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金融地理结构对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2448个县域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李海央 杨吉 许云红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54,共15页
完善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论文基于2017—2022年中国2448个县域面板数据,分析农村金融地理结构影响农业产出的作用机制与效应,旨在为数字时代如何优化农村金融地理结构提供反馈。结果表明:第一,完善... 完善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论文基于2017—2022年中国2448个县域面板数据,分析农村金融地理结构影响农业产出的作用机制与效应,旨在为数字时代如何优化农村金融地理结构提供反馈。结果表明:第一,完善的农村金融地理结构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影响效应存在“点的渗透”“面的覆盖”和“网络关联”评价维度异质性,以及产业基础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第二,农村金融地理结构通过影响农业要素投入和技术投入,间接推动农业产出的提升。第三,在推动提升农业产出的过程中,数字金融与农村金融地理结构间呈现“互补”式调节关系。根据以上结论,论文建议构建多层次协作网络,不能忽视农村金融地理结构的持续完善,要积极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并与农村金融地理结构形成协同效果,以及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战略,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供给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地理结构 农业产出 异质性 数字金融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竞争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效应研究——基于金融地理结构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超林 杨竹清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9,共19页
基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结合银保监会披露的商业银行网点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以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测度企业面临的银行业竞争程度,研究银行业竞争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增加能够显著缓解小... 基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结合银保监会披露的商业银行网点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以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测度企业面临的银行业竞争程度,研究银行业竞争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增加能够显著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说明银行业竞争有效发挥了普惠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的普惠效应更强;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随银企距离的缩短而强化。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网点数量的增加通过提高小微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并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在研究样本期内考虑金融科技的影响后,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依然显著。建议金融管理部门继续推进银行市场化改革,构建多元化的银行竞争体系,加快完善中小银行的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普惠效应 金融地理结构 小微企业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地理结构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世文 刘峻峰 +1 位作者 季建文 钱燕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从金融供给地理结构的视角出发探讨银行网点布局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对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和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数据,考察金融供给地理结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 从金融供给地理结构的视角出发探讨银行网点布局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对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和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数据,考察金融供给地理结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中的金融供给地理结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集中的金融供给地理结构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距离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近距离的金融供给地理结构越集中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大。异质性分析表明,集中的金融供给地理结构对非沿海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果更明显。研究认为通过金融供给地理结构的合理布局,能够对企业高质量的对外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地理结构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传统金融与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金融地理空间演进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65,共16页
论文利用中国八大城市群139个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金融地理空间演进视角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传统金融驱动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空间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金融总指... 论文利用中国八大城市群139个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金融地理空间演进视角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传统金融驱动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空间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金融总指数和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均对城市群TFP增长产生强劲且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数字金融总指数和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均能通过缓解金融集聚程度驱动城市群TFP提升;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对城市群TFP增长的空间效应方向和强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地理距离因素影响下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易于形成相互促进的耦合协同效应,经济距离因素影响下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易于产生相互竞争的替代补充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技术性升级和延续性创新,能够重塑以金融集聚为核心特征的金融地理空间格局,但其依然对传统金融供给及其金融地理结构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传统金融 全要素生产率 金融地理结构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金融地理聚集与银行信贷风险缓释——来自机构地理分布数据的微观证据
5
作者 苏帆 许超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7,共15页
基于银行网点分布数据和民间金融机构的工商注册登记数据,构建地理结构层面的民间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此研究民间金融机构围绕银行的聚集分布会如何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发现,民间金融机构的地理聚集能够缓释银行信贷风险,即银行周... 基于银行网点分布数据和民间金融机构的工商注册登记数据,构建地理结构层面的民间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此研究民间金融机构围绕银行的聚集分布会如何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发现,民间金融机构的地理聚集能够缓释银行信贷风险,即银行周围分布的民间金融机构数量越多、资本规模越大,银行信贷风险会越小;银行信贷风险缓释的有效性依赖于银行贷款结构和地理距离,银行贷款业务中更多的小微贷款占比、民间金融机构和银行之间更近的地理距离能够疏通民间金融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银行竞争力较弱且金融监管更严格时,民间金融能发挥更有效的风险缓释作用。基于此,应加大对民间金融的政策支持,鼓励民间金融与银行共生发展;制定监管条例以严格约束民间金融的业务边界;建立民间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银行信贷风险 地理聚集 金融地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空间演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集聚经济与金融供给地理结构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2
6
作者 申明浩 谭伟杰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0,共18页
聚焦金融供给地理结构视角,利用Python软件爬取经纬度信息构造企业层面邻近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实证检验银行空间集聚演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银行分支机构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原因... 聚焦金融供给地理结构视角,利用Python软件爬取经纬度信息构造企业层面邻近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实证检验银行空间集聚演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银行分支机构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原因在于银行集聚能够提高银企间数字信贷配置效率与企业融资能力,增加数字化投资和数字创新产出。异质性分析发现,成长型与成熟型企业、民营企业、低股权融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加受益于银行空间集聚演化,同时,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能为该过程实现提供制度保障。此外,银行“进入-退出”流动能够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该效应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能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精准施策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空间集聚 企业数字化转型 金融供给地理结构 数字信贷 数字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减排和发展的视角
7
作者 陈国富 张涵 贾宁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53,共20页
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出发,解析银企地理信息获取经纬度,进而测量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据,基于减排和发展的双重视角分析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网点扩张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并提高企业绿色... 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出发,解析银企地理信息获取经纬度,进而测量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据,基于减排和发展的双重视角分析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网点扩张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并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绿色转型起到推动作用。其原因在于银行网点扩张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并增加企业前端污染治理投资。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在契约制度相对落后或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非出口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更受益于银行网点扩张。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在绿色转型中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发展平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地理结构 银行网点扩张 企业绿色转型 企业减排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