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脱实向虚”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基于金融资金流向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红燕 管莉莉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7-50,共14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脱实向虚"现象日趋严重。本文基于FWTW资金流量表构建金融"脱实向虚"代理指标,采用2003—2018年跨国面板数据探究金融"脱实向虚"对一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qu...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脱实向虚"现象日趋严重。本文基于FWTW资金流量表构建金融"脱实向虚"代理指标,采用2003—2018年跨国面板数据探究金融"脱实向虚"对一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脱实向虚"会显著抑制一国技术创新水平,且对创新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的负向影响更大;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资金错配以及人力资本错配是金融"脱实向虚"影响技术创新的两条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表明,发展中国家金融"脱实向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负向关系相较于发达国家更加显著。鉴此,我国应防范化解金融资金"脱实向虚"现象,构建激励金融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领域的机制,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完善其促进技术创新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脱实向虚” 技术创新 资金错配 人力资本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脱实向虚”的综合判断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小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80,共17页
本文界定了金融"脱实向虚"的内涵,设计了研判金融"脱实向虚"的挂钩变量和标准。本文以1990—2019年78个国家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金融出现"脱实向虚",2012—2014年处于低度"脱实向虚&qu... 本文界定了金融"脱实向虚"的内涵,设计了研判金融"脱实向虚"的挂钩变量和标准。本文以1990—2019年78个国家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金融出现"脱实向虚",2012—2014年处于低度"脱实向虚"状态,2015—2018年出现了中度"脱实向虚",2019年又回落到低度"脱实向虚",但未来5年金融杠杆会回升。这意味着未来经济运行仍将面临高杠杆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金融杠杆波动性不断加剧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负面冲击。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和首要任务仍是"降杠杆"和"稳增长"。针对该形势,本文提出:一是亟须建立金融"脱实向虚"的审慎监管机制,将金融杠杆作为金融"脱实向虚"的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将均衡金融杠杆作为研判金融"脱实向虚"的标准,前瞻性地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职能。二是改革现有存款基准利率的"双轨制",实施货币政策"锁短放长"的创新性操作来消除导致金融"脱实向虚"的政策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脱实向虚” 审慎监管 “锁短放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基于金融“脱实向虚”视角 被引量:18
3
作者 蓝管秀锋 匡贤明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方面。基于金融“脱实向虚”视角,实证检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交互效应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有效缓...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方面。基于金融“脱实向虚”视角,实证检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交互效应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有效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但是,由于金融“脱实向虚”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交互效应加剧了城乡收入的不平衡。因此,应通过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扭转金融“脱实向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金融“脱实向虚” 城乡收入差距 地区差异效应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