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基层央行开展金融基础数据统计的思考
1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课题组 高佳胜 李昕 《北方金融》 202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自2020年人民银行金融基础数据库大数据平台上线推广以来,通过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制度对信贷交易明细信息进行准确及时的逐笔采集,逐步实现了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全覆盖,对高效赋能金融数据生产、加强金融宏观分析、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具有... 自2020年人民银行金融基础数据库大数据平台上线推广以来,通过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制度对信贷交易明细信息进行准确及时的逐笔采集,逐步实现了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全覆盖,对高效赋能金融数据生产、加强金融宏观分析、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真正实现了金融统计从传统的“有什么,用什么”到“要什么,采什么”的升级转变。本文通过对基层央行在实践中开展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工作现状进行总结概况,分析当前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基础数据 金融统计 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机制的优化与完善——基于信息安全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 赵伟昕 李南南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违规查询信用报告,泄露、倒卖信用信息等案件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权益,阻碍了征信系统的健康发展。基于信息安全考虑,建议采取&qu...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违规查询信用报告,泄露、倒卖信用信息等案件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权益,阻碍了征信系统的健康发展。基于信息安全考虑,建议采取"疏堵"结合的总体策略,持续改善个人信息保护环境,调整征信系统建设思路,完善征信管理配套制度,改进征信系统功能,严格征信监管,在保障个人权益的前提下,促使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信息安全 信用信息 征信管理 征信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体系建设与宏观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来自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3
作者 从宝辉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39,共5页
依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选取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环节和应用领域的核心数据和两部门经济下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指标,将两端变量纳入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刻画系统内一个内生变量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依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选取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环节和应用领域的核心数据和两部门经济下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指标,将两端变量纳入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刻画系统内一个内生变量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轨迹,对信用体系建设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建设对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体系 宏观经济增长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数据采集 系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丹 王鸿雁 《征信》 2016年第7期39-41,共3页
征信体系建设工作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基础。目前,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数据库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存在技术性问题,征信信息采集主体缺少法律约束,信息主体缺少维权渠道。为及时发现并解决潜... 征信体系建设工作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基础。目前,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数据库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存在技术性问题,征信信息采集主体缺少法律约束,信息主体缺少维权渠道。为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促进征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建议建立冗余信息注销机制,提高数据库数据质量;完善立法,提高信息采集主体自主约束力;建立信息主体法律追偿援助机制,提高征信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体系建设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征信数据沉淀问题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新泉 《征信》 2017年第12期40-42,共3页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为防范信贷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参与者在使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过程中,存在个人征信数据沉淀现象。个人征信数据沉淀扩大了数据使用范围,侵害了信息主体权益,加大了...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为防范信贷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参与者在使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过程中,存在个人征信数据沉淀现象。个人征信数据沉淀扩大了数据使用范围,侵害了信息主体权益,加大了个人数据泄露风险,严重危害个人信息安全。为此,应尽快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改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安全技术,建立和完善数据沉淀监管机制,切实维护信息主体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个人征信 数据沉淀 主体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征信系统数据质量管理
6
作者 梁松江 《现代金融》 2021年第10期29-31,23,共4页
数据质量是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生命线,是保障征信系统稳定运行、高效准确提供征信服务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征信数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美国百年来征信数据质量管理的经验启示中探讨如何提升我国征信数据质量,在... 数据质量是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生命线,是保障征信系统稳定运行、高效准确提供征信服务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征信数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美国百年来征信数据质量管理的经验启示中探讨如何提升我国征信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系统 数据质量管理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高效准确 经验启示 征信数据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生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征信系统接入机构个人不良信息事先告知义务履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赵明雪 蔡继虎 《北方金融》 2024年第12期44-48,共5页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个人不良信息需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是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赋予信息主体知情权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有关未履行不良信息告知义务的征信投诉、诉讼、信访等案件数...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个人不良信息需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是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赋予信息主体知情权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有关未履行不良信息告知义务的征信投诉、诉讼、信访等案件数量与日俱增,征信系统接入机构不良信息告知义务履行不规范、不到位问题日益凸显,规范接入机构告知行为、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变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市征信系统接入机构不良信息告知义务履行现状的全面调查,深入分析影响其规范履行告知义务的因素,探索建立规范履行告知义务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不良信息 告知义务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个人不良信息事先告知义务履行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翟泉明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2,共7页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个人不良信息需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是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赋予信息主体知情权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青岛地区接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个人不良信息事先告知义务履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带来的不利影...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个人不良信息需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是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赋予信息主体知情权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青岛地区接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个人不良信息事先告知义务履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带来的不利影响,揭示充分履行告知义务面临的实际困难,探索推动规范履行告知义务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不良信息 告知义务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权益保护 征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信查询前置系统功能标准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新泉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9-41,共3页
为有效加强征信信息安全,防范信息泄露风险,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陆续上线了征信查询前置系统,实现查询操作行为实时监测管理,但各接入机构征信查询前置系统功能各异,缺乏统一标准,造成监管困难,严重影响了监管预期效果。为此... 为有效加强征信信息安全,防范信息泄露风险,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陆续上线了征信查询前置系统,实现查询操作行为实时监测管理,但各接入机构征信查询前置系统功能各异,缺乏统一标准,造成监管困难,严重影响了监管预期效果。为此,应基于信息安全保护的理念,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各环节研究征信查询前置系统功能标准,为接入机构提供统一参考。征信查询前置系统上线时,应强制要求接入机构上线前置系统,改进金融信用数据库技术模式,建立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征信信息安全 征信查询前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要闻
10
《中国信用卡》 2019年第11期90-91,共2页
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分别于2001年、2006年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存款 外汇局 人民银行 国务院 债权类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境外机构投资者 RQFII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外资保险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