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关于我国现行金融会计准则体系的评析 |
赵建新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2
|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 |
宋新红
魏婷
李冰清
|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9 |
29
|
|
|
3
|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后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
韩传模
王桂姿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
4
|
论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影响 |
王成敬
|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5
|
基于金融创新的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理论与实践——兼议IASB和F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 |
宁宇新
魏绒
袁璐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6
|
后危机时代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的调查分析 |
宁宇新
薛芬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7
|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实施对策 |
华增凤
王品正
|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
2007 |
2
|
|
|
8
|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 |
丁红燕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9
|
基于自组织理论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变迁的研究 |
杜静然
马旭东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0
|
会计稳健性真的过时了吗?——兼议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最新进展 |
李琳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1
|
IASB与FASB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比较与借鉴 |
毕聪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2
|
公允价值、资产减值与金融稳定:后危机时代的会计反思 |
肖文东
|
《农村金融研究》
|
2011 |
7
|
|
|
13
|
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国际发展及启示 |
汪祥耀
金一禾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14
|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列报及改进 |
杨森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5
|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审计思考 |
王其超
洪洋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
16
|
IFRS9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类与计量原则的修改及其应对 |
宣和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
17
|
农行发行优先股的会计核算以及财务影响 |
付微
李媛琳
|
《农村金融研究》
|
2014 |
2
|
|
|
18
|
预期损失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实施考虑 |
赵银芬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19
|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
杨隽萍
朱意孜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
20
|
国际 |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