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组装金团簇电极库仑台阶现象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文莉 林仲华 +1 位作者 翁少煌 周剑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0-355,共6页
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自组装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C8AuMPC)在常温下二氯甲烷溶液中的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团簇在-0.8~0.8V电位范围内有4对明显的量子化电容充电峰.同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对C8AuMPC修饰金电极... 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自组装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C8AuMPC)在常温下二氯甲烷溶液中的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团簇在-0.8~0.8V电位范围内有4对明显的量子化电容充电峰.同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对C8AuMPC修饰金电极体系的界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PC自组装层存在两个界面,即金电极-MPC层界面和MPC层一溶液界面;这两个界面的界面电容在MPC的零电荷电位(ca.-0.2V)附近均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电位正移或负移到一定程度,界面电容发生变化.进一步利用双隧道结金属岛库仑阻塞效应理论讨论了已有报道中对MPC量子化电容充电的理论分析结果,并证明电化学阻抗谱也是研究MPC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的有效方法.另外,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电活性物种二茂铁对C8AuMPC量子化电容充电的影响,发现溶液中的电活性物种对MPC层-溶液界面的电子传递的贡献可以忽略,表明该界面的电子传递主要发生在纳米粒子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纳米粒子 量子化电容充电 电化学阻抗谱 界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压电免疫传感器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曾辉 王桦 +1 位作者 陈方平 沈国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为了将压电免疫传感器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免疫分型 ,首次研制了一种以等离子体聚合膜和金纳米粒子自组装技术为基础的新的压电免疫传感器 ,用于吸附固定多种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的单克隆抗体 ,检测急性白血病人血样中的相应分化抗... 为了将压电免疫传感器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免疫分型 ,首次研制了一种以等离子体聚合膜和金纳米粒子自组装技术为基础的新的压电免疫传感器 ,用于吸附固定多种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的单克隆抗体 ,检测急性白血病人血样中的相应分化抗原。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检出率与临床常用的荧光免疫法相接近 ,无显著性差异(χ2 =3.4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中的免疫传感检测法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和能进行实时监测与定量检测等优点 ,将其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免疫分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免疫传感器 荧光免疫法 急性白血病 免疫分型 等离子体聚合膜技术 金纳米粒子自组装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