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型企业成长支撑视角下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德春 陈银国 张长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8-112,共5页
基于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分析,构建了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运用复合熵权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研究表明: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处于良好状态,孵化器形式的天使投资、证券市场及政府支持发展趋势良好,但... 基于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分析,构建了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运用复合熵权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研究表明: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处于良好状态,孵化器形式的天使投资、证券市场及政府支持发展趋势良好,但面临结构失衡的问题,商业环境和金融服务机构对我国科技型企业的支撑相对不足,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及银行服务水平无法对科技型企业形成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科技金融发展指数 复合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明 刘震 郭峰 《金融发展研究》 2014年第12期54-59,共6页
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2009—2013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普惠金融指数的方法对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保持良好态势,金融覆盖面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逐步提高,金融服务成... 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2009—2013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普惠金融指数的方法对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保持良好态势,金融覆盖面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逐步提高,金融服务成本整体下移。同时,也存在地方政府落实补贴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并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 覆盖率 效率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指数的构成要素及其国际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雄兵 吕勇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3-58,共6页
在回顾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文献,并介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比较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发展指数上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我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基础设施的融资体系、... 在回顾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文献,并介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比较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发展指数上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我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基础设施的融资体系、深化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措施,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金融发展指数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指数构建方法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雷宏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98-99,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发展指标相关理论的主要思想,首次提出金融发展指数的概念,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技术建立金融发展指数的计量模型,通过构建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采集相关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指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推动还是市场驱动?--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任丹妮 +5 位作者 李良元 邵骏 封明川 蒋昕 石实 尹继东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9,共12页
本文运用文本挖掘法测算了2012~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水平,在此基础之上,首次较为全面地检验了政策推动、金融发展、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四大类因素对各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并分别对2012~2014年、2015~2017年两个... 本文运用文本挖掘法测算了2012~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水平,在此基础之上,首次较为全面地检验了政策推动、金融发展、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四大类因素对各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并分别对2012~2014年、2015~2017年两个时间段子样本,以及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子样本进行了进一步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地方专门政策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推动我国各地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变量,但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不稳定,且有赖于地方政策的实施;从时间上看,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策推动分别是2015年前后我国各地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2015年后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增强了金融发展对绿色金融的推动作用;分区域看,由金融发展水平主导的、自下而上的绿色金融创新在东部地区更为活跃,而西部地区则更有赖于地方政策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发展指数 金融发展 政策推动 市场驱动 环境金融 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 绿色评级 绿色产业 金融创新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度加权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评价及运用--来自湖北的案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邓亚平 +3 位作者 李征 吴莹 陈硕 熊源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3,共7页
编制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是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首次将经典测量理论中的信度概念引入了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编制过程,以湖北省的指标数据为范例,构建了通过信度检验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基础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熵值法... 编制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是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首次将经典测量理论中的信度概念引入了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编制过程,以湖北省的指标数据为范例,构建了通过信度检验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基础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熵值法、critic法、变异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四种单一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普惠金融评价结果,并运用信度加权组合评价模型计算每种模型评价结果的信度值和权重,最终计算出信度加权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本文将信度加权组合评价模型运用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编制,既兼顾了主观赋权法的灵活性、客观赋权法的科学性,还避免了单一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指数产生的偏差,最终合成的信度加权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普惠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 测算 信度分析 加权组合评价模型 湖北 评价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薛博文 冯宗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61,共18页
针对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研究评估中测度维度与指标选取的多样化以及对地区均衡发展和动力机制的探索全面性不足等现实问题,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测度框架,计算中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区域发展模式,采用Dagum基尼系... 针对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研究评估中测度维度与指标选取的多样化以及对地区均衡发展和动力机制的探索全面性不足等现实问题,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测度框架,计算中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区域发展模式,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探讨地区不平等和空间差异现象,通过驱动因子的验证确定发展动力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模式主要分为领先型、追随型、稳健型、潜力型四类。其中,领先型省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且指数均值最高;追随型省份克服生态问题后能够实现跨越性发展;稳健型省份指数波动范围最小,标准差仅有4%;潜力型省份年均增速最高,达23.25%。第二,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地区失衡现象逐渐减弱,新八大经济区的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远高于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贡献率。第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导动力来源是政策与策略支持。其中,三大沿海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主要靠经济增长带动,长江黄河流域的核心动力是环境规制与治理,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共同动力是政策与策略支持。由此提出制度引导、先行先试和区域带动等完善中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 经济高质量发展 驱动因子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编制、总体态势及时空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小华 周海洋 程琳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60,共15页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方式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进而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百度搜索指数中与金融科技话题相关的文本内容,据此编制中国金...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方式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进而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百度搜索指数中与金融科技话题相关的文本内容,据此编制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和332个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同时对其总体态势和时空特征进行全面探索。研究发现:(1)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跨越式发展、现代科技的应用推广和监管层既鼓励创新又牢守底线的积极审慎态度,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显著增长,其中技术支持对金融科技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金融科技发展的地理穿透性较弱,2017年及以前呈现一定的发散趋势,地区二元结构特征明显,2018年及以后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但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同样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使得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未来需要密切关注落后地区金融科技的技术红利与潜力释放问题;(3)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存在总体上的分散性和区域内的空间集聚性,重点表现为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存在空间依赖性,这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传统金融的空间集聚特征相似,并且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南沿海向内陆的阶梯性变化,而“胡焕庸线”成为梯队之间的明显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发展指数 互联网金融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普惠金融内涵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的失衡调整——基于VEC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建伟 李树生 胡斌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利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得到以下结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普惠特别是农村金融普惠程度的提高对降低... 利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得到以下结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普惠特别是农村金融普惠程度的提高对降低城乡收入比,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状况发挥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服务范围维度在现阶段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更能起到主导效应。要改善目前城乡收入分配失衡的状况,必须促进具有普惠金融内涵的金融发展,尤其要创建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VE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147,共5页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视角出发,在线性内生增长AK模型的基础上,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简化为资本边际产出率、储蓄-投资转换率和储蓄率,进而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中国2011—2015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对互联网金融...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视角出发,在线性内生增长AK模型的基础上,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简化为资本边际产出率、储蓄-投资转换率和储蓄率,进而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中国2011—2015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和上述变量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上述变量均能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AK增长模型 金融发展 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 资本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五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明贤 谭思超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5,共6页
本文从渗透性、可接触性和效用性三个维度测度了2009年到2015年我国中部五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部五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基础设施状况、政府支农支出都与农村普惠... 本文从渗透性、可接触性和效用性三个维度测度了2009年到2015年我国中部五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部五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基础设施状况、政府支农支出都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同时为加快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发展的测度体系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80,共12页
本文基于Sarma普惠金融指数,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实证检验了广东省的社会、制度、经济等环境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具体影响。该测度体系包括金融服务可得性、金融服务使用度... 本文基于Sarma普惠金融指数,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实证检验了广东省的社会、制度、经济等环境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具体影响。该测度体系包括金融服务可得性、金融服务使用度、金融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共10项具体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人均GDP、政府支持水平对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则负向影响显著。针对这一结论,本文提出了加强普惠金融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缩小城乡差距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 测度体系 金融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三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浩男 夏咏 《农业展望》 2019年第4期29-33,共5页
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乡村居民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使用程度以及金融产品的使用效用性等3个维度,利用面板数据及相关计量方法,测度了2007—2016年西南三省(四川、云南、贵州)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四川省和云... 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乡村居民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使用程度以及金融产品的使用效用性等3个维度,利用面板数据及相关计量方法,测度了2007—2016年西南三省(四川、云南、贵州)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四川省和云南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高于贵州省,但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四川省和云南省。最后,从加强西南地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强政策支持以及学习并推广东部农村金融发展的先进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西南三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三省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长尾效应与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华 李扬子 +1 位作者 曹青子 王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72-174,共3页
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定义了金融效率,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长尾效应和溢出效应对我国金融效率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假设,选取指标运用VAR脉冲响应模型和方差分解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假设,就金融效率提升与优化提出了鼓励互联网金融与... 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定义了金融效率,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长尾效应和溢出效应对我国金融效率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假设,选取指标运用VAR脉冲响应模型和方差分解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假设,就金融效率提升与优化提出了鼓励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融合共生、鼓励金融创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效率 长尾效应 溢出效应 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化影响——从消费金融的功能性视角出发 被引量:120
15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0-83,共14页
从消费金融的功能性视角出发,以平滑、保障和增值三个效应解析互联网金融在促进消费方面较传统金融的优势所在,继而结合2011—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各领域发展及居民消费的有关月度数据,通过信息熵方法和Panel Data模型实证研究互联网... 从消费金融的功能性视角出发,以平滑、保障和增值三个效应解析互联网金融在促进消费方面较传统金融的优势所在,继而结合2011—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各领域发展及居民消费的有关月度数据,通过信息熵方法和Panel Data模型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及各领域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和结构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着显著影响,同时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农村居民,互联网金融不同领域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各有侧重。基于此,提出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加强移动互联和物联网建设、下沉互联网金融服务重心、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保障等政策建议,从而为国家找准互联网金融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力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金融 居民消费 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 信息熵 棘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绿色金融支持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洪昊 孙巍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3,共7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构建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有助于提升绿色金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要借鉴自然资源核算的国际经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夯实绿色金融...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构建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有助于提升绿色金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要借鉴自然资源核算的国际经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夯实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统计数据收集难、核算方法口径不一致、核算内容复杂、监测协调难度大以及信息系统缺乏。今后一个时期,要强化金融资本的带动作用,促进自然资源资产扩张;要发挥金融资源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降低自然资源负债;要构建跨部门协调共享机制,提升绿色金融支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金融发展指数 自然资源会计 自然资源核算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冲击与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基于IS-LM-EE模型和SVAR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劲松 巴曙松 杨现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4,144,共7页
本文基于IS-LM-EE模型构建了汇率冲击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SVAR方法对1996~2010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国际贸易规模、人民币价值稳定、金融业发展三个方面研究了汇率和外汇储备冲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人... 本文基于IS-LM-EE模型构建了汇率冲击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SVAR方法对1996~2010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国际贸易规模、人民币价值稳定、金融业发展三个方面研究了汇率和外汇储备冲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渐进和小幅升值虽然给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冲击,然而长期内这不仅有利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国际收支的"再平衡",而且也有助于实现低通货膨胀率和人民币的内外价值稳定。此外,外汇储备累积通过货币供给、利率、银行利差等渠道对人民币价值稳定及其国际化形成不可忽略的负面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外汇储备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价值 金融发展指数 国际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塞尔协议Ⅲ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我国的适用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光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6,共7页
本文运用单边HP滤波法比较三种信贷口径挂钩变量信贷/GDP在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计提中的效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金融发展指数监测指标体系,拟合分析逆周期缓冲资本计提周期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周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巴塞尔协... 本文运用单边HP滤波法比较三种信贷口径挂钩变量信贷/GDP在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计提中的效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金融发展指数监测指标体系,拟合分析逆周期缓冲资本计提周期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周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巴塞尔协议III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我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广义信贷/GDP指标反映我国金融周期变化效果最佳,但仍需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监控体系并引入调节因子,完善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 金融发展指数 HP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