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金融化程度、诱发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雷新途 朱容成 黄盈莹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5,共10页
经济金融化大背景下,企业金融化问题已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中国企业金融化现状,探讨了影响金融化的外部因素以及金融化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较高;... 经济金融化大背景下,企业金融化问题已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中国企业金融化现状,探讨了影响金融化的外部因素以及金融化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较高;宏观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繁荣会促进企业投资和持有金融资产,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则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金融化趋势;公司金融化程度加深有损实体资产利润率,最终伤害总体资产收益水平,且资产专用性在金融化与实体收益率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企业优化资产配置和政府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化程度 诱发因素 经济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立场与大宗商品价格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强 陈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5,共8页
选取2008年3月—2020年6月月度数据,运用TVP-SVAR-SV模型和MS-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立场与大宗商品价格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立场对大宗商品价格具有显著的时变影响,短期效应明显大于长期效应;当金融化程度高时,货币政策立场... 选取2008年3月—2020年6月月度数据,运用TVP-SVAR-SV模型和MS-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立场与大宗商品价格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立场对大宗商品价格具有显著的时变影响,短期效应明显大于长期效应;当金融化程度高时,货币政策立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强、持续时间更久;相比于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显著,表明货币政策立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立场 金融化程度 TVP-SVAR-SV模型 M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化程度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露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4-47,共4页
引导金融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当前金融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依赖资本,而且需要依赖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发展,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助力,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商贸流通... 引导金融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当前金融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依赖资本,而且需要依赖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发展,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助力,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商贸流通企业2010-2019年的经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泊松回归法就金融化程度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挤出作用;在高水平金融发展市场环境下,金融化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大规模的商贸流通企业,金融化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金融化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绩效,但从长期来看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企业 金融化程度 企业创新 投资规模 泊松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金融化程度与国有企业绩效 被引量:3
4
作者 段志鹏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9-147,共9页
利用2011—2020年国有制造业上市企业经营数据,建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及金融化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以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测度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力提振国... 利用2011—2020年国有制造业上市企业经营数据,建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及金融化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以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测度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力提振国有企业绩效;金融化程度会对国有企业绩效产生挤出效应,削弱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提升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竞争程度低、资产负债率高、经营规模小的国有企业中,金融化程度的负向调节效应更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从深化改革以落实专业化与市场化的现代经营理念,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推动尖端资源在内部结构中合理分配,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以探索不同产业间优势互补的协同实践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金融化程度 国有企业绩效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企业金融化与产品市场表现 被引量:13
5
作者 牛玉凝 刘梦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7,共9页
当下经济中的金融化现象引发了多方关注。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考察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产品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化程度越高,实体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越差,具体表现为更低的主营... 当下经济中的金融化现象引发了多方关注。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考察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产品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化程度越高,实体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越差,具体表现为更低的主营业务市场份额、销售增长率和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这说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金融化产生了负面预期,进而采取了风险规避的经营策略。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的融资约束和外部的市场压力加剧了企业金融化的负面影响,但稳定的客户/供应商关系能够缓解金融化的不利影响,金融化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是产品市场表现恶化的部分中介路径。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实体企业理性评估金融化的后果,也能够为“引导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化程度 实体企业 产品市场表现 融资约束 上下游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金融化与企业业绩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容成 黄盈莹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9期81-83,共3页
在经济金融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大量国内上市非金融公司积极投资金融资产,企业的金融化问题亦日益凸显。文章以2003年~2017年我国A股上市非金融公司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静态以及动态两个维度的公司金融化衡量指标,对公司金融化... 在经济金融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大量国内上市非金融公司积极投资金融资产,企业的金融化问题亦日益凸显。文章以2003年~2017年我国A股上市非金融公司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静态以及动态两个维度的公司金融化衡量指标,对公司金融化经济后果进行检验,发现公司金融化程度加深尽管有利于金融资产收益水平,却有损实体资产利润率,最终伤害总体资产收益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资产专用性在金融化与总体收益率和实体收益率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文章为研究金融化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对政府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化程度 影响因素 经济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脱媒的界定、机理与测度 被引量:8
7
作者 封思贤 章洪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9,共9页
目前,对金融脱媒形成的经济学原理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献十分少见,也鲜有文献综合比较金融脱媒的各种测度方法。在界定金融脱媒基本概念及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首先阐释了金融脱媒形成的经济学原理,然后比较分析... 目前,对金融脱媒形成的经济学原理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献十分少见,也鲜有文献综合比较金融脱媒的各种测度方法。在界定金融脱媒基本概念及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首先阐释了金融脱媒形成的经济学原理,然后比较分析了金融脱媒的各种测度方法并对相关问题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探讨。本文认为,金融脱媒不只是资金需求的脱媒,也是资金供给的脱媒;金融脱媒不只是金融活动的去中介化,还包括金融中介的虚拟化;中国金融脱媒的测度不能只考虑负债层面,还要考虑资产层面,金融负债和资产的范围应包括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脱媒金融中介虚拟脱媒程度 互联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注册制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锡皓 范一婕 孙雅妮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8,共10页
注册制的实施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能否改善我国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高企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选取2017—2021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注册制改革的外生冲击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注册制实施显著降... 注册制的实施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能否改善我国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高企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选取2017—2021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注册制改革的外生冲击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注册制实施显著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并且这种降低作用是通过改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渠道实现的。异质性检验显示,当公司金融化程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时,实施注册制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效果越明显。经验证据表明,实施注册制会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而降低股价同步性,对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及透明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 股价同步性 信息披露质量 公司金融化程度 机构投资者持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性质、地区发展水平差异与非效率投资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健 林树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86,共22页
本文选取2012年至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司所在地区发展水平以及产权性质差异的共同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着眼于宏观层面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微观视角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两个方面的变化,深入分析了以上问... 本文选取2012年至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司所在地区发展水平以及产权性质差异的共同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着眼于宏观层面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微观视角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两个方面的变化,深入分析了以上问题。结果表明:相对发达地区非国有性质企业表现出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要显著高于其他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时,该类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相对其他企业得到更强的抑制;当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时,该类企业与其他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的差异会有所不同。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企业产权性质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的共同影响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发展水平 产权性质 投资效率 金融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