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金融产品干预制度设计研究——基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视角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丹丹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8,共7页
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金融领域呈现出大量的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可以说金融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和增加金融消费者金融产品可获得性的重要动力与来源。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产品因其产品结构的复杂性、金融市场... 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金融领域呈现出大量的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可以说金融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和增加金融消费者金融产品可获得性的重要动力与来源。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产品因其产品结构的复杂性、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风险的不确定性与叠加效应等特征,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平衡金融创新风险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成为各国对金融科技创新行为进行监管的重点与难点。为此,英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监管沙箱政策、催化剂项目等金融产品干预措施,力求金融监管最终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建议我国应积极借鉴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产品干预措施,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产品干预制度,正确处理金融创新行为与金融消费者保护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创新 金融产品干预 监管创新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大数据 区块链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防控 监管沙箱 行为监管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产品干预的理论基础、国际实践与启示
2
作者 刘丹丹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80,共7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产品干预的运行框架,从监管权力配置来看,主要通过颁布和修订法律、发布监管指引等方式,明确赋予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权力;从监管对象来看,由金融机构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监管范围来看,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延伸到金融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监管措施来看,对金融产品干预所采取的行为监管手段较为灵活多样。为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金融产品干预的经验,加快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明确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权限及职责;明确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条件与基本原则,平衡好金融产品干预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金融产品质量审查、监测、分析体系,确保金融产品干预机制规范、有效运行;赋予金融监管部门更加灵活的行为监管手段,加强金融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行为监管 金融产品干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