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吗?——基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债务融资约束视角
1
作者 张馨心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7,36,共9页
本文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5—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中小型制造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金融供给侧... 本文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5—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中小型制造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著降低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对缓解其“融资难”问题有一定帮助,但并未有效解决企业融资期限错配问题。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改革的红利效应主要惠及民营制造企业,并显著改善了其“融资难”问题。研究结论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改善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体经济 中小型企业 融资约束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华一 张志兵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为研究脉络,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不同时期,总结了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为研究脉络,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不同时期,总结了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绩。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分析了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提出了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需求,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建设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乡村金融供给体系等政策建议,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的区块链金融模式综述与合规创新探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洋 唐任伍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31,共11页
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开发聚焦、应用最广泛的场景。本文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内涵、技术特点、独特价值,分析了区块链金融新时代的经济学、社会思潮、技术发展的背景逻辑,总结了区块链金融的主要模式、基本规律、风险挑战。基于需求导向、问... 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开发聚焦、应用最广泛的场景。本文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内涵、技术特点、独特价值,分析了区块链金融新时代的经济学、社会思潮、技术发展的背景逻辑,总结了区块链金融的主要模式、基本规律、风险挑战。基于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战略导向和创新导向,提出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区块链金融合规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区块链 区块链金融 模式 合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侯晓辉 王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0,共8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绿色金融发展具有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向金融领域纵深推进,从金融要素供给侧助推了绿色金融的加快发展;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引导产业绿色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绿色金融发展具有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向金融领域纵深推进,从金融要素供给侧助推了绿色金融的加快发展;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引导产业绿色升级的重要动力。绿色金融体系必须与绿色产业结构相匹配,同时主要应从绿色产业需求侧的角度出发完善金融供给。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应从提升绿色金融要素供给、加强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健全绿色金融制度供给、改善金融与绿色产业政策匹配等方面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 绿色金融 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5
5
作者 黄涛 李浩民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3,共11页
伴随着我国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积累的风险日益凸显。为了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必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 伴随着我国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积累的风险日益凸显。为了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必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涵包括:防范和化解两个风险、优化调整四个体系、强化三个监管基础、推动三个维度改革开放、处理好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重点任务是防风险、调结构、强监管、促开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增加资本市场制度供给、补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创新金融产品体系、重构政策传导的金融微观基础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风险防范 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脱媒效应——基于利率和资产价格双渠道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瑞娟 秦建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43,共9页
金融脱媒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趋势。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LT-TVP-VAR模型实证研究“金融脱媒—利率—宏观经济”和“金融脱媒—资产价格—宏观经济”双渠道的传导效应,分析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传导效率的变化。结... 金融脱媒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趋势。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LT-TVP-VAR模型实证研究“金融脱媒—利率—宏观经济”和“金融脱媒—资产价格—宏观经济”双渠道的传导效应,分析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传导效率的变化。结果发现,金融脱媒导致了短期利率上升,促进了资产价格上升,中长期利率效应趋于收敛,金融脱媒对产出的影响在短期以利率渠道为主抑制产出增长,长期以资产价格渠道为主促进产出增长,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以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为主,资本市场“货币蓄水池”功能抑制了通货膨胀。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金融脱媒通过双渠道向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传导效率均有所提升。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为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状态,金融层面应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利率市场化,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脱媒 利率 资产价格 社会融资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标 王黎 孙煜程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119,共5页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量,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探讨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于提高农村金融活力、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土...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量,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探讨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于提高农村金融活力、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效率,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并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金融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立国 赵婉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145,共13页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Probit、Tobit、OLS方法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运用IV-Probit、IV-Tobit、2SLS法控制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造成了信贷资源配置的...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Probit、Tobit、OLS方法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运用IV-Probit、IV-Tobit、2SLS法控制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造成了信贷资源配置的扭曲;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信贷资源错配情况在政企关系紧密、企业位于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位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时更为严重。鉴于此,应重视产能过剩的潜在金融风险,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银行部门应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行为边界,以纠正信贷资源错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产能过剩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内涵及创新机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蕾 杨兆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5-176,共2页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最大亮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并尝试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最大亮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并尝试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内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必须走创新之路,总结归纳了地方在进行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创新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 农业现代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金融供给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金融供给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湘满 喻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4-85,共2页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有力支持,然而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金融供给脱实向虚、有效金融供给不足、无效金融供给泛滥等问题.为此,应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指导金融市场发展,在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完善金融供...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有力支持,然而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金融供给脱实向虚、有效金融供给不足、无效金融供给泛滥等问题.为此,应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指导金融市场发展,在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完善金融供给体系,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实现金融供给和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改革 实体经济 民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研究 被引量:55
11
作者 陆岷峰 徐博欢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8,共10页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在改善我国金融服务的不均衡、不充分状态,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其中重点是解决好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虽然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在改善我国金融服务的不均衡、不充分状态,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其中重点是解决好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虽然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究其原因,各类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上均存在不足,使得供给端与需求端不匹配,因此,解决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结合国内外经验看,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实体、服务小微为本,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布局,明确各自发展战略,同时做好对金融风险的预警与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小微企业融资 民营企业 微型金融机构 微型金融 普惠金融 民营经济 金融扶贫 风险防控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晓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58-161,共4页
文章选取了我国31个省份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对我国金融体系效率、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消费水平的提升... 文章选取了我国31个省份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对我国金融体系效率、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消费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2)金融体系的效率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也较大程度地推动了经济发展。(3)如果再叠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消费需求的提升作用,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改革,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毛彦军 徐文成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84,共6页
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研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性,结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分析当前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现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专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资本... 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研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性,结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分析当前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现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专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强制性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推动绿色项目认证,强化机制和方法创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 金融改革 绿色金融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视角下文化产业与金融供给侧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露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3,共4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改变全球经济结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与金融供给侧协同发展是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点,阐述了文化产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与金融供给侧存在共生协同、耦合协同、聚合扩散协同。...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改变全球经济结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与金融供给侧协同发展是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点,阐述了文化产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与金融供给侧存在共生协同、耦合协同、聚合扩散协同。并具体论证文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发展各阶段与金融供给侧的协同发展,从而揭示文化产业与金融供给侧的协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 金融供给侧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监管背景下金融供给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郑志来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4,共8页
2017年实行金融严监管、去杠杆导致了表外利率的急速上升,产生了对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主体的挤出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以抵押品、政府信用、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内在要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之相适应。... 2017年实行金融严监管、去杠杆导致了表外利率的急速上升,产生了对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主体的挤出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以抵押品、政府信用、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内在要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之相适应。从金融严监管背景出发,梳理金融监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脉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改革关键,理顺金融监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逻辑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改革2.0版,体现在对金融领域全方面、深层次、系统性改革,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2.0版,体现经济发展新内涵、新特征、新阶段、新任务,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严监管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供给侧改革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耦合视角下金融供给侧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5-101,共7页
在创新经济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产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供给侧意义明显。文章基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视角,引用耦合理论对两个系统进行模型建构,分析其间的耦合效应,建立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赋权,运用耦合模型对中国近20年高... 在创新经济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产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供给侧意义明显。文章基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视角,引用耦合理论对两个系统进行模型建构,分析其间的耦合效应,建立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赋权,运用耦合模型对中国近20年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系统与金融供给侧系统的耦合关联度较高,耦合协调度为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金融供给侧 创新经济 耦合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露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4-216,共3页
企业转型升级意义明显,针对企业转型发展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改革重点。当前金融供给未能充分满足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有效需求,转型经济与金融资本融合普遍不足,严重制约了转型升级发展,文章通过分析转型升级期金融需求特点和当前障碍... 企业转型升级意义明显,针对企业转型发展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改革重点。当前金融供给未能充分满足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有效需求,转型经济与金融资本融合普遍不足,严重制约了转型升级发展,文章通过分析转型升级期金融需求特点和当前障碍,针对性提出金融供给侧改革策略,补齐金融短板,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使得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 转型升级 协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路径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华红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82-184,共3页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下金融供给与需求特点,提出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金融供给侧改革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协同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露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0-63,共4页
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是经济市场关注焦点,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金融供给侧系统评价指标,运用熵值对两系统指标参量权重进行计算,运用计量经济学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证明,金融供给侧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两系统存在长期协整、因果互动关系,... 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是经济市场关注焦点,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金融供给侧系统评价指标,运用熵值对两系统指标参量权重进行计算,运用计量经济学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证明,金融供给侧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两系统存在长期协整、因果互动关系,金融供给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面作用仍待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 高技术产业 协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政策措施 被引量:7
20
作者 穆争社 穆博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5,共6页
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建立完善金融风险缓释机制,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重点政策措施,以有效化解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 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建立完善金融风险缓释机制,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重点政策措施,以有效化解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高成本和高风险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小微型金融机构 农村互联网金融 农村合作金融 金融风险缓释机制 "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政府引导 金融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