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公的神圣超越世界及其权力话语——《尚书·金縢》的政治哲学解读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玉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26-33,F0002,146,共10页
孔子的“轴心突破”使儒家开始走向“内在超越”,其所突破的正是周公所尊奉的“外在超越”的神圣世界,堪称“周孔之变”。这是因为这个神圣世界为世俗权力所垄断,事实上丧失了对权力的规训制约作用。这在《尚书·金縢》里有一个集... 孔子的“轴心突破”使儒家开始走向“内在超越”,其所突破的正是周公所尊奉的“外在超越”的神圣世界,堪称“周孔之变”。这是因为这个神圣世界为世俗权力所垄断,事实上丧失了对权力的规训制约作用。这在《尚书·金縢》里有一个集中的体现,即周公的两个世界——“礼”的世俗世界与“天”的超越世界之间的关系:世俗权力凭借两种话语,即祭祀与龟卜,请托祖先神,最终影响操控至上神的“天意”。因此,对于儒家来说,“圣”与“王”的分离、神圣超越者的内在化,就是抗衡权力、争夺神圣话语权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尚书·金縢 神圣超越世界 世俗权力话语 祭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简《金縢》性质与成篇辨证 被引量:8
2
作者 程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5,共8页
清华简《金縢》虽是战国抄本,但与传世之《尚书·金縢》差异并不大,应该有着共同的"祖本"。通过对两本的细致比对,我们发现二者的差异基本属于文献流传过程中自然损伤的范畴。传本《金縢》对"祖本"作了增删并... 清华简《金縢》虽是战国抄本,但与传世之《尚书·金縢》差异并不大,应该有着共同的"祖本"。通过对两本的细致比对,我们发现二者的差异基本属于文献流传过程中自然损伤的范畴。传本《金縢》对"祖本"作了增删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简本则有所删节且脱漏了一支简。从简文对人物的称谓以及简书上不规律的墨点来看,简本入土前可能是一种流行于楚地用于贵族书教的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金縢 文献性质 成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尚书·金縢》看周公形象的悲慨之美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济喜 程景牧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82,共9页
悲慨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金縢》是《尚书·周书》中的重要篇目,写成于西周初年,记述了周公忠诚事君,平定叛乱,反被猜忌怀疑,最终平反的事情。这篇文章极具悲剧色彩,涉及中国古代悲剧美学的一些重要方面,并对后世的中国古代悲剧... 悲慨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金縢》是《尚书·周书》中的重要篇目,写成于西周初年,记述了周公忠诚事君,平定叛乱,反被猜忌怀疑,最终平反的事情。这篇文章极具悲剧色彩,涉及中国古代悲剧美学的一些重要方面,并对后世的中国古代悲剧美学影响极大。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的形态与范畴,从经学中探赜索引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縢 周公 悲剧 悲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尚书·金縢》中的“穆卜” 被引量:1
4
作者 姚苏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1,共3页
《尚书·金縢》中提到的"穆卜"是周初一种特殊的占卜方式。这种占卜成王以后便不再进行。它的具体内涵虽已不可确考,但仍可根据《金縢》推断其大致情况。清华简《金縢》的文本虽然与传世本有所不同,但在此问题上不能提供... 《尚书·金縢》中提到的"穆卜"是周初一种特殊的占卜方式。这种占卜成王以后便不再进行。它的具体内涵虽已不可确考,但仍可根据《金縢》推断其大致情况。清华简《金縢》的文本虽然与传世本有所不同,但在此问题上不能提供反证,反而说明战国时人已不理解"穆卜"的确切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縢 穆卜 清华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书·金縢》新探
5
作者 阮明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165,共5页
清华简《金縢》提供了研究传世本《金縢》的新文本,清华简《系年》所载周初史事对《金縢》的研究也至关重要。这些新材料澄清了周初重要史事的基本脉络。周公所言"我之弗辟"指诛杀武庚,而非三监;周公遗《鸱鸮》诗于成王未获... 清华简《金縢》提供了研究传世本《金縢》的新文本,清华简《系年》所载周初史事对《金縢》的研究也至关重要。这些新材料澄清了周初重要史事的基本脉络。周公所言"我之弗辟"指诛杀武庚,而非三监;周公遗《鸱鸮》诗于成王未获谅解是因为周公对摄政之事只字未提;最终使成王释疑的是周公以身代武王死一事的公布;成王与周公二人最终和解,进而开创出周人的基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縢 《系年》 周公 三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简与《尚书》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廖名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清华竹书本《金縢》篇有简14枚,约410余字,与今本首尾一致,中间行文有详略之异,有的异文很重要,如孔传以今本《金縢》之"周公居东"为周公东征,马融、郑玄以为是周公待罪于东,而竹书本《金縢》有"周公宅东三年",证... 清华竹书本《金縢》篇有简14枚,约410余字,与今本首尾一致,中间行文有详略之异,有的异文很重要,如孔传以今本《金縢》之"周公居东"为周公东征,马融、郑玄以为是周公待罪于东,而竹书本《金縢》有"周公宅东三年",证明了孔传的正确。《尹至》篇有简5枚,共154字,主要写伊尹谋夏之事,为伊尹与汤的对话,属今本《尚书》中的《商书》,情节与《吕氏春秋·慎大》篇近似。《尹诰》有简4枚,共112字,孔颖达疏据"晚书"《咸有一德》而以为"是伊尹诰大甲,故称‘尹诰’",由清华简本《尹诰》看,该篇中伊尹与之对话的是汤而非大甲,这也说明"晚书"《咸有一德》确属伪书,清华简本才是真正的《尹诰》或《咸有一德》。清华简《说命》分3篇,从简背的次序编号看,当有简30多枚,简背篇题作"尃敓之命",即"《傅说之命》",《书序》所谓"《说命》"当是"《傅说之命》"的缩写,其内容与《国语·楚语上》所记载的傅说事迹相近,而与"晚书"的《说命》三篇不同,说明"晚书"《说命》三篇并非《尚书》原本,清华简《傅说之命》三篇才是真正的《尚书》原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尚书》 金縢 《尹至》 《尹诰》 《说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