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研究
1
作者 安明泽 张兵兵 +4 位作者 杨照 陈蔚洁 王盛 薛斌 秦舒浩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7-2178,共12页
构建具有高效电荷迁移效率和丰富活性位点的梯形(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典型的水热结合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催化剂(TBC)。催化剂结构表征和原位XPS测试... 构建具有高效电荷迁移效率和丰富活性位点的梯形(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典型的水热结合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改性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催化剂(TBC)。催化剂结构表征和原位XPS测试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的TBC550催化剂主要由生物炭和TiO_(2)锐钛矿与金红石相组成,与之构建的TiO_(2)锐钛矿与金红石相S型同质结可促进光生载流子通过生物炭、锐钛矿-金红石的界面进行转移。同时,当光照射在TBC550催化剂界面上时,在内置电场、带边弯曲和库仑力的协同作用下,促进了氧化能力的光生电子与还原能力的光生空穴复合,抑制了氧化能力的光生空穴与还原能力的光生电子转移,进而使电子和空穴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此外,在紫外、可见和模拟太阳光照射下,TBC550催化剂对四环素(TC)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为96.5%、78.3%和89.1%,且5次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研究工作可以丰富我们对新型S型同质结光催化剂的认识,为未来使用太阳能驱动光催化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提供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tio_(2)锐钛矿-红石 S型同质结 光催化降解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掺杂金红石相TiO_2(110)单晶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阳 邵翔 王兵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63-1369,共7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术(PLD)同质外延生长了表面原子级平整的6%(原子比)Cr掺杂的金红石相TiO2(110)单晶薄膜,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扫描隧道谱(ST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r掺杂对TiO2(...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术(PLD)同质外延生长了表面原子级平整的6%(原子比)Cr掺杂的金红石相TiO2(110)单晶薄膜,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扫描隧道谱(ST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r掺杂对TiO2(110)-(1×1)表面的形貌没有明显影响,但是提高了掺杂薄膜在负偏压的导电性;Cr与晶格O键合而呈现+3价态,由此在TiO2的价带顶上方~0.4eV处引入杂质能级.紫外-可见光吸收谱显示薄膜的光吸收能力被扩展到~650nm,处于可见光范围.借助STM以单个甲醇分子的光解反应检测了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仅观察到紫外光照射下甲醇分子的脱氢反应,在可见光照射下(λ>430nm)甲醇分子没有发生反应,表明单独的Cr掺杂可能不足以提高TiO2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相tio2薄膜 CR掺杂 能带结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相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甘永平 秦怀鹏 +3 位作者 黄辉 陶新永 方俊武 张文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3-410,共8页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异丙醇钛为钛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金红石相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rGO-TiO_2),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透射电镜...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异丙醇钛为钛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金红石相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rGO-TiO_2),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_2为针簇状结构的金红石相,与石墨烯能够均匀复合;与纯金红石相TiO_2相比,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光F对罗丹明B以及可见光下对甲基橙光降解效果.当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5 mg·mL^(-1)时,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rGO-TiO_2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 石墨烯 水热法 光催化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_2的第一性原理的定性计算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永刚 宋绵新 +2 位作者 边亮 周天亮 赵效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1145,共5页
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禁带宽度(带隙)是影响其吸收波长的主要因素,其决定TiO2的光催化活性.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Ab initioDFT)得出17种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能态密度(DOS),结果表明:除Lu、Y、Yb和Sc四种稀土增大金红石相TiO... 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禁带宽度(带隙)是影响其吸收波长的主要因素,其决定TiO2的光催化活性.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Ab initioDFT)得出17种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能态密度(DOS),结果表明:除Lu、Y、Yb和Sc四种稀土增大金红石相TiO2带隙外,其余13种稀土均很大程度地降低金红石相TiO2的带隙.因此,稀土掺杂金红石相TiO2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稀土 红石tio2 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锐钛矿混晶结构的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曹永强 龙绘锦 +1 位作者 陈咏梅 曹亚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8-1092,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出一组金红石/锐钛矿混晶结构的纳米TiO2薄膜催化剂,并通过光催化降解苯酚实验考察该薄膜的催化性能.光催化实验证明,随着催化剂中金红石含量减少,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逐渐提高.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出一组金红石/锐钛矿混晶结构的纳米TiO2薄膜催化剂,并通过光催化降解苯酚实验考察该薄膜的催化性能.光催化实验证明,随着催化剂中金红石含量减少,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逐渐提高.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表明,催化剂为金红石和锐钛矿混晶结构,并随着金红石含量减少,催化剂的表面羟基(OH)和桥氧(—O—)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且费米能级逐渐提高.表面羟基和桥氧是有利于光催化的"活性物种";费米能级的提高使TiO2/H2O界面处TiO2的表面带弯增大,导致了价带光生空穴参加光催化反应的几率增大,有效地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这些因素是催化剂光催化活性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法 tio2薄膜催化剂 红石/锐钛矿混晶结构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相含量对混晶纳米TiO_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鹏 贾立山 +2 位作者 李清彪 方维平 唐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73-1476,1482,共5页
合成了不同金红石相含量的纳米TiO2,并研究了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活性。结果表明,未沉积Pt时,纯锐钛矿TiO2活性最高,金红石相含量的增加导致TiO2活性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出现波动。沉积Pt后,TiO2产氢速率随金红石相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 合成了不同金红石相含量的纳米TiO2,并研究了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活性。结果表明,未沉积Pt时,纯锐钛矿TiO2活性最高,金红石相含量的增加导致TiO2活性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出现波动。沉积Pt后,TiO2产氢速率随金红石相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金红石相质量分数为9.7%时达到最高,为40.35 mmol/(gcat.h)。首次提出了金红石相含量对混晶纳米TiO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分解水制氢 混晶 纳米tio2 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硅对金红石相纳米TiO_2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姚超 吴凤芹 +1 位作者 林西平 汪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1-1316,共6页
通过硅酸钠水解生成的无定形氧化硅对金红石相纳米TiO2进行修饰,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比表面仪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硅沉积在纳米TiO2的表面和颗粒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网络体系,有效... 通过硅酸钠水解生成的无定形氧化硅对金红石相纳米TiO2进行修饰,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比表面仪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硅沉积在纳米TiO2的表面和颗粒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网络体系,有效地抑制了TiO2晶粒尺寸和原始粒径的长大。当热处理温度低于700℃时,经氧化硅处理的纳米TiO2的晶粒尺寸、原始粒径和比表面积几乎不变;当热处理温度高于700℃时,经氧化硅处理的纳米TiO2的晶粒尺寸和原始粒径开始缓慢变大,比表面积快速下降,在900℃下煅烧2h,经氧化硅处理的纳米TiO2原始粒径仍为20~40nm。氧化硅的存在使纳米TiO2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并使其平均孔径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红石 纳米tio2 微结构 晶粒尺寸 氧化钛 原始粒径 比表面积 孔径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Ce/Nd/Eu/Gd)与N共掺金红石相TiO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航 马梅 +3 位作者 彭彩云 张晓旭 张丽丽 黄以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351,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纯金红石相TiO_2,Ce、Nd、Eu和Gd四种稀土元素单掺杂金红石相TiO_2,以及与N共掺金红石相TiO_2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由掺杂前后的结果分析发现,掺杂后晶胞膨...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纯金红石相TiO_2,Ce、Nd、Eu和Gd四种稀土元素单掺杂金红石相TiO_2,以及与N共掺金红石相TiO_2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由掺杂前后的结果分析发现,掺杂后晶胞膨胀,晶格发生畸变;费米能级上移进入导带,导带底部引入杂质能级,提高了掺杂体系的电导率和对可见光的响应;光学性质、介电函数和吸收谱掺杂体系峰值比纯TiO_2小,反射谱和能量损耗谱出现红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 稀土元素 共掺杂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相Ce/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沙沙 刘勇 +2 位作者 吴刚 王红艳 史洪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硝酸铈为掺杂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TiO_2和不同掺杂浓度的Ce/TiO_2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最后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Ce掺杂量对TiO_2光催化性...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硝酸铈为掺杂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TiO_2和不同掺杂浓度的Ce/TiO_2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最后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Ce掺杂量对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热法制备的Ce/TiO_2仍为金红石型,掺杂Ce并未改变TiO_2的晶相结构。Ce/TiO_2复合光催化剂为分散均匀的微球形,粒径在1μm左右。掺杂Ce可显著提高TiO_2的光催化活性,当Ce掺杂量为3%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最高,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 光催化 掺杂 稀土Ce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红石相TiO_2块体的介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志刚 满一航 +2 位作者 叶锡生 张勇 黄绍艳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9-491,共3页
在大气和真空条件下 ,对纳米金红石相TiO2 块体进行介电频谱测试。发现样品在大气中的相对介电常数比其在真空中的数值高 10 2 ~ 10 3 倍 ;大气中介电损耗高于其在真空中的数值 ,大气中频率约在 3kHz时出现损耗最小值 ,真空中介电损耗... 在大气和真空条件下 ,对纳米金红石相TiO2 块体进行介电频谱测试。发现样品在大气中的相对介电常数比其在真空中的数值高 10 2 ~ 10 3 倍 ;大气中介电损耗高于其在真空中的数值 ,大气中频率约在 3kHz时出现损耗最小值 ,真空中介电损耗则随频率增加而单调减小。分析认为纳米金红石相TiO2 介电常数异常是由材料界面中的缺陷和悬键所引起的。在大气中 ,纳米金红石TiO2 的介电损耗以极化损耗 (电偶极矩转向极化和离子弛豫极化 )为主 ,而在真空中则以电导损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红石tio2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介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氧化铝对金红石相纳米TiO_2微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超 高国生 +3 位作者 林西平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降低金红石相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利用氧化铝对其进行高温掺杂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比表面仪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煅烧温度是800℃,最佳的氧化铝用量是m(Al2O3):m(TiO2)=1:5.氧化铝... 为降低金红石相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利用氧化铝对其进行高温掺杂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比表面仪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煅烧温度是800℃,最佳的氧化铝用量是m(Al2O3):m(TiO2)=1:5.氧化铝的掺杂抑制了纳米TiO2的粒径和晶粒长大.随着m(Al2O3):m(TiO2)的增大,纳米TiO2的粒径和晶粒尺寸逐渐减少,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增大.从电子结合能和晶胞参数的变化可以推测高温煅烧可使Al3+掺杂到纳米TiO2的晶格中.氧化铝的饱和掺杂量约为m(Al2O3):m(TiO2)=1:20,当 m(Al2O3):m(TiO2)≥1:10时,出现了晶态氧化铝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红石 氧化铝 掺杂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Y掺杂金红石相TiO_2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丽阳 董发勤 +3 位作者 宋绵新 边亮 李建祥 张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5-758,762,共5页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La2O3和Y2O3作为掺杂物,掺杂比例为0、0.50%、1.00%、1.50%和2.00%(质量分数)。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金红石相TiO2粉体、La/Y掺杂金红石相TiO2粉体。利用XRD、UV-Vis、Zeta电位和粒度等手段表征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La2O3和Y2O3作为掺杂物,掺杂比例为0、0.50%、1.00%、1.50%和2.00%(质量分数)。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金红石相TiO2粉体、La/Y掺杂金红石相TiO2粉体。利用XRD、UV-Vis、Zeta电位和粒度等手段表征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光吸收能力等方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以甲基红为降解模型,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1.00%(质量分数)La掺杂金红石相TiO2吸附效果最好,其与实验结论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 稀土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TiO_2超高压相的电子结构
13
作者 刘卫平 吴秀玲 +2 位作者 孟大维 孙俊英 汪新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红石tio2 高压 电子结构 高压实验 副矿物 自然界 变质岩 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TiO2(110)表面与Ag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鲍冰 沈月 +4 位作者 张丽仙 潘勇 许彦亭 郭俊梅 闻明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5,共5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Ag与金红石型TiO2(110)晶面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金红石型TiO2(110)面上2种键桥对Ag原子的吸附能,发现键桥Ti形式与Ag原子结合的吸附能低于键桥O形式的吸附能;通过进一步的电荷布居、单位键长以及电子结构的计算,发...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Ag与金红石型TiO2(110)晶面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金红石型TiO2(110)面上2种键桥对Ag原子的吸附能,发现键桥Ti形式与Ag原子结合的吸附能低于键桥O形式的吸附能;通过进一步的电荷布居、单位键长以及电子结构的计算,发现键桥Ti形式的Ti-Ag之间的结合能大于键桥O形式的Ti-Ag之间的结合能,这说明Ag原子更容易与金红石型TiO2(110)面上的键桥Ti上的Ti原子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材料学 第一性原理 AG 红石tio2 键桥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相Fe^(3+)/TiO_2结构与磁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婷婷 潘海波 沈水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53-1460,共8页
结合共价作用与量子修正,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300 K常压下金红石相Fe3+/TiO2晶体结构及能量参数.结果表明,当掺杂量达5.7 mol%时,晶胞参数a与晶胞体积明显增大,八面体共棱部分消失,(110)晶面中的阴离子精细结构逐渐消失,阴离... 结合共价作用与量子修正,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300 K常压下金红石相Fe3+/TiO2晶体结构及能量参数.结果表明,当掺杂量达5.7 mol%时,晶胞参数a与晶胞体积明显增大,八面体共棱部分消失,(110)晶面中的阴离子精细结构逐渐消失,阴离子均方位移与体系能量也明显增大.此外,结构畸变易形成氧空位桥基团(Fe3+-[F心]-Ti4+),而使体系呈铁磁性,随掺杂量增加,该基团取向变化而易形成反铁磁性,所获得的模拟结果与磁特性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红石tio2 Fe^3+掺杂 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铁掺杂TiO_2锐钛矿-金红石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晓东 雷佳浩 +2 位作者 王尘茜 朱然苒 冯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_2和不同浓度Fe掺杂TiO_2纳米粉末,并对各样品进行了350℃、500℃、650℃的热处理。通过SEM、XRD、EDS、XPS等测试方法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成分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Fe掺杂TiO_2相变的影...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_2和不同浓度Fe掺杂TiO_2纳米粉末,并对各样品进行了350℃、500℃、650℃的热处理。通过SEM、XRD、EDS、XPS等测试方法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成分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Fe掺杂TiO_2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纯TiO_2与Fe-TiO_2在350℃、500℃时均为单一的锐钛矿,650℃时大部分转变为金红石;热处理温度升高有利于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Fe掺杂后以+3价的形式存在,Fe离子掺杂能够明显减小TiO_2的晶粒尺寸,高浓度的Fe掺杂对锐钛矿-金红石相变有微弱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掺杂 tio2 热处理温度 锐钛矿-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TiO2纳米团簇与铀酰相互作用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明 张红星 +1 位作者 袁福龙 潘清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4-882,共9页
采用全电子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索金红石型Ti O_2纳米团簇与铀酰的相互作用。考察金红石团簇模型(包括层数和表面积大小)变化对吸附铀形成复合物结构、吸附作用能等性质的影响,确定2层、表面积为1.1 nm×0.6 nm、包括63个原子... 采用全电子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索金红石型Ti O_2纳米团簇与铀酰的相互作用。考察金红石团簇模型(包括层数和表面积大小)变化对吸附铀形成复合物结构、吸附作用能等性质的影响,确定2层、表面积为1.1 nm×0.6 nm、包括63个原子的纳米团簇(标记为2L-Ti15)能够合理描述金红石纳米粒子性质的同时,还能节约计算资源。对2L-Ti15-[(UO_2)(H_2O)_3]^(2+)复合物计算表明,纳米团簇和铀酰存在共价键作用;优化得到U-O_(surf)键长0.233~0.238 nm,这一距离在已发现铀酰基配合物U-O距离范围内。在气相条件下,纳米团簇对铀酰吸附反应为放热过程(-3.02 e V);考虑溶剂介质环境的影响,反应则需要吸收少许能量(0.16e V)。U-O_(surf)键的能量分解发现,纳米团簇和铀酰的化学键作用为轨道相互作用主导的(占94%),它的静电吸引略大于Pauli排斥。基于电子密度的QTAIM(quantum theory of atoms in molecule)分析揭示,U-O_(surf)作用是介于离子和共价之间的配位键,其强度高于复合物中的U-OH_2键作用,但比U=O键弱。波函数分析表明,来自纳米团簇的O(2p)贡献HOMO轨道,并混有σ(U=O)成键性质,而LUMO轨道则为Ti(3d)修饰的U(5f)性质,复合物HOMO-LUMO带隙为2.40 e V,相对吸附前的纳米团簇半导体粒子的3.35 e V变窄。从吸收光谱角度而言,复合物体系可能在可见光区域具有更强的捕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纳米团簇 铀污染物 吸附作用本质 电子结构 对论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o-W共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祥 谢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6-701,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与平面波超软赝势法是目前对物质光学性质计算的成熟手段,本文利用MS软件采取该方法对金红石相TiO2进行了不同掺杂情况下的模拟计算.内容包括未掺杂与单掺杂Mo、单掺杂N、共掺杂Mo-N以及共掺杂N-Mo-W这五种...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与平面波超软赝势法是目前对物质光学性质计算的成熟手段,本文利用MS软件采取该方法对金红石相TiO2进行了不同掺杂情况下的模拟计算.内容包括未掺杂与单掺杂Mo、单掺杂N、共掺杂Mo-N以及共掺杂N-Mo-W这五种不同情况下TiO2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与光学性质分析,通过对计算得出的数据分析有以下结论:单掺杂能改变TiO2禁带宽度,但相对于共掺杂Mo-N和W-N以及N-Mo-W来说效果欠佳.其中,掺杂W时由于在导带底中出现新的杂质能级,并出现了导带下降幅度大于价带下降幅度的情况,禁带宽度变窄,使得在单掺杂情况中效果明显.而共掺杂中N-Mo-W的价带出现清晰的杂质能级,并且由于该能级介于费米能级附近的关系使得价电子跃迁至导带更为容易,并且此时能级密度较大也是掺杂效果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 N-Mo-W共掺杂 第一性原理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共掺杂金红石相TiO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祥 马家君 +1 位作者 谢泉 李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5-1019,共5页
本文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金红石相TiO_2进行了计算,其中内容包括未掺杂与单掺杂Al、单掺杂N以及共掺杂Al-N这四种不同情况下TiO_2的能带结构与态密度和光吸收系数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单掺杂Al和N时,... 本文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金红石相TiO_2进行了计算,其中内容包括未掺杂与单掺杂Al、单掺杂N以及共掺杂Al-N这四种不同情况下TiO_2的能带结构与态密度和光吸收系数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单掺杂Al和N时,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其能带结构,光吸收能力均有提高但效果不佳.在共掺杂Al-N时,TiO_2晶格常数产生了改变,并出现了新的杂质能级.由于杂质能级存在于TiO_2禁带范围内,减小了电子跃迁至导带所需能量,从而提高了其光吸收能力,其效果相对于单掺杂来说更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tio2 Al N共掺杂 第一性原理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TiO_2)单晶体的生长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毕孝国 修稚萌 +1 位作者 马伟民 孙旭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77-979,共3页
通过对比晶体在不同气氛中生长与退火的结果,研究了焰熔法生长金红石单晶体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炉膛气氛是决定晶体能否形成的关键因素,在合适的气氛条件下,晶体易于生长,生长速度范围较宽,可以长成较大尺寸的单晶体,否则,依赖调... 通过对比晶体在不同气氛中生长与退火的结果,研究了焰熔法生长金红石单晶体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炉膛气氛是决定晶体能否形成的关键因素,在合适的气氛条件下,晶体易于生长,生长速度范围较宽,可以长成较大尺寸的单晶体,否则,依赖调整(增加或降低)生长速度,不能形成完整的晶体·炉膛气氛中的氧分压大于液固界面(即生长界面)处熔体的氧离解压是生长完整晶体的前提条件;晶体在退火过程中消除热应力,但更重要的是氧化反应,消除氧空位,在氧气氛中退火,可明显缩短退火时间,并能获得呈透明状,微有浅黄色(金红石本色)的金红石单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 tio2 晶体生长 焰熔法 vemuil 摇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