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包覆碳纳米管软磁性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峰景 浦鸿汀 +1 位作者 杨正龙 殷俊林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用水解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外包覆Fe3O4,制备了CNTs/Fe3O4纳米复合磁性微粒,借助透射电镜、振动探针式磁强计和外加磁场黏度计对其微观形貌、静态磁性能、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O4在碳纳米管(直径约20nm)... 用水解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外包覆Fe3O4,制备了CNTs/Fe3O4纳米复合磁性微粒,借助透射电镜、振动探针式磁强计和外加磁场黏度计对其微观形貌、静态磁性能、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O4在碳纳米管(直径约20nm)表面形成了紧密的包覆层,微粒呈一维纳米管状结构,平均管径约60nm,平均表观密度为1.8g/cm3,为传统磁流变液中所用铁粉等软磁性颗粒密度的四分之一。复合微粒的磁滞回线与Fe3O4纳米颗粒较为相似,具有较好的软磁性,其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0.21T,矫顽力(Hc)为7.67kA/m,用该软磁性复合微粒配制的磁流变液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碳纳米管 fe3o4 沉降稳定性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O4/聚苯乙烯中空微球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及其磁流变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蒋峰景 浦鸿汀 杨正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1186-1189,共4页
用共沉淀法在聚苯乙烯(PS)中空微球表面包覆Fe3O4,制备了Fe3O4/Ps中空微球磁性复合微粒,当磁性包覆层的厚度为30~50nm时,复合微粒的室温表现密度为1.5g/cm^3,为传统磁流变液(MRF)中所用铁粉等软磁性颗粒密度(约7.9g/cm^3)... 用共沉淀法在聚苯乙烯(PS)中空微球表面包覆Fe3O4,制备了Fe3O4/Ps中空微球磁性复合微粒,当磁性包覆层的厚度为30~50nm时,复合微粒的室温表现密度为1.5g/cm^3,为传统磁流变液(MRF)中所用铁粉等软磁性颗粒密度(约7.9g/cm^3)的1/5,更为接近MRF中载液的密度。复合颗粒的磁滞回线比较狭长,呈软磁性,其磁性能和Fe3O4纳米颗粒相差不大。与Fe3O4颗粒相比,Fe3O4/PS中空磁性复合微粒在水载液中的沉降稳定性大大提高,复合微粒含量越高,其沉降稳定性越好。在磁性微粒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基于Fe3O4/PS中空磁性复合微粒的MRF的磁流变性能明显优于基于Fe3O4纳米微粒的M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PS中空微球 fe3o4 流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Fe_3O_4磁流体的制备和磁光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华 黄可龙 李卫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以FeSO4·7H2O(AR),Fe(NO3)3·9H2O(AR),NH3·H2O(AR)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纳米Fe3O4粒子;通过选用合适的分散剂来克服磁性颗粒的沉降,采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制备在重力场和磁场中稳定性好的磁流体.研究了影响水基Fe3O4磁流... 以FeSO4·7H2O(AR),Fe(NO3)3·9H2O(AR),NH3·H2O(AR)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纳米Fe3O4粒子;通过选用合适的分散剂来克服磁性颗粒的沉降,采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制备在重力场和磁场中稳定性好的磁流体.研究了影响水基Fe3O4磁流体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到最佳条件:Fe(NO3)3·9H2O和FeSO4·7H2O的量比为1.75,水热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5h,1.5gFe3O4分散于100mL水中所需分散剂的用量为0.75mL.所制备的产物经XRD和粒度仪检测,结果表明:产物为单一相的Fe3O4,水基Fe3O4磁流体体系的粒径在100n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纳米fe3o4微粒 光现象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法制备单分散性Fe_3O_4微粒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旭 陶长元 +1 位作者 覃军 杜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为制备单分散性的 Fe_3O_4微粒,采用反相乳液法,以 Fe^(2+)与 Fe^(3+)按 n(Fe^(2+)):n(Fe^(3+))=1:2配成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液体石蜡和水溶液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用 NaOH 共沉淀。实验考察了油/水体积比、搅拌速度... 为制备单分散性的 Fe_3O_4微粒,采用反相乳液法,以 Fe^(2+)与 Fe^(3+)按 n(Fe^(2+)):n(Fe^(3+))=1:2配成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液体石蜡和水溶液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用 NaOH 共沉淀。实验考察了油/水体积比、搅拌速度、乳化剂及碱用量、乳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条件是:在 V(石蜡):V(水)=6:1,1030r/min 的搅拌速度下,乳化剂的量为4.5g/L,乳化20min 后,用超过理论用量5%的氢氧化钠共沉淀。用粒度仪和磁天平表征所得 Fe_3O_4,数均粒径为2μm,98%的粒径分布在1~5μm,质量磁化率为2.60×10^(-2)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反相乳液法 单分散性 微粒 制备 十二烷基磺酸钠 搅拌速度 乳化剂 油包水型 液体石蜡 NaoH 乳化时间 氢氧化钠 理论用量 粒径分布 水溶液 共沉淀 体积比 碱用量 min 天平 粒度仪 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肉中氯霉素检测用抗体包被金磁纳米微粒修饰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4
5
作者 谢东华 干宁 +1 位作者 王峰 杨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1-1377,共7页
研制了基于氯霉素抗体包被Fe3O4/Au金磁纳米微粒(GMP)和三乙撑四胺铜(Ⅱ)(CuL)共固定修饰平面热解石墨电极的安培免疫传感器(PRG|CuL/anti CAP-GMP),用于测定鱼肉中CAP含量。该免疫传感器是利用外加磁场,将antiCAP-GMP吸引到CuL修饰的PR... 研制了基于氯霉素抗体包被Fe3O4/Au金磁纳米微粒(GMP)和三乙撑四胺铜(Ⅱ)(CuL)共固定修饰平面热解石墨电极的安培免疫传感器(PRG|CuL/anti CAP-GMP),用于测定鱼肉中CAP含量。该免疫传感器是利用外加磁场,将antiCAP-GMP吸引到CuL修饰的PRG电极(PRG|CuL)表面制备而成。CuL对H2O2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能力,当该传感器在含CAP样品液中温育后,CAP与电极表面的anti CAP的免疫结合物导致CuL对H2O2的催化还原电流(I)降低,电流下降值(△I)和CAP浓度成正比,可用于CAP定量测定。在25℃的pH=6.5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温育30 min,该传感器对CAP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6~110 ng/mL,检出下限为0.092 ng/mL(3σ法)。应用于鱼肉中CAP检测并与传统的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结果一致,其添加回收率在97%~104%之间。该免疫传感器集分离、富集为一体,电极表面可更新,检测灵敏快速,对于水产品中痕量氯霉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撑四胺铜(Ⅱ) 鱼肉 氯霉素 fe3o4/Au纳米微粒 安培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体包被金磁纳米微粒修饰的磁性安培免疫传感器研制及对人血清癌抗原19-9的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峰 刘飞 +2 位作者 孟令花 李天华 干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2-1238,共7页
在金电极表面修饰壳聚糖(CS)膜,并在酸性pH下利用CS上形成的-NH3+静电吸引Fe(CN)63-(FeCN)到电极表面,制成了在pH6.5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具有电活性的Au│CS-FeCN电极;再通过外加磁场吸引,在Au│CS-FeCN表面修饰一层血清癌抗原19-9单克... 在金电极表面修饰壳聚糖(CS)膜,并在酸性pH下利用CS上形成的-NH3+静电吸引Fe(CN)63-(FeCN)到电极表面,制成了在pH6.5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具有电活性的Au│CS-FeCN电极;再通过外加磁场吸引,在Au│CS-FeCN表面修饰一层血清癌抗原19-9单克隆抗体(antiCA19-9)包被的金磁纳米微粒(Fe3O4(核)/Au(壳),简称GMP),由此构建了一类快速检测CA19-9的无试剂安培免疫传感器(Au│CS-FeCN/GMP-antiCA19-9)。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F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伏安法(DPV)、交流阻抗法(EIS)分别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和对CA19-9的检测性能。实验表明:Au│CS-FeCN/GMP-antiCA19-9电极在含CA19-9的pH6.5PBS中于35℃下温育25min,其DPV还原电流下降值(ΔI)与CA19-9在0.1~10U/mL和10~50U/m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下限为0.056U/mL(3σ)。用于血清样本检测并和标准ELISA方法对照,结果一致。只需移去外加磁场,用PBS清洗电极表面即可实现电极更新。该磁性免疫传感器集分离、富集和测定于一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表面易更新,有望用于人血清中痕量CA19-9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壳聚糖 fe3o4(核)/Au(壳) 血清癌抗原19—9 性安培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磁微粒模拟酶检测食品中的葡萄糖 被引量:6
7
作者 韩博林 关桦楠 +3 位作者 龚德状 遇世友 刘晓飞 张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31-338,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并通过对其表面氨基化与金纳米粒子自组装方法构建金磁微粒(Fe3O4@Au),并表征其性能。在其具有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基础上结合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下产生H2O2,并与过氧化物酶底物二胺盐产生显色反应... 采用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并通过对其表面氨基化与金纳米粒子自组装方法构建金磁微粒(Fe3O4@Au),并表征其性能。在其具有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基础上结合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下产生H2O2,并与过氧化物酶底物二胺盐产生显色反应的原理,建立可视化检测葡萄糖含量的简便方法,并优化葡萄糖检测体系,并对其选择性和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基化的Fe3O4纳米粒子可以有效固载金纳米粒子,Fe3O4@Au饱和磁化强度为43 emu/g。检测体系最优工艺组合为:Fe3O4@Au混悬液质量浓度0.15 g/mL、温度70℃、时间50 min。在优化条件下,葡萄糖在1~20 m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25,检出限为2.45μmol/L,加标回收率在96%~104%之间,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将拓宽纳米材料模拟酶在食品检测的应用并为葡萄糖检测方法的改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fe3o4@au) 模拟酶 葡萄糖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颗粒构建的酶联增敏生物传感器测定水中Cd^(2+) 被引量:1
8
作者 温丽苹 李琳 +2 位作者 程云辉 丁利 许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9-295,共7页
以Fe3O4磁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为载体,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了乙酰胆碱酯酶(AChE)酶联增敏的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测定水中Cd^(2+)含量。对Fe3O4磁纳米颗粒进行镉-抗原功能化,对金纳米颗粒进行镉-抗体功能化和AChE修饰,功能... 以Fe3O4磁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为载体,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了乙酰胆碱酯酶(AChE)酶联增敏的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测定水中Cd^(2+)含量。对Fe3O4磁纳米颗粒进行镉-抗原功能化,对金纳米颗粒进行镉-抗体功能化和AChE修饰,功能化Fe3O4磁纳米颗粒和功能化并修饰了AChE的金纳米颗粒发生竞争性自组装形成组装体,组装体催化底物乙酰胆碱(ACh)水解产生乙酸进而引起反应体系的酸度变化,实现了Cd^(2+)的测定。Cd^(2+)的线性范围为0.001~10.0μg·L^(-1),检出限(3s/k)为0.24 ng·L^(-1)。在0.010,0.100,1.00μg·L^(-1)等3个浓度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1.2%~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3.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增敏生物传感器 纳米颗粒 fe3o4纳米颗粒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