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不稳定假说”的逻辑线索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翔 谭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重新重视马克思、费雪和明斯基三位经济学家的思想,而前两位的思想已为人熟悉,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却很少提及。明斯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固有的不稳定性,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实质就决定了...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重新重视马克思、费雪和明斯基三位经济学家的思想,而前两位的思想已为人熟悉,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却很少提及。明斯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固有的不稳定性,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实质就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进而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危害难以避免。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对防范金融风险,构建国际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以及推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斯基 金融不稳定假说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不稳定性:传导机制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俊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共5页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资产价格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指出,金融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资产价格周期性的波动;然后从银行信贷、市场流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非理性行为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资产价格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指出,金融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资产价格周期性的波动;然后从银行信贷、市场流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非理性行为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包括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而非盯住资产价格、关注资产价格背后的信用扩张而非资产价格本身、监管部门应加快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金融不稳定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元月 陈阳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59,共7页
笔者使用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数据,对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1999年~2012年,我国的金融风险并未呈现累积提升之势,即金融不稳定假说在我国并不成立,反映了我国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和政府政策的强力干... 笔者使用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数据,对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1999年~2012年,我国的金融风险并未呈现累积提升之势,即金融不稳定假说在我国并不成立,反映了我国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和政府政策的强力干预。伴随金融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将迎来新一轮金融风险上升期,政府政策的实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未来应加强金融不稳定监测,深化金融监管机制,寻求金融健康适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不稳定假说 金融风险 金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次贷危机成因警惕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风险——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馨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0,共5页
次贷危机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视角,运用明斯基模型解释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发展的线路,认为美国房地产经济经历了"正向冲击速发展""非理性繁... 次贷危机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视角,运用明斯基模型解释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发展的线路,认为美国房地产经济经历了"正向冲击速发展""非理性繁荣""负面冲击"阶段,最终导致危机爆发。我国的房地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房地产泡沫的出现警示我们要警惕房地产经济的明斯基周期。因此,应善用政府干预这一看得见的手管理房地产市场,加强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加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以防范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不稳定 房地产业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被引量:2
5
作者 骆玉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8-11,16,共5页
海曼·明斯基(HymanP.Minsky)是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权威,他所坚持的“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的危害难以避免。“金融不稳定假说”(Fin... 海曼·明斯基(HymanP.Minsky)是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权威,他所坚持的“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的危害难以避免。“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Instability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经济 投资 金融不稳定假说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不稳定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钟意 刘家鹏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5-44,共10页
结合CRITIC权重法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作为金融不稳定的代理变量,利用Diebold和Yilmaz设计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分析金融不稳定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金融不稳定对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但是溢... 结合CRITIC权重法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作为金融不稳定的代理变量,利用Diebold和Yilmaz设计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分析金融不稳定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金融不稳定对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但是溢出程度各不相同,金融不稳定对固定资产投资、广义货币供给量以及政府支出的总溢出效应相对较小。定向波动性溢出指数表明,金融不稳定与单一宏观经济变量的定向波动性溢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显著双向性和非对称性。此外,伴随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不稳定冲击逐渐扮演净溢出传递者的角色,而非净溢出接受者。研究表明,政府需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对金融不稳定进行早期识别,减少系统性危机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不稳定 公共因子扩展模型 金融压力指数 溢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波动、金融不稳定与货币政策调控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学龙 石振宇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1年第5期63-72,共10页
在传统新凯恩斯三方程框架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周期方程和汇率决定方程,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五方程模型系统。基于规范分析,推演不同货币政策调控规则和反应程度对内生性的汇率波动与金融不稳定的宏观经济稳定效应,发现货币政策有必要对... 在传统新凯恩斯三方程框架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周期方程和汇率决定方程,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五方程模型系统。基于规范分析,推演不同货币政策调控规则和反应程度对内生性的汇率波动与金融不稳定的宏观经济稳定效应,发现货币政策有必要对汇率波动和金融不稳定作出积极和明确的反应;基于实证分析,在时变框架下探讨汇率波动与金融不稳定的相互联动以及货币政策对两者的动态调控,发现近年来汇率波动导致的金融不稳定程度明显提高,由利率到汇率的非抛补利率平价传导关系受汇率改制和外部冲击等影响并非长期有效和稳定,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的调控力度较为微弱且调控效果受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金融不稳定 货币政策调控 时变动态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融不稳定假说视角的中国经济金融体系运行分析
8
作者 田其锋 周俊桃 黄建 《征信》 2015年第10期72-75,共4页
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对中国经济周期和金融体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增长模式高度依赖投资和信贷,推升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占比。高杠杆之下金融体系隐现"不稳定区制"特征,如资金流出、流动... 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对中国经济周期和金融体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增长模式高度依赖投资和信贷,推升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占比。高杠杆之下金融体系隐现"不稳定区制"特征,如资金流出、流动性陷阱、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等。政策重点在于推进实体领域的结构性改革,以替代大规模投资刺激,并缓慢推进"去杠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不稳定假说 金融体态 经济周期 庞氏融资 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杠杆率与金融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 被引量:4
9
作者 阮湛洋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80,共13页
本文基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对企业融资类型和杠杆率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金融逆周期调节压力指数,进而利用我国31个地区数据对我国企业杠杆率与金融体系脆弱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类型在脉... 本文基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对企业融资类型和杠杆率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金融逆周期调节压力指数,进而利用我国31个地区数据对我国企业杠杆率与金融体系脆弱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类型在脉冲反应上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中的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具有一定相似性,企业杠杆率的上升会增加金融脆弱性,加大金融逆周期调节的压力,但GDP的增长有利于消减金融不稳定因素,并使得金融逆周期调节压力下降;金融不稳定的加剧及企业杠杆率的上升对GDP长期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是适度的金融逆周期调节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杠杆率过快增长但并不对GD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不稳定假说 融资结构 金融脆弱性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金融稳定的黄金储备分析框架——兼论中国黄金储备的适度规模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巍 张坤 赵婉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3-131,156,共9页
基于金融稳定的国际储备合宜规模与结构是目前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普遍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已经明显过度,但对其黄金储备规模如何适度却莫衷一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黄金储备、金融不稳定、跨境资本流动以及实体经济变量的系统... 基于金融稳定的国际储备合宜规模与结构是目前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普遍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已经明显过度,但对其黄金储备规模如何适度却莫衷一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黄金储备、金融不稳定、跨境资本流动以及实体经济变量的系统分析框架,采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探讨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黄金储备的相关因素,继而模拟中国适度黄金储备规模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不稳定程度的提高将会直接导致黄金储备占比的显著上升;国际储备对抵御经济金融危机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外汇与黄金储备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替代关系;中国货币当局应在缩减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时,逐步增加黄金储备量并将其维持在3000吨左右,继而通过合理优化国际储备结构以确保国内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储备 金融不稳定 外汇储备 跨境资本流动 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及其传导机制述评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政勋 侯喆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35,共5页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指出,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资产价格的波动;然后从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指出,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资产价格的波动;然后从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动、银行信贷渠道以及微观主体行为五个方面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不稳定 资产价格波动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其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亚清 欧阳红兵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49-151,共3页
对金融体系性质的认识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稳定的,具有内在完备性,金融体系的动荡是由于不确定的随机事件冲击的结果。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融体系是内在不稳定的,其代表就是海曼.明斯基(Hyman P.M... 对金融体系性质的认识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稳定的,具有内在完备性,金融体系的动荡是由于不确定的随机事件冲击的结果。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融体系是内在不稳定的,其代表就是海曼.明斯基(Hyman P.Minsky)首先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不稳定 金融体系 金融不稳定假说 随机事件 完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负债、金融稳定与明斯基周期
13
作者 夏晓华 彭方平 展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28,共10页
我国是否逼近"明斯基时刻"成为当前经济关注的热点。本文首次基于明斯基周期核心理论"金融不稳定假说",构建投资负债系统模型,应用面板VAR模型,从公司层面实证研究我国经济是否存在明斯基周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 我国是否逼近"明斯基时刻"成为当前经济关注的热点。本文首次基于明斯基周期核心理论"金融不稳定假说",构建投资负债系统模型,应用面板VAR模型,从公司层面实证研究我国经济是否存在明斯基周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主体负债率在经济扩张期呈现显著的逆周期性,负债对投资的负向影响在经济扩张期表现最为显著,上述两点结论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核心观点相冲突,说明根植于西方自由金融市场土壤的明斯基周期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当前阶段也存在"金融拖拽效应",在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中要进一步明确去杠杆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斯基周期 金融不稳定 投资 面板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斯基的“偏差放大机制”在我国是否存在?——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李宝伟 董陆君 张云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9-286,共18页
本文在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能够进行实证研究明斯基“偏差放大机制”的分析框架,进而采用我国291个地级市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分析中国是否存在“偏差放大机制”,以及杠杆率和金融不稳定的关系。... 本文在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能够进行实证研究明斯基“偏差放大机制”的分析框架,进而采用我国291个地级市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分析中国是否存在“偏差放大机制”,以及杠杆率和金融不稳定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级市层面存在杠杆率和产出之间相互扩大的“偏差放大机制”,同时企业杠杆率提高加剧了金融的不稳定倾向。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为确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需要稳定杠杆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放大机制 金融不稳定 杠杆率 面板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上涨与信贷扩张:基于金融加速器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黄静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69,共9页
在相关理论分析和综述前提下,在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DCC-MGARCH动态相关性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信贷和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 在相关理论分析和综述前提下,在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DCC-MGARCH动态相关性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信贷和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检验房地产价格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存在性。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暴露值被低估,近几年其真实值大于25%,情况不容乐观;②我国房价上涨促使了房地产投资和信贷的增加,但是还没有形成从信贷增长到房价上涨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反馈机制;③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金融加速器机制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上涨 信贷扩张 金融加速器 金融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过剩的危机——对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16
作者 陈弘 闫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2期17-19,36,共4页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是西方经济学界对金融危机的主流解读。明斯基认为,累积的金融冒险造成了金融体制的脆弱,最终引发了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停滞趋势阻碍了...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是西方经济学界对金融危机的主流解读。明斯基认为,累积的金融冒险造成了金融体制的脆弱,最终引发了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停滞趋势阻碍了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迫使资本主义以金融化的方式通过债务杠杆挽救经济停滞。金融化没有真正挽救资本主义的经济停滞趋势,反而造成了金融膨胀的泡沫与实体经济停滞的对立,最终使生产过剩的危机以金融危机的方式爆发。以金融化挽救生产过剩造成的经济停滞,必然导致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过剩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 金融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金融危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17
作者 叶华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54-56,共3页
西方金融危机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从两类假设展开的:一是正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金融系统均衡由于外生变量冲击,引致系统偏离均衡状态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二是非正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金融系统本身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即金融危机是... 西方金融危机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从两类假设展开的:一是正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金融系统均衡由于外生变量冲击,引致系统偏离均衡状态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二是非正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金融系统本身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即金融危机是系统内生的。基于两类假设的金融危机研究成果丰硕,但就理论与现实的一致性来看,正统金融危机理论对危机形成机制的解释力以及应对危机措施的有效性均越来越低,而与自由主义思想不同的非正统的金融危机理论更具有解释金融危机的能力,也越来越被学界、政府、监管部门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不稳定 外部冲击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斯基、帕利与马克思:三种金融化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文超 申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40,共10页
浩瀚的金融化文献中有三条线索非常典型:第一条线索是明斯基的金融核心论,将金融化视作金融部门的长期膨胀过程;第二条线索是帕利的增长模式论,把金融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实现增长或积累的一种阶段性体制;第三条线索是马克思的根本生产方式... 浩瀚的金融化文献中有三条线索非常典型:第一条线索是明斯基的金融核心论,将金融化视作金融部门的长期膨胀过程;第二条线索是帕利的增长模式论,把金融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实现增长或积累的一种阶段性体制;第三条线索是马克思的根本生产方式论,金融化被理解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趋势。虽然三种典型金融化理论在视角、逻辑和政策主张等方面存在差异,但由于这三类学说同属于反正统的激进经济学,坚持现实性和动态演化观,它们体现的是真实世界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多元化;因此我们想获得对金融化现象更全面的理解,任务不是从中选择最优的理论,而是对其加以比较综合、借鉴吸收。批判实在论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为综合三种金融化理论,从而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金融化理论提供了可行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金融不稳定假说 结构凯恩斯主义 虚拟资本 批判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金池”模式理财产品的风险透析及防范——与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新华 孙欢欢 《西南金融》 2015年第6期33-37,共5页
"资金池"模式理财产品相较于一般的理财产品而言,其期限错配、动态管理、集合运作的操作模式赋予银行资金运作灵活性的同时也隐含着较大的风险。银行与各种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规避信贷监管,进行无约束信贷... "资金池"模式理财产品相较于一般的理财产品而言,其期限错配、动态管理、集合运作的操作模式赋予银行资金运作灵活性的同时也隐含着较大的风险。银行与各种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发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规避信贷监管,进行无约束信贷的"影子金融"的有效工具,资金池理财通过不断地资产证券化将可能的"有毒资产"转嫁给投资者的做法正如美国次级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其看似通过金融创新化解风险的各类新型金融工具无非是进一步"积聚"风险。"资金池"理财产品的偿付最终还依赖于最初资产价格的不断攀升,而任何资产价格的变化却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不可能一味上涨,不断通过资金池理财的发行支持已严重泡沫的资产,其潜在风险可想而知。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级贷款资产"通过"池内证券化"操作"创造"系统性风险的过程必须得到有效认知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池理财 资产证券化 次贷危机 金融不稳定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贷危机期间股票市场收益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祖国 罗文波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5,共8页
本文建立了基于资本流动的汇率决定模型,利用时间序列VAR模型与CHOW检验,从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协整关系视角,来研究次贷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两国间股票市场收益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结论:虽然我国资本帐户尚处于未开放状态,但中... 本文建立了基于资本流动的汇率决定模型,利用时间序列VAR模型与CHOW检验,从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协整关系视角,来研究次贷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两国间股票市场收益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结论:虽然我国资本帐户尚处于未开放状态,但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收益差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稳健而又明显的协整关系。其协整方程变量间的协整系数稍大于发达国家。中国所保持的高速经济增长率与我国对资本项目的严格控制,使得跨国流动资本对中国股票市场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是系数较大的两个主要原因。考虑到两变量之间波动的放大效应,汇率与股票市场间相互的大幅波动,会加大我国的金融不稳定性,我们建议在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和汇率市场化进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适当时机,扩大汇率浮动的区间,逐步放松资本账户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股票市场收益 人民币汇率 金融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