可以发现其完全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制度特征,以市场化和间接化调控作为改革方向,并体现出明显的试错式渐进转轨特征。最后,结合当前中国经济体制二次转轨和金融开放深化和广化的要求,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演变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分层次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中央银行职能
2
作者
丁邦石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2期13-16,共4页
一、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分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央银行的体制对于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体制都是根据该国的经济、政治体制而设立的。
关键词
中央银行体制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货币政策目标
金融
机构
分层次
央行
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
监管
银行职能
政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场经济与金融宏观调控
3
作者
成学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34-38,共5页
市场经济的自身缺陷和消极作用,决定了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稳定货币为目标,以独立自主的中央银行为主体,以间接调控为...
市场经济的自身缺陷和消极作用,决定了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稳定货币为目标,以独立自主的中央银行为主体,以间接调控为主要手段,以商业银行为主要微观金融基础,以健全的金融法规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经济与
金融
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
市场经济的发展
金融
法规
稳定货币
调控
手段
货币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
4
作者
苗永平
许少勋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5期8-11,共4页
金融作为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杠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尽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目前金融宠观调控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虽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金...
金融作为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杠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尽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目前金融宠观调控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虽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
国民经济
适应市场经济
新体制
金融
机构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区域金融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
《征信》
1997年第4期16-24,共9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要缓解这些矛盾,解决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必须加强,尤其是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更是如此.但是作...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要缓解这些矛盾,解决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必须加强,尤其是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更是如此.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货币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呈现区域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方面,必须从我国的客观现实出发,着力研究和加强中央银行的区域性金融宏观调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中央银行
理论与实证分析
区域性
经济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
宏观调控
工具
区域
金融
中心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化金融宏观调控要注重发挥县级人民银行的作用
6
作者
陈福成
段俊坤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35,共3页
国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县级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基层机构,处于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的结合点,是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充分发挥县级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对于...
国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县级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基层机构,处于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的结合点,是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充分发挥县级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对于搞活金融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就县级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问题谈点粗淡看法。一、充分认识县级人民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1.强化县级人行的调控职能,有利于金融决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县级人行在金融调控的第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人民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专业银行
基层中央银行
金融
调控
宏观调控
职能
贯彻落实
货币政策
金融
机构
重要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观察和思考
7
作者
石召奎
喻成栋
《财经问题研究》
1988年第10期20-23,共4页
近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使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得到了较大改善,初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但是,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来看,金融宏观调控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1984年中央...
近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使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得到了较大改善,初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但是,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来看,金融宏观调控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1984年中央银行成立后,到1986年我国货币发行三年平均增长32%,而同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3.7%,货币增长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出18.3个百分点。1987年货币发行比上年增长19.4%,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13.1%和9.3%,货币增长分别比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增长高出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体制改革
金融
机构
金融
体系
国家银行
通货膨胀
银行
体系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消费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配合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深化金融宏观调控改革
8
作者
河南省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6-19,共4页
一、现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抑制性和不适应性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中心问题就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其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经营,面向市场寻求资金资源,从多方面去接受市场法则的检验,进而实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生产...
一、现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抑制性和不适应性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中心问题就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其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经营,面向市场寻求资金资源,从多方面去接受市场法则的检验,进而实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由计划安排转向市场调节,实现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继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化后,又由有计划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飞跃。在经济步入市场化的过程中,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现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将日益明晰地暴露出其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诸多阻碍性和不适应性。(一)在调控主体上:专业银行兼承金融宏观调控职能有碍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置身于生存与发展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经营机制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专业银行企业化
有计划商品经济
货币供应量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生存与发展
不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的思考
9
作者
温阳福
吕平
《金融与经济》
1995年第2期18-19,45,共3页
关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的思考温阳福,吕平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是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内容。作为肩负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重要任务的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对抑制通货膨胀,...
关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的思考温阳福,吕平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是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内容。作为肩负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重要任务的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对抑制通货膨胀,促进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宏观调控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专业银行
稳定货币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比例管理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有力武器
10
《西南金融》
1995年第4期3-3,共1页
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有力武器本刊评论员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作为新中国金融第一部大法,作为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法制建设的主要成果,对于保障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加强金融宏...
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有力武器本刊评论员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作为新中国金融第一部大法,作为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法制建设的主要成果,对于保障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督管理,促进我国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宏观调控
中国人民银行法
法的形式
货币政策
金融
机构
金融
监管方式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严格执法
混业经营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思考
11
作者
陈和庆
梁国方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2期23-27,共5页
构筑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造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金融宏观调控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完善调控机制,塑造调控环境,强化调控力度,切实高效地运作,以调整和促进国民...
构筑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造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金融宏观调控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完善调控机制,塑造调控环境,强化调控力度,切实高效地运作,以调整和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快速、高效、健康而持续地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界亟需探究和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思考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专业银行
中央银行
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信贷资金
利率市场化
国有商业银行
宏观调控
机制
公开市场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金融调控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
12
作者
吕志成
鞠淑范
《经济与管理》
1994年第2期13-15,共3页
我国金融调控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吕志成,鞠淑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金融调控作为国家间接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目前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
我国金融调控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吕志成,鞠淑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金融调控作为国家间接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目前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致使调控效果一直没有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调控
体系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经营机制
宏观调控
手段
信贷资金
金融
机构
社会主义
人民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调控体系
13
作者
程林光
黄远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21-24,共4页
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金融调控体制,仍是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为特征的调控体系。显而易见,这种调控体系,既不适应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又难以控制住货币供给总量和强...
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金融调控体制,仍是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为特征的调控体系。显而易见,这种调控体系,既不适应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又难以控制住货币供给总量和强化结构调整。因此,探索以市场配置源为核心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已成为紧迫的金融改革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增加额
中国人民银行
自有资金
工业贷款
存款准备金比例
贷款余额
金融
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及其非均衡性
14
作者
黄明
《金融与经济》
1995年第2期29-31,共3页
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及其非均衡性黄明随声我国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日益增强。勿庸置疑,在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之后,金融宏观调控体...
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及其非均衡性黄明随声我国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日益增强。勿庸置疑,在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之后,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将由计划直接调控向市场间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力
欠发达地区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非均衡性
专业银行
商业银行
市场融资
直接融资
金融
资产结构
股份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2期24-28,共5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许多大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已经具备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用5—10年把武汉建成华中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
关键词
区域性
金融
中心
招商引资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武汉市
金融
机构
体系
金融
业务规模
金融
要素市场
体系
金融
业务品种
金融
监管机制
社会信用征信
体系
结算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河南省金融学会1992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
16
作者
田华松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74-77,共4页
在1992年4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河南省金融学会1992年年会暨“深化金融改革与促进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综合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讲话精神,围绕会议中心议题,就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企业经营机制...
在1992年4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河南省金融学会1992年年会暨“深化金融改革与促进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综合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讲话精神,围绕会议中心议题,就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金融配套服务、证券市场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现将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一、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实现调控手段的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银行企业化
证券市场发展
企业化改革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金融
体制改革
金融
学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金融
配套服务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
17
作者
刘鸿儒
《改革》
1988年第2期17-22,196,共7页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和建立、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在改革中,金融市场的形成是中心环节,搞活金融企业是基础。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和难点需要认真对待,并应考虑到与企...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和建立、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在改革中,金融市场的形成是中心环节,搞活金融企业是基础。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和难点需要认真对待,并应考虑到与企业经营机制、投资、外贸、物资、财税等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市场
金融
体制改革
中国
金融
体制
金融
机构
中央银行
金融
企业
改革进程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专业银行企业化
银行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深金融体制改革的设想
18
作者
贺万全
《经济问题》
1988年第2期51-52,共2页
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要特别加强银行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职能,通过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既强有力又灵活自如的金融控制和调节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利用率和调节社会需求的作用。按照...
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要特别加强银行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职能,通过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既强有力又灵活自如的金融控制和调节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利用率和调节社会需求的作用。按照这个总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体制改革
总体要求
宏观
经济管理
资金利用率
金融
系统
资金流向
融通资金
社会需求
调节
体系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换时期的金融体制
19
作者
郭茂佳
曹一翠
《南方金融》
1988年第3期7-8,共2页
改善和加强金融宏观控制对于转换时期的金融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非稳定状态下进行,金融体制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各种摩擦和振荡不小,结果尚难预料,盲目地开放金融市场或过多地分权让利,对宏观调控不利。当务之急是根据经...
改善和加强金融宏观控制对于转换时期的金融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非稳定状态下进行,金融体制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各种摩擦和振荡不小,结果尚难预料,盲目地开放金融市场或过多地分权让利,对宏观调控不利。当务之急是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设立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实现大体系、主体系、子体系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体制
转换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
金融
宏观
控制
有机结合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金融
市场
发展战略
非稳定状态
金融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央银行分层次的调控手段与实施办法
20
作者
杨鸿高
《南方金融》
1987年第2期16-18,共3页
以城市为基础建立分层次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既不能走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的老路,也不能过急,忽视了现实情况砍掉所有的县级人民银行,应该从城市的经济职能出发,逐步寻找——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人民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分层次
调控
手段
金融
宏观
控制
银行分支机构
控制与调节
行政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演变与改革方向:1949—2019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曦
金钊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转型与开放经济研究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创新研究”(15ZDA014)
文摘
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演变历程,将之区分为四大阶段,阐释不同阶段下货币供给机制及宏观调控效率,探讨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和改革方向。“大一统”时期(1949—1984),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功能于一身,实行“统存统贷”式的计划指标管理;数量管理时期(1985—1997),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本质上仍实行信贷计划管理;1998年之后进入间接调控时期,实行价格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综合间接调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面对传统货币政策失效的窘境,政策创新成为新常态下的主旋律。纵观体系演变,可以发现其完全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制度特征,以市场化和间接化调控作为改革方向,并体现出明显的试错式渐进转轨特征。最后,结合当前中国经济体制二次转轨和金融开放深化和广化的要求,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重点。
关键词
新中国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演变
改革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分层次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中央银行职能
2
作者
丁邦石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2期13-16,共4页
文摘
一、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分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央银行的体制对于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体制都是根据该国的经济、政治体制而设立的。
关键词
中央银行体制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货币政策目标
金融
机构
分层次
央行
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
监管
银行职能
政治体制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场经济与金融宏观调控
3
作者
成学真
机构
兰州大学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34-38,共5页
文摘
市场经济的自身缺陷和消极作用,决定了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稳定货币为目标,以独立自主的中央银行为主体,以间接调控为主要手段,以商业银行为主要微观金融基础,以健全的金融法规为保障。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经济与
金融
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
市场经济的发展
金融
法规
稳定货币
调控
手段
货币供应量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
4
作者
苗永平
许少勋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白城分行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5期8-11,共4页
文摘
金融作为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杠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尽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目前金融宠观调控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虽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关键词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
国民经济
适应市场经济
新体制
金融
机构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主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区域金融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
出处
《征信》
1997年第4期16-24,共9页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要缓解这些矛盾,解决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必须加强,尤其是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更是如此.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货币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呈现区域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方面,必须从我国的客观现实出发,着力研究和加强中央银行的区域性金融宏观调控问题.
关键词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中央银行
理论与实证分析
区域性
经济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
宏观调控
工具
区域
金融
中心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金融宏观调控要注重发挥县级人民银行的作用
6
作者
陈福成
段俊坤
机构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银行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35,共3页
文摘
国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县级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基层机构,处于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的结合点,是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充分发挥县级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对于搞活金融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就县级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问题谈点粗淡看法。一、充分认识县级人民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1.强化县级人行的调控职能,有利于金融决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县级人行在金融调控的第一线。
关键词
基层人民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专业银行
基层中央银行
金融
调控
宏观调控
职能
贯彻落实
货币政策
金融
机构
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观察和思考
7
作者
石召奎
喻成栋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1988年第10期20-23,共4页
文摘
近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使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得到了较大改善,初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但是,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来看,金融宏观调控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1984年中央银行成立后,到1986年我国货币发行三年平均增长32%,而同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3.7%,货币增长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出18.3个百分点。1987年货币发行比上年增长19.4%,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13.1%和9.3%,货币增长分别比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增长高出9.
关键词
金融
体制改革
金融
机构
金融
体系
国家银行
通货膨胀
银行
体系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消费膨胀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配合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深化金融宏观调控改革
8
作者
河南省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6-19,共4页
文摘
一、现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抑制性和不适应性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中心问题就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其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经营,面向市场寻求资金资源,从多方面去接受市场法则的检验,进而实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由计划安排转向市场调节,实现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继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化后,又由有计划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飞跃。在经济步入市场化的过程中,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现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将日益明晰地暴露出其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诸多阻碍性和不适应性。(一)在调控主体上:专业银行兼承金融宏观调控职能有碍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置身于生存与发展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关键词
转换经营机制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专业银行企业化
有计划商品经济
货币供应量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生存与发展
不适应性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的思考
9
作者
温阳福
吕平
机构
农业银行吉安地区分行
出处
《金融与经济》
1995年第2期18-19,45,共3页
文摘
关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的思考温阳福,吕平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是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内容。作为肩负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重要任务的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对抑制通货膨胀,促进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
关键词
金融
宏观调控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专业银行
稳定货币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比例管理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有力武器
10
出处
《西南金融》
1995年第4期3-3,共1页
文摘
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有力武器本刊评论员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作为新中国金融第一部大法,作为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法制建设的主要成果,对于保障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督管理,促进我国社会...
关键词
金融
宏观调控
中国人民银行法
法的形式
货币政策
金融
机构
金融
监管方式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严格执法
混业经营
促进作用
分类号
F832.0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思考
11
作者
陈和庆
梁国方
机构
江苏省农业银行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2期23-27,共5页
文摘
构筑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造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金融宏观调控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完善调控机制,塑造调控环境,强化调控力度,切实高效地运作,以调整和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快速、高效、健康而持续地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界亟需探究和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专业银行
中央银行
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信贷资金
利率市场化
国有商业银行
宏观调控
机制
公开市场业务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金融调控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
12
作者
吕志成
鞠淑范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分行
出处
《经济与管理》
1994年第2期13-15,共3页
文摘
我国金融调控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吕志成,鞠淑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金融调控作为国家间接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目前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致使调控效果一直没有达...
关键词
金融
调控
体系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经营机制
宏观调控
手段
信贷资金
金融
机构
社会主义
人民银行
分类号
F832.0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调控体系
13
作者
程林光
黄远光
机构
温州市人民银行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摘
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金融调控体制,仍是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为特征的调控体系。显而易见,这种调控体系,既不适应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又难以控制住货币供给总量和强化结构调整。因此,探索以市场配置源为核心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已成为紧迫的金融改革任务。
关键词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增加额
中国人民银行
自有资金
工业贷款
存款准备金比例
贷款余额
金融
机构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及其非均衡性
14
作者
黄明
机构
陕西财经学院
出处
《金融与经济》
1995年第2期29-31,共3页
文摘
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及其非均衡性黄明随声我国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日益增强。勿庸置疑,在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之后,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将由计划直接调控向市场间接调控...
关键词
渗透力
欠发达地区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非均衡性
专业银行
商业银行
市场融资
直接融资
金融
资产结构
股份制改革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
机构
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2期24-28,共5页
文摘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许多大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已经具备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用5—10年把武汉建成华中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
关键词
区域性
金融
中心
招商引资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武汉市
金融
机构
体系
金融
业务规模
金融
要素市场
体系
金融
业务品种
金融
监管机制
社会信用征信
体系
结算中心
分类号
F832.7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河南省金融学会1992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
16
作者
田华松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74-77,共4页
文摘
在1992年4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河南省金融学会1992年年会暨“深化金融改革与促进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综合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讲话精神,围绕会议中心议题,就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金融配套服务、证券市场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现将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一、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实现调控手段的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后。
关键词
专业银行企业化
证券市场发展
企业化改革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金融
体制改革
金融
学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金融
配套服务
河南省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
17
作者
刘鸿儒
出处
《改革》
1988年第2期17-22,196,共7页
文摘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和建立、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在改革中,金融市场的形成是中心环节,搞活金融企业是基础。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和难点需要认真对待,并应考虑到与企业经营机制、投资、外贸、物资、财税等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套。
关键词
金融
市场
金融
体制改革
中国
金融
体制
金融
机构
中央银行
金融
企业
改革进程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专业银行企业化
银行贷款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深金融体制改革的设想
18
作者
贺万全
机构
山西省体改办
出处
《经济问题》
1988年第2期51-52,共2页
文摘
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要特别加强银行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职能,通过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既强有力又灵活自如的金融控制和调节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利用率和调节社会需求的作用。按照这个总体要求。
关键词
金融
体制改革
总体要求
宏观
经济管理
资金利用率
金融
系统
资金流向
融通资金
社会需求
调节
体系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换时期的金融体制
19
作者
郭茂佳
曹一翠
出处
《南方金融》
1988年第3期7-8,共2页
文摘
改善和加强金融宏观控制对于转换时期的金融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非稳定状态下进行,金融体制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各种摩擦和振荡不小,结果尚难预料,盲目地开放金融市场或过多地分权让利,对宏观调控不利。当务之急是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设立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实现大体系、主体系、子体系有机结合。
关键词
金融
体制
转换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
金融
宏观
控制
有机结合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金融
市场
发展战略
非稳定状态
金融
组织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央银行分层次的调控手段与实施办法
20
作者
杨鸿高
出处
《南方金融》
1987年第2期16-18,共3页
文摘
以城市为基础建立分层次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既不能走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的老路,也不能过急,忽视了现实情况砍掉所有的县级人民银行,应该从城市的经济职能出发,逐步寻找——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人民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分层次
调控
手段
金融
宏观
控制
银行分支机构
控制与调节
行政区划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演变与改革方向:1949—2019
王曦
金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立分层次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中央银行职能
丁邦石
《学习与实践》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市场经济与金融宏观调控
成学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
苗永平
许少勋
《江淮论坛》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区域金融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
《征信》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强化金融宏观调控要注重发挥县级人民银行的作用
陈福成
段俊坤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观察和思考
石召奎
喻成栋
《财经问题研究》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配合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深化金融宏观调控改革
河南省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的思考
温阳福
吕平
《金融与经济》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有力武器
《西南金融》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思考
陈和庆
梁国方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我国金融调控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
吕志成
鞠淑范
《经济与管理》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建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调控体系
程林光
黄远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及其非均衡性
黄明
《金融与经济》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
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
《学习与实践》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河南省金融学会1992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
田华松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
刘鸿儒
《改革》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引深金融体制改革的设想
贺万全
《经济问题》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转换时期的金融体制
郭茂佳
曹一翠
《南方金融》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央银行分层次的调控手段与实施办法
杨鸿高
《南方金融》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