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缕半枫荷的水提取物抑制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燕 覃璐璐 +6 位作者 管少兴 管宴萍 韦玉茹 操艾伶 李冬梅 韦桂宁 苏启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6-1344,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金缕半枫荷抗胰腺癌的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并通过胰腺癌细胞模型验证金缕半枫荷抗胰腺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数据库预测药物及疾病的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分析通路、功能富集和分子...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金缕半枫荷抗胰腺癌的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并通过胰腺癌细胞模型验证金缕半枫荷抗胰腺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数据库预测药物及疾病的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分析通路、功能富集和分子对接。通过CCK-8法筛选金缕半枫荷对8种癌细胞的活性,并采用侵袭、迁徙、增殖、凋亡实验方法验证金缕半枫荷对胰腺癌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网络药理学的结果。结果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得到金缕半枫荷活性成分18个,调控胰腺癌的潜在关键靶点21个。生物富集结果主要与蛋白质的磷酸化、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有关,通路主要与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金缕半枫荷对胰腺癌细胞最敏感且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侵袭、迁徙和增殖,并且促进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金缕半枫荷可以显著抑制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P<0.001)。结论金缕半枫荷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胰腺癌作用,其中抑制PI3K-Akt通路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缕半枫荷 胰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通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缕半枫荷多酚提取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娜 韦柳斌 +3 位作者 金旺 韦啟球 陈洁 伍善广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3-530,共8页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金缕半枫荷,该研究以超声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温度为考察因素,用金缕半枫荷总多酚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并以最佳工艺制备金缕半枫荷多酚;进一步采用DPPH&#...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金缕半枫荷,该研究以超声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温度为考察因素,用金缕半枫荷总多酚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并以最佳工艺制备金缕半枫荷多酚;进一步采用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法评价金缕半枫荷多酚的抗氧化能力,以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指标,采用牛津杯和肉汤稀释法考察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为1∶16,提取时间为60 min,提取温度为60℃。金缕半枫荷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为5.22μg·mL^(-1),与阳性对照维生素C的IC_(50)值4.31μg·mL^(-1)无显著差异,羟自由基清除率IC_(50)为105μg·mL^(-1),显著低于维生素C的IC_(50)值(180μ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7±1.2) mm和(10.0±1.3) mm,MIC分别为0.393和0.785 mg·mL^(-1)。这表明金缕半枫荷多酚具有抗菌和显著抗氧化能力,为开发利用金缕半枫荷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缕半枫荷 多酚 抗氧化能力 抗菌活性 DPPH·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缕半枫荷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宇 张昊祯 +6 位作者 Muhammad Ishaq 吴嘉佳 王文沛 李莎莎 肖雪 严诗楷 金慧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97-3505,共9页
目的研究金缕半枫荷茎枝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将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对半枫荷总提、各提取部位和分离得到的14个... 目的研究金缕半枫荷茎枝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将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对半枫荷总提、各提取部位和分离得到的14个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鉴定出14个化合物,分别为:肉豆蔻酸(1)、硬脂酸(2)、芝麻素(3)、9-十八碳烯酸(4)、亚油酸(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豆甾醇(7)、β-谷甾醇(8)、羽扇豆醇(9)、齐墩果酸(10)、lup-20(29)-ene-3-[3-keto-hexadecanoate](11)、防葵素(12)、C-藜芦酰乙二醇(13)、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14)。结论首次通过分离手段从该植物的茎枝中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1、3-7、9、11-14,并且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半枫荷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13和14抗氧化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缕半枫荷 乙酸乙酯部位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究壮药金缕半枫荷对抑郁症炎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何俊慧 韦洁 +5 位作者 李冬梅 韩东波 贾春莲 李懿 韦冬梅 韦桂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62-1370,共9页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金缕半枫荷的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等,并通过利血平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验证金缕半枫荷对抑郁症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数据库预测药物及疾病的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分析生物功能...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金缕半枫荷的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等,并通过利血平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验证金缕半枫荷对抑郁症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数据库预测药物及疾病的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分析生物功能富集和通路,使用AGFR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基于利血平诱导的大鼠抑郁模型,通过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手段验证金缕半枫荷对抑郁症炎症的作用。结果 共筛选得到活性成分13个,金缕半枫荷调控抑郁症的关键靶点11个,生物富集结果主要与认知、突触可塑性调节等有关,通路主要与Rap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有关。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金缕半枫荷提取物高、低剂量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大鼠圈内保留时间,升高血清中5-HT、DA的水平,降低血清中IL-6的水平,改善前额皮层炎性浸润情况,降低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 mRNA的表达,升高脑组织中AKT1 mRNA的表达。结论 该研究揭示了金缕半枫荷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金缕半枫荷可通过TOLL样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抑郁样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缕半枫荷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TOLL样信号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