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云化贯通”数字化税务风险管控探究——基于金税四期背景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小纳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39,共6页
金税四期建设应用实现了税务系统全行业闭环,企业传统税务风险管理模式所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弱,文章旨在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下贯通“业务云”“财务云”“税务云”的“云化贯通”数字化税务风险管控体系,以案例方式对体系实践进行探讨,以... 金税四期建设应用实现了税务系统全行业闭环,企业传统税务风险管理模式所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弱,文章旨在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下贯通“业务云”“财务云”“税务云”的“云化贯通”数字化税务风险管控体系,以案例方式对体系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内企业在金税四期全面推动下的税务风险管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四期 数字化 税务风险 风险管控 云化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否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张骏煌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1,共4页
企业过度金融化最终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以2010年到2021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大数据税收征管与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同时,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通过降低融资约束、... 企业过度金融化最终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以2010年到2021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大数据税收征管与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同时,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提高分析师关注度,来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进一步回归发现,民营企业、业绩上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高企业中,金融环境好、有银行关联、税收征管力度高的环境下,大数据税收征管更能够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税收征管 企业过度金融化 金税三期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税收征管与审计质量——基于“金税三期”工程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峰 马艳艳 杨瑞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128,F0003,共9页
“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涉税数据的大集中,对企业审计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以2010—202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金税三期”工程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大数据税收征管如何影响企业的审计质量,并揭示二... “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涉税数据的大集中,对企业审计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以2010—202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金税三期”工程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大数据税收征管如何影响企业的审计质量,并揭示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和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有效提高了审计质量。机制检验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和法治环境较好的地区,大数据税收征管提高审计质量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税收征管 审计质量 金税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税收征管有助于抑制关联交易吗?--来自“金税三期”工程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杨进 化汝婷 周克清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不断增长,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文章以“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大数据税收征管对公司关联交易的治理作用及其影响机制。基于2011—2018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发生的商品与劳务类关联交易数据...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不断增长,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文章以“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大数据税收征管对公司关联交易的治理作用及其影响机制。基于2011—2018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发生的商品与劳务类关联交易数据,通过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文章研究发现以“金税三期”工程为代表的大数据税收征管模式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关联交易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较低,外部市场制度不完善时,“金税三期”工程对关联交易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关于机制的研究显示,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征税效应、治理效应和信息效应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会计稳健性和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从而减少企业关联交易水平。文章的研究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经济效应,而且对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深化监管方式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三期 大数据征管 关联交易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信息化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欣 陈颂凯 +1 位作者 王浩宇 朱立怡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81,共11页
“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化政府服务效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具有深刻现实意义。本文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税... “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化政府服务效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具有深刻现实意义。本文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税收征管信息化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工程的实施降低了试点地区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机制检验发现,“金税三期”工程实施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降低是通过降低经营风险和减少投资高风险项目实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金税三期”工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降低效应在不具有政治关联以及杠杆率较高的企业之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引导企业进行合理投资,避免盲目追求高风险投资,也为继续深入推进税收信息化治理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信息化 风险承担 金税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抑制了企业高管在职消费吗?——来自金税三期工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倩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10,共15页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企业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治理都是一个重要问题。以金税三期工程为代表的税收征管数字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强化外部治理来压缩高管实施自利行为的操作空间,从而有效抑制高管在职消费。将金税...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企业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治理都是一个重要问题。以金税三期工程为代表的税收征管数字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强化外部治理来压缩高管实施自利行为的操作空间,从而有效抑制高管在职消费。将金税三期系统分批上线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21年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税三期工程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高管在职消费水平。机制检验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可以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抑制避税行为等路径来降低企业高管在职消费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企业、股权集中度较高企业、两职合一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税收征管数字化还可以弱化高管在职消费对企业业绩的负向影响。因此,政府在加快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同时,要重视并充分发挥数字化监管的溢出效应,企业则应积极利用内外部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化 金税三期 高管在职消费 信息不对称 避税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吗——基于“金税三期工程”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升民 李沛伦 杨彩婷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税收征管数字化是税收征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事件,已有文献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在企业层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有成果分析其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 税收征管数字化是税收征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事件,已有文献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在企业层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有成果分析其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在进行平行趋势、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更换被解释变量、剔除部分样本、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原因,税收征管数字化提高了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促进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和企业享受比例,从而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拓展性分析显示,当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为非国有企业,以及在2014年之后的年份,税收征管数字化促进企业慈善捐赠的效应更为显著。建议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慈善捐赠的规范和引导,同时注重发挥税收大数据“以数治税”优势,促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时精准地匹配到每一户适用企业,助力企业更好实施慈善捐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化 企业慈善捐赠 金税三期工程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税务发展与政府审计质量提升:来自金税三期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放 蒋国梁 徐熠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将国家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等实证探究了电子税务发展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税务发展有助于提升政府审计成果转化率、加大审计查处力度、提高审计落实质量,进而实现了政府... 将国家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等实证探究了电子税务发展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税务发展有助于提升政府审计成果转化率、加大审计查处力度、提高审计落实质量,进而实现了政府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从区位特征来看,电子税务发展对东部地区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强,对中西部地区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较弱;从政府财政压力来看,电子税务发展对政府财政压力较小地区政府审计成果转化率和审计查处力度的促进效果更强,而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地区政府审计落实质量的促进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税务 政府审计 审计质量 金税三期 双重差分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税收负担: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行 张学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基于金税三期政策试点推广所引起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18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带有调节效应的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金税三期对企业税收负担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税收信息化建设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通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 基于金税三期政策试点推广所引起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18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带有调节效应的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金税三期对企业税收负担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税收信息化建设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通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金税三期降低企业税负的效应还受到企业规模影响,企业规模越小,税收信息化带来的降低税负的政策效应更明显。该政策效应亦存在区域特征依赖性,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政策效应显著,但西部与东北部地区并不显著。金税三期工程较好解决了税收信息化建设与降低企业税负之间的冲突,这一结论也有助于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信息化 企业税收负担 企业规模 金税三期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
10
作者 李惠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38,共7页
研究以“金税三期”为准自然实验,选取1257家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金税三期”的政策背景下,数字税收激励利于正向提高企业创新可持续性,且该结论经过系... 研究以“金税三期”为准自然实验,选取1257家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金税三期”的政策背景下,数字税收激励利于正向提高企业创新可持续性,且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相比国有、处于成长时期的制造企业,数字税收激励对民营、处于成熟时期的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提升作用更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税收激励可通过调节资本市场扭曲、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促进企业创新可持续性提升。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税收激励 企业创新可持续性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 金税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奖金税的计税标准浅探
11
作者 邓和 《武汉财会》 1986年第10期16-17,共2页
8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营企业奖金税》、《事业单位奖金税》、《集体企业奖金税》等条例。其主要目的是运用税收经济杠杆作用加强宏观调节,控制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在此之前,企事业单位滥发奖金较为普遍,而且互相攀比,愈演愈烈。... 8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营企业奖金税》、《事业单位奖金税》、《集体企业奖金税》等条例。其主要目的是运用税收经济杠杆作用加强宏观调节,控制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在此之前,企事业单位滥发奖金较为普遍,而且互相攀比,愈演愈烈。滥发奖金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把超额劳动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所创造的新价值全部或大部分以奖金形式分光。没有按照一定标准,以创造新价值的一部分发放奖金。因而未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2、企业并未发生超额劳动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情况,也未增产增收增加盈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税标准 集体企业奖金税 事业单位奖金税 国营企业奖金税 经济杠杆作用 宏观调节 所得税率 企事业单位 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缓解企业税负粘性吗——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政策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邓菊秋 杨加裕 杨春宇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1,共9页
基于2008~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逐步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税负粘性,这种缓解效应在民营企业、市... 基于2008~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逐步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税负粘性,这种缓解效应在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财政创收压力较小地区的企业中较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减少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规范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路径可有效缓解企业税负粘性。此结论可为持续完善税收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和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税收征管 金税三期 企业税负 企业税负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与审计费用——来自“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被引量:57
13
作者 郑建明 孙诗璐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2,共10页
税务机关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外部监管力量,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金税三期”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加强税收征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税务机关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外部监管力量,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金税三期”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加强税收征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税三期”上线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经国内“十大”事务所审计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金税三期”上线显著降低了代理成本和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相应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费用。本文丰富了税收征管和审计费用的相关文献,为新兴市场中税收征管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上市公司、审计师以及监管部门全面理解税收征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三期 税收征管 审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税四期”背景下智慧税务的构建与实现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聪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4-72,共9页
“金税四期”背景下建设智慧税务,在提高税收治理效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应对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金税四期”为智慧税务的实现提供了数据支持与技术支撑,为纳税服务、税收风险管控以及协同... “金税四期”背景下建设智慧税务,在提高税收治理效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应对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金税四期”为智慧税务的实现提供了数据支持与技术支撑,为纳税服务、税收风险管控以及协同共治带来了机遇,但也在涉税数据管理与应用、数据隐私与安全、税收征管秩序方面面临着挑战。应立足智慧税务,进一步优化税费服务体系,完善税收数据治理体系,打造全面精准的税收征管体系,建立高效严密的税收监管以及构建税收共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四期 智慧税务 以数治税 税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执法提升了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吗--基于“金税工程三期”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雪平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60,共12页
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税务稽查系统改革"金税工程三期"为准自然实验,探讨税收执法的公司治理效应,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金税工程三期改革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工程三期改革显著... 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税务稽查系统改革"金税工程三期"为准自然实验,探讨税收执法的公司治理效应,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金税工程三期改革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工程三期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财务报告质量。金税工程三期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在治理环境较弱、信息透明度更低、融资需求更高的公司表现得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金税工程三期改革显著增强了税收执法力度,减少了企业的避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执法 金税工程三期 财务报告质量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税三期下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税收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营周 辛洪涛 张现营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78,共6页
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税收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是防范发票虚开虚抵的前置条件和核心内容,是应对发票虚开虚抵税收风险的关键所在。依托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运用"互联网+",针对发票虚开虚抵企业在税务登记、增值税发票领用开具和... 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税收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是防范发票虚开虚抵的前置条件和核心内容,是应对发票虚开虚抵税收风险的关键所在。依托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运用"互联网+",针对发票虚开虚抵企业在税务登记、增值税发票领用开具和取得、纳税申报、上报税务机关的财务报表数据等方面传递出的异常信号,构建包括基础征管数据预警指标、增值税发票数据预警指标、增值税纳税申报数据预警指标、企业财务报表数据预警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和47个二级指标及警戒值、风险值的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税收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以期为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税收风险识别和风险等级排序提供抓手,更好地打击相关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三期 增值税发票 虚开虚抵 税收风险识别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税工程下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防控 被引量:16
17
作者 高丽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42-146,共5页
房地产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国家税收做出了重大贡献,金税工程全面实施后,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不断提高和智能化,也促使房地产企业完善相应的风险控制体系。文章以金税工程为出发点,介绍了房地产企... 房地产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国家税收做出了重大贡献,金税工程全面实施后,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不断提高和智能化,也促使房地产企业完善相应的风险控制体系。文章以金税工程为出发点,介绍了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分别从土地取得、开发施工、项目销售以及项目清算等环节进行税务风险识别,分析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提出税务风险的防控措施,致力于帮助房地产企业完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税务风险 金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税收征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金税三期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斌 王星月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8-135,共8页
选取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金税三期为准自然实验场景,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发挥治理效应,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机制检验发现,... 选取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金税三期为准自然实验场景,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发挥治理效应,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可以通过缓解代理冲突和改善信息环境来发挥治理效应,并且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过度投资样本组,可能原因是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是其统筹自身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及经济属性后的决策选择,不同于民营企业只考虑单一经济收益。文章丰富了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经济后果研究,为税务部门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建设,更好发挥外部治理效应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三期 大数据税收征管 投资效率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兴全 丁琰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8,共10页
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金税三期工程上线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税收征管如何影响现金持有。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显著提高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较激烈企业、市场化进... 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金税三期工程上线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税收征管如何影响现金持有。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显著提高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较激烈企业、市场化进程较高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这种现金增持效应主要源于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通过抑制管理层超额持现引致的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进而提升现金持有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超额现金将用于公司研发投入和股利发放,实现了资金的二次优化配置,最终提升了现金持有价值。这为金税工程的政策绩效评估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智能化监管,推进纳税系统信息化提供理论及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三期 税收征管 现金持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治理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金税三期”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兰品 张永叶 胡凯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50,共15页
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劳动收入份额状况及其变化会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基于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金税三期”改革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的方法探究税收征管数字治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劳动收入份额状况及其变化会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基于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金税三期”改革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的方法探究税收征管数字治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试点通过发挥税收征管治理效应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税收征管数字治理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产生治理效果,一是增强了政府税收治理能力,致使企业所得税税率提高和要素投入结构发生改变,进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二是增强了企业自身治理能力,从而提高劳动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探究发现,地区财政压力与法治环境对上述影响发挥调节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发挥税收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微观解释,也为我国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和促进共同富裕配套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 劳动收入份额 共同富裕 金税工程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