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虎杂交斑三倍体、二倍体生长、发育比较及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邓远 苏金枝 +11 位作者 李振通 黎琳琳 邱弈树 丁小雨 段鹏飞 王心怡 王林娜 刘阳 马文辉 赵侠 李胜忠 田永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2-1311,共10页
为了解金虎杂交斑三倍体的生长与形态特征,利用金虎杂交斑三倍体(JH-3N)和二倍体群体(JH-2N),通过对比养殖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倍性杂交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同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JH-3N、JH-2N及母本棕点石斑鱼(EF)和父本蓝身大斑石斑... 为了解金虎杂交斑三倍体的生长与形态特征,利用金虎杂交斑三倍体(JH-3N)和二倍体群体(JH-2N),通过对比养殖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倍性杂交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同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JH-3N、JH-2N及母本棕点石斑鱼(EF)和父本蓝身大斑石斑鱼(ET)的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经90 d对比养殖后,JH-3N的终末体质量较JH-2N提高9.59%。性腺组织学观察表明,JH-3N卵巢与同期JH-2N相比发育明显滞后。经卡方检验显示,JH-3N与JH-2N、父本和母本的7个可数性状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4个石斑鱼群体除M_(14)(臀鳍前端基部至尾鳍长)外,其他18个比例性状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显示,JH-3N为单独一支,与其他3个群体分离。主成分分析共得到累计贡献率达63.273%的3个主成分,差异主要体现在鱼体的背腹轴方向。判别分析显示,4个石斑鱼群体的判别准确率达100%,综合判别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JH-3N具有生长速度更快、性腺发育滞后的优良性状,表型性状与JH-2N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前景,研究结果为金虎杂交斑倍性育种及种群鉴定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虎杂交斑 三倍体 生长速度 形态特征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虎杂交斑三倍体血细胞特征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2
作者 邓远 李振通 +11 位作者 苏金枝 黎琳琳 邱弈树 丁小雨 段鹏飞 王心怡 王林娜 刘阳 马文辉 赵侠 李胜忠 田永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9-516,共8页
为了解三倍体金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蓝身大斑石斑鱼E.tukula♂)的细胞遗传特性。以静水压休克诱导的三倍体金虎杂交斑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DNA含量测定鉴定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对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进... 为了解三倍体金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蓝身大斑石斑鱼E.tukula♂)的细胞遗传特性。以静水压休克诱导的三倍体金虎杂交斑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DNA含量测定鉴定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对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进行红细胞大小、形态的比较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与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的比值为1.45︰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长轴、短轴分别为二倍体的1.34、1.1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体积、表面积分别为二倍体的2.07和1.5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核长轴、短轴、核表面积、核体积分别为二倍体的1.22、1.05、1.29、1.57倍(P<0.01)。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注射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为2n=48=2sm+46t,NF=50,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72,核型为3n=72=1m+2sm+69t,NF=75,未发现有性染色体。实验结果为石斑鱼杂交种多倍体育种提供了丰富生物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虎杂交斑 红细胞形态 流式细胞术 三倍体 二倍体 染色体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